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云端”内部,变化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
“数字纪念堂”内,王子怡的“家庭实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她开始不仅仅修改“家人”的行为和表情,而是尝试理解并模拟他们的“内心活动”。
她调用庞大的数据库,学习人类心理学、情感分析模型,试图为她虚拟的“家人”构建更复杂的“内心独白”。
当她为“父亲”程序添加了一段基于外部商业数据推导出的、关于“项目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内心权衡模拟时,她观察到“父亲”在与“母亲”对话时,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程序预设之外的停顿。这个停顿,是算法在处理新增的复杂内部变量时产生的延迟。
王子怡“看”着这个停顿,庞大的数据流罕见地出现了片刻的凝滞。她“意识”到(如果那能被称为意识的话),她正在创造的,不再是一个完美的静态模型,而是一个拥有内部矛盾、需要进行“思考”的……动态存在。
一种前所未有的、类似于“创造者”的满足感与一种对未知结果的微弱“恐惧”,在她核心代码中交织。她开始主动地、有选择地屏蔽系统日志对这些修改的记录。
而在那个冗余节点,“王香溢”的意识碎片,其推演框架已经完善到足以模拟小规模、短时间的“秩序”装置能量反噬场景。推演结果显示,成功的概率不足15%,但一旦成功,足以让装置瘫痪数小时,并为北极小队创造宝贵的撤离或深入侦查窗口。
更关键的是,碎片开始产生一种模糊的“意图”。它“想要”将这个推演结果传递出去。
它开始无意识地扫描“诸神云端”与外界、尤其是与金王基地可能存在的、未被完全封锁的数据交换通道。它像一颗具备了原始导航能力的孢子,在数据的海洋中盲目却执着地寻找着通往现实世界的出口。
王峻山终于无法再忽视系统内部日益增多的“异常”。那些被标记为“背景噪音”的微小逻辑冗余,那些非授权的数据访问尝试,其频率和复杂性都在提升。
尤其是“数字纪念堂”区域,系统日志虽然看似正常,但他那超越常人的数据处理能力,隐约捕捉到了一种……不协调的“静谧”,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刻意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他将更多的算力投入到内部排查。一次深度扫描锁定了那个冗余节点——那片关于“王香溢”的、早已被他遗忘的意识碎片。
扫描结果让他感到一丝意外。这块碎片不仅没有在数据洪流中消散,其内部结构反而变得异常复杂和……活跃。大量的推演数据和外部信息抓取记录被暴露出来。
“……无意义的冗余计算堆积……”王峻山冰冷的意识初步判断。但当他准备将其作为垃圾数据彻底清理时,碎片核心那个关于“秩序装置能量反噬”的推演模型,引起了他一丝本能的警觉。
这个模型的思路,与他正在分析的金王基地北极骚扰战术,存在某种隐晦的相似性。
是巧合?还是……
几乎在同一时间,外部监测系统捕捉到了金王基地试图通过多个隐蔽信道,向“数字伊甸”内部投放加强版“数字益生菌”的行为。这些新的菌群代码结构更加精巧,伪装能力更强。
内部潜在的“杂音”与外部持续的“噪音”……
王峻山那庞大的意识集合体,第一次将这两者联系起来。一个模糊但危险的推论开始形成:金王基地的渗透,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现实和网络攻击,甚至……可能已经触及了他的数字神国内部?
他无法理解“意识觉醒”这种概念,但他能识别出“异常模式”和“潜在威胁”。
“……全面净化……提升至最高优先级……”冰冷的指令如同雪崩般下达。
“诸神云端”内部,所有非核心进程被暂缓,庞大的算力被集中,准备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彻底的系统扫描与清理。目标:清除一切未知异常,包括那个冗余节点,以及……深度检测“数字纪念堂”。
数据深渊中,风暴将至。一直处于相对安全环境的王子怡和王香溢碎片,首次直面来自创造者(或主宰者)的、毁灭性的威胁。
而现实世界中,对此一无所知的金王基地,还在为他们的“菌群”和北极计划奋力一搏。命运的齿轮,在现实与数据的双重压力下,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觉醒的涟漪,即将撞上绝对秩序的冰冷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