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唐启睁开眼睛,眸子里精光闪烁,\"德国人越早发现我们的价值,就越会拉拢我们。你等着看吧,不出一个月,柏林会派更高级别的代表团来。\"他掀起车帘,看着街上熙攘的人群,“存厚啊,你说这些老百姓,三年前还饿得啃树皮,现在为啥能穿新衣裳了?”
刘存厚不假思索:“因为兵工厂招工多,钱流通了呗。”
\"不止。\"唐启摇摇头,\"是因为我们把洋人的钱,变成了学堂、医院、化肥厂...\"他突然压低声音,“我刚让财政厅算过账,上个月军火利润折合一亿二千万英镑。知道这些钱能修多少公里铁路吗?”
马车路过一所新建的小学,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飘进车窗。唐启的表情柔和下来:“等这些娃娃长大,咱们中国就不怕任何列强了。”
英国驻成都领事馆内,乔治·莫里森领事正对着电话筒咆哮:\"不可能!西南那些黄种人怎么可能造出比李-恩菲尔德更先进的步枪?...什么?法国陆军部已经下了正式订单?\"他颓然放下听筒,转向办公室里的几个商人,“先生们,情况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唐启的军工体系正在威胁大英帝国的战略平衡。”
一个秃顶商人捻着胡须:“领事先生,不如我们直接收购他的兵工厂?出价五百万英镑...”
\"愚蠢!\"莫里森厉声打断,\"那个狡猾的中国人根本不会卖下金蛋的鹅。我得到情报,他正在重庆专业学堂设立军工学院,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他走到窗前,望着长江上往来穿梭的货轮,“必须采取更直接的手段...比如,让某些军阀对西南的财富产生兴趣。”
夜深了,唐启还在书房批阅文件。窗外突然传来轻微的响动,他瞬间摸向抽屉里的手枪。
\"是我。\"一个黑影翻窗而入,摘下蒙面巾,露出张年轻的脸——西南统计调查局的局长徐长三。
唐启松了口气:“龟儿子,有门不走非要翻窗!”
徐长三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总督,英国佬要搞事情。\"他从怀里掏出一份密电,“莫里森联系了袁大头,说要提供贷款支持他’统一南方’。”
唐启盯着电文看了半晌,突然冷笑起来:\"好啊,正愁没借口收拾那群王八蛋。\"他走到墙上的巨幅地图前,手指划过长江,\"告诉黔省的李选廷,把第一军调到岳阳。湘省的朱代珍第八军准备东出赣省,再让桂省的殷承瓛的第九军准备进攻粤省。\"转身时眼中寒光乍现,“洋人永远不懂,中国人最恨的就是汉奸。”
徐长三欲言又止。唐启摆摆手:“有话就说。”
“总督,咱们现在富得流油,为啥不直接扩军?八十万不够,就招一百万!”
唐启摇头,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账簿:\"你看,上个月教育经费占总支出的28%,比军费还高。知道为啥?\"他翻开内页,指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八省新建了一百二十所中学,川省开了三家职业技术学校...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啊。”
徐长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唐启拍拍他的肩:“去睡吧。明天还要接待日本’考察团’呢,那群矮子八成也是冲着炮钢配方来的。”
月光透过窗棂,在唐启疲惫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他轻声自语:“再给我一年...只要一年...”
江畔的兵工厂依旧灯火通明,锻锤的轰鸣声惊飞了夜栖的水鸟。一列满载武器的火车拉响汽笛,缓缓驶向桂省的海边。谁也不知道,这些枪炮将在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中,改变多少人的命运。
原计划下午五点发布的章节卡审核了,等我修改好晚一点再发,(其实是因为喝酒了没写),感谢星空久仰、爱吃梅花包的柳飞,的为爱发电,感谢各路吐槽和建议的大神们,你们的评论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