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低下头,学着大人的样子,不说话了。
那警报响了整整三分钟。
停的时候,没人动。
然后,一个阿姨红着眼圈蹲下来,轻轻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小丫头……阿姨错了。”
“你爷爷没骗你。”
“今天这雨……真是老天爷在哭。”
---
金陵,烈士陵园。
一群穿校服的高中生蹲在墓碑前,手拿毛笔,蘸着金漆,一笔一划,小心翼翼地给那些被风雨磨淡的名字重新描金。
他们是金陵一中的新生。
每年这一天,学校都带他们来。
有些孩子看着眼前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墓碑,腿脚发软,连步子都不敢迈。
班主任看出来了,走过去,蹲在他们面前,声音不高,却字字砸在心上:
“别怕。”
“他们不是冰冷的石头。”
“他们是咱们的命根子,是咱祖宗用命换回来的安稳日子。”
“他们本可以读书、种地、抱着娃哄孩子睡觉,可他们拎着枪上了战场。”
“就为了咱们这代人,能不用跪着活,能挺直腰板说话。”
“没有他们,哪来的你我?”
话音一落,前排一个小男孩眼圈一红,眼泪“啪嗒”掉在碑上。
有人开始低声抽泣。
有人咬着嘴唇,手指死死抠住笔杆。
他们终于懂了——这些名字不是课本里的字,是爹娘、是哥哥、是还没来得及喊一声“妈”的人。
而那些害得他们死在异乡的狗贼,名字早就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千年万年,甩不掉。
班主任看着这群孩子,嘴角微微上扬。
值了。
就在这时,有个女生举着毛笔,迟迟不敢落。
笔尖悬在半空,微微发抖。
班主任皱了皱眉:“关蕊?你磨蹭啥?怕啥?”
女生没抬头,声音细得像风:“老师……我不怕。”
“我是怕笔太重,吵了他们的觉。”
“又怕笔太轻……画不出他们扛过多少炮火,走过多少雪地,咽过多少干粮。”
班主任愣了。
他张了张嘴,想说“别想太多”,却忽然说不出来。
他弯下腰,拍了拍女生的肩:“你心里有光,笔下就有光。”
“不用怕轻重。”
“只要你是真心的——”
“他们听得见。”
女生猛地抬头,泪眼模糊,却笑得像春天的太阳。
“嗯!我懂了,老师!”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一沉,轻得像抚摸熟睡婴儿的额头。
一笔,一画,一点,一捺。
每一笔,都带着敬意。
像是替那些人,把未说完的家话,重新写进了泥土里。
不远处。
一个穿着宽松外套的孕妇,被丈夫扶着,一圈又一圈,慢慢走着。
丈夫看她走得吃力,低声劝:“老婆,咱回吧,这儿凉,别着了。”
孕妇摇摇头,脸上没汗,却带着笑:“我不冷。”
她停在一堵墓碑前,伸手,没碰,就隔着空气轻轻描着上面的字。
“你听,”她说,“他们还在等我们,记着他们。”
男人没再劝。
只是,把伞往她那边,偏了偏。
“我就想多走走,多看看,说不定哪位英雄还在这片土地上,没走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