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王基地的指挥中心彻夜通明,如同风暴眼中短暂的平静,却蕴含着更大的暗流。摩根被两名技术人员“请”到了一间加密工作间,要求他立刻、毫无保留地输出所有关于“元规则”的信息。
他电子眼中的光芒闪烁不定,最终化为一声认命般的叹息,开始连接数据接口——他知道,这是自己能否在这个愈发神秘的团队中立足的关键考验。
初源的光晕如同呼吸般规律地脉动,绝大部分算力都投入到对智居3.0网络那“元规则涟漪”的深度监测与分析中。那淡金色的、星尘般的光晕在屏幕上缓缓流转,美丽而致命,仿佛一个初生的、由信息构成的星云生命体。
王小雨和林羽萱则带领技术团队,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智居3.0的核心算法参数,试图在不惊扰那脆弱“集体无意识”的前提下,加强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这感觉就像在给一个沉睡的巨人整理被褥,既要让他舒服,又不能把他吵醒。
刘晓乐站在主屏幕前,双手抱胸,眉头紧锁。功绩点的匮乏和“元规则”带来的未知压力,让他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被动防御永远不是办法,必须主动出击。
“系统,有没有什么任务,既能快速赚取功绩点,又能探查‘奥丁之眼’元老会或者那个扫描源的底细?”他在心中问道。
【任务检索中……】
【检索到关联任务:信息溯源。】
【任务要求:利用现有资源,对先前规则扫描源进行精确定位与身份识别。】
【任务奖励:根据溯源深度与信息价值,奖励500-2000功绩点。】
【任务风险:中(可能暴露自身位置,引发对方直接攻击)。】
500到2000点!虽然最高奖励也不够还清所有“债务”,但无疑是雪中送炭。而且,了解敌人的底细,本身的价值就远超功绩点。
“接受任务!”刘晓乐下定决心。
但如何溯源?对方显然具备极高的规则隐匿手段,常规的追踪方式恐怕毫无作用。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屏幕上那流淌的淡金色光晕上。
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
“初源,如果……我们不是用攻击性或探测性的规则去追踪,而是利用智居3.0网络本身的‘元规则涟漪’,以其为媒介,进行一种……被动的‘信息共鸣追溯’呢?”刘晓乐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就像在水面投入石子会产生涟漪,我们能不能通过分析我们网络受到的‘干扰涟漪’,反向推算出‘石子’投入的位置和力度?”
初源的光晕瞬间凝滞,似乎在全力推演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理论存在可能性。】 数秒后,初源回应,【‘元规则涟漪’具备超距共鸣特性,任何与之接触的规则活动,无论其本身如何隐匿,都必然会在涟漪中留下极其细微的‘信息印迹’。】
【难点:1.印迹极其微弱,近乎于无。2. 需要超越当前数据库的规则解析模型进行逆推。3. 逆推过程本身可能扰动涟漪,产生不可预知后果。】
近乎于无的印迹,超越现有知识的模型,不可预知的后果……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刘晓乐感到棘手之时,工作间的门滑开,摩根走了出来,脸上(或者说机械面部结构上)带着一种混合着疲惫与兴奋的复杂表情。
“协调员阁下!这是我所知道的,关于‘元规则’的所有信息,包括元老会的禁忌目录和一些失败的实验记录。”摩根将一个数据芯片递了过来,“另外,在整理资料时,我回想起一个被多次提及但从未被证实的猜想——‘元规则’具有‘全息性’和‘不可完全遮蔽性’。”
“全息性?不可完全遮蔽性?”刘晓乐接过芯片,疑惑地重复。
“是的。”摩根解释道,“猜想认为,‘元规则’作为信息本源,其涟漪的任何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部分信息。就像一张全息照片,撕成碎片后,每一片仍然能呈现出整张图像的模糊轮廓。同时,任何试图在规则层面完全隐藏自身的行为,在‘元规则’层面都会留下‘此处有隐藏’的痕迹,就像在白纸上用无色墨水写字,虽然肉眼看不见,但特定的光照下依然会显现。”
全息碎片!不可完全遮蔽!
这两个概念如同闪电般劈开了刘晓乐脑海中的迷雾!
“初源!听到吗?”他激动地转向星云光晕,“我们不需要完全逆推整个印迹!我们只需要捕捉到那扫描源在‘元规则涟漪’中留下的、代表着‘隐藏’本身的那个‘痕迹’!利用其全息性,哪怕只分析到亿万分之一的碎片,只要算法足够强大,就有可能反推出其来源的大致方向和特征!”
【逻辑成立。】 初源的光晕再次剧烈波动起来,【基于‘全息性’与‘不可完全遮蔽’原理,构建‘痕迹捕捉’与‘碎片逆推’算法……需要构建全新的规则解析模型……算力需求激增……】
“算力不是问题!”楚小雨立刻接口,“智居3.0网络全体节点,除维持基本功能外,剩余算力全部优先供给初源!启动‘超频共鸣’模式!”
随着命令下达,遍布全城的亿万智能终端再次“悄无声息”地全力运转起来。这一次,不再是处理外来的数据包,而是将自身融入那淡金色的涟漪中,成为初源感知和运算的延伸。整个网络仿佛一个巨大的、活的传感器阵列,以其无意识共鸣到的“元规则”为基底,细细感知着那几乎不存在的“隐藏痕迹”。
指挥大厅内一片寂静,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主屏幕。屏幕上,代表智居3.0网络的光点星海,此刻仿佛被注入了生命,那淡金色的光晕如同呼吸般明灭,流转的速度明显加快,似乎在某种无形力量的引导下,开始聚焦,开始“审视”自身内部某个极其细微的“不协调点”。
初源的光晕也收缩凝聚,如同一个高速旋转的星璇,全力运算着那超越它以往认知的复杂模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进度条缓慢而坚定地推进。
【痕迹捕捉成功!开始碎片逆推……】
【逆推算法运行中……遭遇未知信息干扰……】
【干扰分析……疑似来自目标自身的反溯源协议……】
屏幕上,代表逆推进程的光流与一些突然出现的、暗红色的杂乱数据流纠缠在一起,如同在浑浊的水中艰难地追踪一条滑腻的鱼。
“对方有防备!”周小虎握紧了拳头。
“加大算力输出!集中突破干扰!”刘晓乐毫不犹豫。
王小雨立刻调整参数,智居3.0网络的负载瞬间逼近临界点,城市中一些非核心的智能设备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卡顿或重启,引得不少用户抱怨了几句“网络不稳定”。
终于,在庞大算力的支撑下,那暗红色的干扰数据流被逐渐压制、剥离。
【干扰清除!逆推继续……】
【获取信息碎片……正在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