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你都是从哪听来的?(1 / 2)

苏艳华看着刘文斌这副模样,心里也跟着着急。

她知道自己没什么文化,以前也从不关心刘文斌工作上的事,但现在不同了,她得维系这段婚姻,得靠刘文斌出头。

她想起上辈子,隐约记得刘文斌后来在一次酒后吹嘘过,说他早年有一堂公开课一鸣惊人。

就是因为教案写得新颖,切入点独特,得到了市里教育局领导的赏识,从此才在学校站稳了脚跟,一路顺风顺水。

具体那教案是什么样的,苏艳华早就记不清了,但“新颖”、“独特”这几个词她记住了。

她看着眼前焦头烂额的刘文斌,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她能不能帮他一下?

虽然她不懂教学,但她经历过几十年后的信息爆炸时代啊!

就算没认真读过什么书,电视、网络、人们的谈论,耳濡目染之下,总比这个年代的人多知道一些花哨的东西吧?

什么素质教育、启发式教学、互动课堂……这些词她可是听过的!

刘文斌这话带着明显的轻视,如果是以前的苏艳华,早就炸毛吵起来了。

但此刻,她强压下心里的不快,挤出一个温顺的笑容:“我是不懂你们那些深奥的学问,但……但我有时候听人闲聊,也觉得有些说法挺新鲜的。”

“要不……你把你要讲的大概内容跟我说说?我就瞎听听,说不定……说不定能给你提点不一样的想法呢?”

刘文斌狐疑地看着她,显然不信她能有什么建设性意见。

但或许是病急乱投医,或许是被苏艳华难得一见的体贴和好学打动,他叹了口气,还是简单地把公开课的主题和目前遇到的瓶颈说了一下。

无非是觉得自己的教案过于平铺直叙,缺乏亮点,难以在众多听课领导面前脱颖而出。

苏艳华听得半懂不懂,但关键词抓住了。

她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努力搜刮着上辈子模糊的记忆和道听途说的碎片信息。

她组织着语言,尽量用刘文斌能理解的方式说道:“文斌,我瞎说啊,你别笑话我。”

“我就觉得吧,上课是不是也不能光老师一个人讲?能不能……让学生也多说说?比如你提个问题,让他们分组讨论讨论?叫什么……头脑风暴?”

这个词她是从一个电视剧里听来的。

“还有,你不是讲那个什么……背景吗?干讲多没意思,能不能找点相关的……呃,小故事?或者图片什么的?让学生好像亲眼看到一样,是不是印象更深?”

“还有还有,最后总结的时候,别老是‘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什么’,能不能弄个……小竞赛?或者让学生自己画个图,把今天学的串起来?我看现在不是都讲究‘活学活用’吗?”

苏艳华断断续续地说着,语言粗糙,逻辑也有些混乱,但其中提到的概念,在这个强调教师单向灌输的年代,确实带着一种陌生的新颖感。

刘文斌起初是漫不经心地听着,越听,眉头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异的光芒。

这些想法……虽然表述得粗陋,但内核却击中了他苦思不得的要点!

是啊,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传统的讲授模式?

加入互动,增加趣味性和直观性,或许真的能让人眼前一亮!

他看向苏艳华的眼神变了,不再是之前的轻视和不耐烦,而是带上了几分探究和审视。

他这个一向没什么文化、只懂得斤斤计较的媳妇儿,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