老者拿起佛经,翻了几页,眼睛里露出惊讶:“这复刻本的字体、纸张,都和唐代版本几乎一样,施主有心了。” 他放下佛经,看着秦云,“说吧,你想要什么?”
秦云知道,不能再绕圈子了,却还是选择坦诚:“前辈,晚辈听说贵寺藏有一颗舍利子,是唐代高僧玄奘大师带来的圣物。晚辈并非想抢夺,而是晚辈的东家,一直在研究古代文化和奇物,希望能瞻仰圣物,研究其蕴含的‘功德’,用于改善民生 —— 比如晚辈带来的稻种,就是东家研究出的改良品种,能让百姓增产;还有晚辈货栈的平价盐糖,也是为了让百姓能用上便宜的必需品。”
老者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你的东家?是何人?为何自己不来,要派你来?”
“东家身份特殊,不便露面,但他的心意是真的。” 秦云没有提现代的事,只是说,“东家常说,圣物的价值,不在于被藏起来,而在于能惠及更多人。若舍利子的‘功德’能被研究出来,用于改善百姓生活,才是对玄奘大师最好的纪念。”
老者沉默了很久,突然问道:“你可知,上次你手下人硬闯,触发了寺庙的机关阵?那机关阵是唐代留下的,一旦启动,不仅会伤人性命,还会消耗舍利子的能量。你现在说要‘研究’,若因此损伤了圣物,你担得起责任吗?”
秦云心里一紧,赶紧说:“晚辈保证,绝不会损伤圣物!东家有特殊的研究方法,不会破坏舍利子,反而能通过研究,找到滋养圣物的方法,让它的‘功德’更长久。”
老者看着秦云,眼神里的审视渐渐变成了思索。过了一会儿,他说:“要见舍利子,需先过我三关。这三关,考的不是武功,是心性和缘法。你若能通过,我便让你瞻仰圣物;若通不过,从此不要再踏入兰若寺一步。”
秦云心里一喜,连忙答应:“晚辈愿意接受考验!”
老者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晨雾:“第一关,明日清晨,你去寺外的李村,帮村民把村口的水井修好。那口水井干了半个月,村民们要走十里路去挑水,你若能让水井出水,就算过了第一关。”
秦云一愣,修水井?他不懂水利,但他立刻想到了林天。他点头:“晚辈一定办到!”
走出小屋,小和尚迎上来:“施主,师父答应你了吗?”
秦云笑着说:“师父要考我,第一关是修水井。小师父,你知道李村的水井为什么会干吗?”
小和尚摇了摇头:“听说上个月下了场大雨,水井就被泥沙堵了,村民们掏了好几次,都没掏通。”
秦云心里有了底,掏出手机,给林天发了条消息:“隐士第一关,修李村的堵水井,需要现代的简易清淤工具和方法,尽快传来!”
很快,林天回复:“已安排,传送一把高压水枪(改装成手动的,用脚踏驱动)和清淤手册,你找个隐蔽的地方接收,注意别暴露现代工具。”
秦云松了口气,他知道,第一关的关键,不是他自己会修井,而是他愿意为百姓做事的诚意,还有背后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看着兰若寺的晨雾,心里坚定:不管后面两关是什么,他都要通过,拿到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