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裴矩(1 / 2)

府上人不多,都是国公府旧人,而当石之轩越往里走,奴仆越少,反而不少独孤家的旁系子弟都在此地。

府邸虽然还是传统布局,但是树木、花卉、水缸,都进行了改动,地上的泥土肉眼可见的新,一些本该有的围墙也都给拆除了。

哪怕以裴矩挑剔的眼光来看,整个宅子也是明堂开阔,绿植繁茂,藏风聚气。

负责梁王府安全的独孤敏给裴矩介绍道:“梁王平时都是带着公主在明华堂玩。”

明华堂是一处大建筑,外面都是青草与花卉,铺着青石小路蜿蜒而入。

裴矩走上去,眼睛一扫,就能看见草地上的秋千之类的各种室外玩具。

等进了明华堂内部,外面门窗皆大开,里面却是无墙与门,厅堂隔断只靠帷幔,整个建筑仅靠大柱支撑。

屋内靠北边的墙上全部放着书籍,正门而去左右看去,分别是一厅矮脚案桌,一厅高脚案桌,一厅堆放各种兵器,一厅放着不同的小玩意儿。

风从东往西,带桂花香气穿过整个明华堂。

只从这布置来看,可见屋主的大气不羁。

梁王在东厅席地而坐,低头对着一张大纸写写画画,公主宇文娥英坐在他旁边看着。

只看这幅场景,两个可爱孩童在一起玩耍,确实能看的人心都软了。

独孤敏笑道:“殿下,陛下给您请的裴先生来了。”

裴矩见梁王抬头看他,随后点头似是应允一般。

宇文娥英倒是好奇的看了一眼格外年轻的裴矩,凑到小白身边小声说道:“这次外祖父,给舅舅你请的先生好年轻哦。”

小白看她一眼,说;“他也是来给你上课的。”

这年头君臣礼仪没有那么不平等,裴矩给梁王做老师,也应当是梁王作为学生,来给他这个老师尊师行礼。

不过梁王情况特殊,裴矩目前只能算是实习老师,要等到梁王认可他做老师,他也愿意收梁王为弟子时,这个正式的师徒礼仪才会补上。

因此对梁王的态度,裴矩也并不生气,进去后也找了个位置,席地而坐,问道:“听闻殿下聪慧,臣见这明华堂里满是书籍,不知殿下是否都看完了?

小白停下笔,眼神示意独孤敏出去。

“都看完了。先生来此,是能教我什么?”

裴矩面上谦虚,说话可一点都不谦虚。

“殿下想学什么,臣都能教。”

小白也不客气,“那裴先生来帮我一起计算吧。娥英,你去拿图来。”

小公主得令,立刻起身,小腿跑得飞快,不一会儿就捧着一大堆的纸张过来,铺在地上。

小白介绍道:“父皇有意为天下重定时历,敦促农桑,闲来无事,我便也自己试着算一算。”

“目前我的主要工作,是推算岁星和荧惑(木星火星)会合周期与中原旱涝的关联,制定三年农耕时序表。”

“目前我正在修正两颗行星会合周期的具体最小误差数值,第二步就是要建立‘星象-气象’关联模型。

需要统计二星合相(两星位于太阳同侧,肉眼不可见)、冲相(两星位于太阳两侧,亮度最高)时的日影长度,来计算时间季节,再来计算与降水、气温的相关性……

这可真是一个宏伟,且心怀天下的目标。

裴矩一开始的淡然态度,在看到宇文娥英铺到地面上那些图纸后,也跟着严肃了起来。

图纸上,是纤细线条所描绘的天体运行图,以大隋为中心的球体,有一年不同时令,与不同天体之间的方位夹角。

这样的图纸有很多,每一张都有细微不同,画的内容在裴矩看来极其精准。

而梁王则是继续埋首测算,算满一张纸后,宇文娥英就送上一张新纸,把这张纸拿走,上去和另一堆草稿纸一起。

光是那些草稿纸,就已经堆得高高的。

裴矩也算是知道小公主在这里是干什么的了,给梁王打杂。

梁王今年也才过了六岁生日,能算七岁,虚一下就是8岁。

这个年纪,就已经能搞得懂复杂的天文历法,并且能更进一步,利用知识,做一些更艰难却更有用的事。

实在是让裴矩看着感叹,大隋,还真是有了个不一般的天才皇子。

小白不搭理他,没做出什么成绩来的裴矩也不去烦他,再向宇文娥英请教了那些图纸上的符号都是什么意思后,裴矩主动申请了一部分计算工作,要了纸笔,开始沉浸式干活。

得亏花间派不止学风雅的诗词歌赋,弹琴画画,也会学些医卜星相,裴家家学的东西也多,魔门里头要看得懂武功秘籍更是要懂不少知识。

因此虽然一开始上手有些陌生,但算着算着,裴矩就来感觉了,干的越发投入。

直到独孤敏送来饭食,敬畏的眼神看了一眼能跟着梁王一起测算的裴矩,察觉到有人过来的裴矩这才回神,惊觉时间都已到晌午了。

三人移步,换个厅吃饭,宇文娥英发出“舅舅忙起来都没空陪她玩了”的小小抱怨。

小白一句话哄孩子。

“明天我穿的衣服,让你来挑。”

已经很有美丑意识的宇文娥英,没办法拒绝这个条件。

就这么连着几天,裴矩都每天准时来梁王府,知识是一点没教,尽过来跟着梁王一起干活了。

看在这是个利国利民,能让他一举进入大隋朝堂的份上,裴矩十分上心。但只是他们两个人,就算天天干,也绝不可能在今年迁宫大兴宫前把新历法算出来。

思来想去,裴矩给小白举荐了一个人。

“天下第一巧匠鲁妙子,殿下可曾听过?”

小白点点头:“父皇母后召鲁妙子为少监,建造大兴城。”

督造大兴城可是个极其需要脑子的活,要负责大兴宫、皇城、百官衙署、里坊、市场的布局建造,还有最重要的——城市供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得解决旧长安“水皆咸卤”的问题。

他的确很聪明,精通星象风水、机关算数,给出的大兴城建造方案,让帝后作为甲方都赞不绝口,而且去年开始建造,今年冬天就能迁宫,效率也是极高。

正常情况下,裴矩是不愿意接触鲁妙子的。

他自信自己不会被鲁妙子认出来,但也绝对会让鲁妙子看出点蛛丝马迹。

但现在没招了,两个人干这么一个大工程,实在还是太累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