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老宅的书房,程老爷子看着自己儿子程宇康。
“云骁那小子发话了,时序必须回来。
那小子钻在实验室三年不露头,这次得想个让他无法拒绝的理由。”
程宇康说:“最近国际脑科学峰会将在国内举办,由咱们程氏集团旗下的医疗基金会承办。我们可以以‘脑机接口技术出现重大瓶颈,需要他的专业突破’为由,联合峰会组委会发出特邀。”
他顿了顿,又调出家族医院的病历系统,
“再让老宅的家庭医生配合演戏,说我突发罕见脑部疾病,点名要他主刀。”
程老爷子点点头:“光是事业和亲情还不够。”
他将手机转向众人,屏幕上是程时序正在攻坚的研发项目,
“这个课题的关键实验材料,我们家族的生物实验室独家拥有。
只要切断供应,他必然会回来。”
程时铭凑近屏幕,指着文档上关于神经可塑性强化的部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二弟的想法太超前了!
如今神经可塑性研究可是神经科学、康复医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核心领域,正从分子机制往临床转化快速推进呢。”
他快速滑动页面,调出一篇最新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论文,
“你看,现在科学家们在分子与细胞层面,研究突触可塑性里 Ltp\/Ltd,也就是长时程增强和抑制,通过谷氨酸受体,像 ApA、NdA 这些的调控,还有树突棘形态动力学来解析其原理。
表观遗传调控也有新发现,比如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都能影响神经可塑性,像 hdAc 抑制剂就被证实能促进记忆。”
程宇康微微点头,眉头却依旧紧皱。
“理论上确实可行,但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想起上个月参加的国际神经科学研讨会,有专家提到利用经颅电刺激(tdcS)和经颅磁刺激(tS)这些神经调控技术,诱导皮层重组,帮助卒中患者康复,可效果因人而异,精准度远远不够。
“他想通过纳米技术刺激大脑突触,得先攻克血脑屏障这个难关,还要保证纳米技术能精准定位到目标突触,不引发免疫排斥反应。”
这时,一直沉默的程老爷子突然开口。
“我虽不懂科研,但听你们说的,这要是成了,瘫痪在床的人是不是就能重新站起来走路,那些脑子受过伤、变傻的孩子也能变好?”
程宇康深吸一口气:“理论上是这样,爸。
如果神经可塑性强化研究成功,中风患者能在更短时间内重建神经通路,恢复运动功能;
先天神经发育缺陷的儿童,也可能获得正常认知能力。
甚至,”
他看向屏幕上程时序潦草的笔记,
“那些因脑损伤陷入植物人状态的患者,都有苏醒的可能。”
程老爷子突然打断他们的交谈,指着儿子说:“你给他发信息,反正不管他在研究什么,这次都必须给我回来。”
在大洋彼岸的私人实验室里,程时序盯着显微镜下的细胞样本,眉头紧锁。
突然,手机连续弹出数十条消息 —— 国际脑科学峰会的加急邀请函、父亲重病的诊断报告、实验室断供的通知。
最后是程老爷子的语音,带着刻意压抑的咳嗽,
“小序啊!霍家的小崽子要撑不住了,让你…… 让你赶紧回家。”
程宇康看着父亲发完语音后,还对着手机屏幕挤眉弄眼地检查语音效果,明明眼角皱纹深如沟壑,却像个老顽童一样。
他忍不住抚了抚额,
“爸,您都这把年纪了,怎么倒像个小孩子一样幼稚。”
得亏他这个当儿子的靠谱,不然程家早就败在他爸手里了。
程老爷子闻言,眉毛一挑,
“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