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知识,因为和平,因为他的传授科学之道的大公无私,或者因为他的无上力量,去崇拜他、尊敬他,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不止是他们,不少长安的匈奴人,已经是把微生小白看做神明了,天下也有的是地方百姓,把他当做惩恶扬善、治病救人的神明来供着拜。
有从蓟州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的学子忍不住问道:“先生,铁路修到凉州后,何时能修到蓟州呢?”
只要是坐过火车,去过长安的人,都知道长安和洛阳的区别,就只是他还有名义上的朝堂。
洛阳愿意,随时都能解散长安的朝堂,对外发个公告。长安也就是洛阳的了。
长安已经也有了一半洛阳的影子,未来凉州铁路通车之际,西北都会被洛阳治理的很好。
那其他地方呢?
这些在众多胡人势力盘踞地方考出来的学生,都在期待洛阳的火车通到自己家乡的那天。
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小白许下承诺。
“等到凉州与洛阳的铁路修好,洛阳人口超过五十万的时候,洛阳与蓟州的铁路项目就会开始。”
北方的学生们眼睛顷刻一亮。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以后洛阳势力范围北上,意味着他们自己的家族也会失去土地、奴仆,过去仰仗的生存根基会被彻底颠覆。
但那不好吗?
看看洛阳普通百姓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再看看他们家乡又是什么样的生活?
就算他们都没同理心,无视了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贱民”,但在胡人的周围活的心惊胆战,生个病就会死人,这种生活他们自己和家人又过得能好到哪里去?
若是家里老人来了,他们年轻人自然可以在洛阳劳动,也能供养老人。
至少在洛阳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他们看来,用自己的劳动来生活,并不可耻。
这个话题,所有学生都能肆无忌惮说,就占比少量的东晋学生不可以。
其他北方学生,那要么是被胡人占领着,要么是洛阳的合作伙伴,就东晋比较尴尬。
以前在东晋的时候,这些学生享受着家里的安排,从没觉得东晋有哪里就不好了,可脱离东晋,才发现东晋的存在和南下的士族们,在洛阳眼里就是中原文明的污点。
平民出身的学生们厌恶自然是有原因的,但北方士族出身的同学们,也对南下的士族深感不耻。
大家虽然在学校这个环境里,不会把这些情绪表现出来,可只要停止学习了,私下里说起这些,没人看得起东晋。
在回答完了一波学生们的问题后,小白让他们好好学,明年就带他们去参观工厂。
学生们互相对视,随后爆发出强烈的欢呼声。
洛阳现在的一切,尤其是田间地头那些长满穗子的谷子,都离不开这些工厂。
其他地方,外人都能随意逛,连市政厅,都能进去一楼随便坐,唯独工厂,进出都要身份牌,连普通洛阳人都不能随意进出。
一想到他们会有这个参观工厂的机会,学生们就笑得合不拢嘴。
小白也笑了。
还是年轻的学生好,年轻气盛,脑子活泛,体力也好,不在乎什么苦不苦累不累,对新事物和新制度的接受程度也高。
下了这堂理科学生们的公开课,小白转入农学生的班级,带着他们去试验田。
这会儿的温度已经下来了,昼夜温差也大,合适种一些耐寒叶菜类、根茎类、豆类还有越冬小麦与油菜。
农学专业,洛阳本地学生更多一些,剩下的就都是凉州学生和北方学生们,且都是汉人。
他们今天情绪有些低落,小白一问,发现他们有些人在思考要不要兼学理科,感觉好像理科发展对洛阳贡献更大。
小白:“好想法。只要你们能保证毕业无忧,能在学校学到多少东西,那都是你们的本事。”
“你们的工作,是比理工科还要重要、伟大的事业。粮食是保证我们洛阳发展的基础,粮食多了,才能有多余的粮食去酿酒、做饲料,养出的动物提升全体洛阳百姓营养。”
“只有养活的人口够多,洛阳的工厂和建筑行业才能有人进去工作,我们现在的研究成果,都是未来给工业提供大量原材料……”
给学生做了一番心理疏导,为了不让他们太沉浸了想些有的没的,小白拉着大家去覆盖地膜。
全新的材料果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也不想别的了,就想知道这个密闭性如此强的材料是什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