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铁路(2 / 2)

函谷关大投票,底层胡人和上层胡人,八成以上都选择加入洛阳,没死完的中层胡人里,基本都不愿加入,

投票结果一处,全新的《洛阳铁路报》第一期内容,这就有了内容。

比军报都要快的铁路报纸送到长安,刘曜震惊。

伴随着报纸送来的,还有洛新写给刘曜的公文,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他,洛新,是管铁路修建的,不是来攻城略地的,希望刘曜能够眼光放长远点,和他们洛阳好好合作,别关城门了,给两边都造成不小的麻烦,很麻烦的。

刘曜在看到铁路报纸后,火就一直憋着,看见洛新的文书,第一反应就是气到发笑。

啪的一声把纸拍在案上,刘曜气急。

“不是来攻城的,那你倒是说说,谁家修路带这么多武器?没有武器,就算前线军心涣散,你也攻不下函谷关!”

气急之后,理智回来,他不得不承认,洛新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洛阳不就是要修路吗,就让他们修吧。

修这路,虽然是骑在他们身上作威作福,但对他的损失也有限。可闭了城门,不让修路,那就是要和洛阳对立上,洛阳就直接攻城了。

洛阳要是军纪差点,也烧杀抢掠倒还好说,关键是现在洛阳有口皆碑的人品好,连胡人都聚众投!

刘曜也怕死的。

那一年,悬在长安顶上的巨剑,一样让他记忆犹新。

怕自己晚上睡得好好的,经是时常夜不能寐。

直接紧闭城门,不让洛阳修铁路,那洛阳就会攻城掠地,把禁止修铁路的土地变为洛阳的土地,再来修,期间双方交战,胡人内部想投的还不少。

函谷关就是例子。

也没办法了,那就开城门吧。

已经看不到自己一统天下,建立伟业后,刘曜就顺滑的转变了的思路,只想过得舒服点。

只要洛阳没想来打他就行,打长安就行,他要修路就随它去吧。

洛阳那边需要充足的人口和时间来慢慢消化投降的胡人,因此嘱咐洛新,在外和平点。

洛新发誓,他是真的只想好好修路,没想攻城的,毕竟攻下来的城池,里头的人也还需要他们洛阳来处理,这花的钱也海了去了,他没想给小白搞这么多麻烦。

但是没办法,和平修铁路的文书都递到长安了,刘曜也破罐子破摔,下令让前面的城池不得阻拦洛阳修路,允许打开城门方便洛阳人活动,可前面城池的人不愿意啊。

有的是城里的人都不想跟着刘曜过了,就想去洛阳,为此,他们以“拒绝修路”为名,强行关门,甚至人家没过城,他们也要出来骚扰,就为了诱洛新去攻城。

洛新也只能忍,赶紧先把路修过去。

刘曜知道这事之后,干脆把底层士兵都调去凉州了,洛阳要修路的地方也不留百姓,就剩汉人士族和胡人中上层。

他不怕洛阳动手,洛阳接收那么多中上层胡人也是有风险的,而且胡人想投,一些汉人士族可都不想呢。

就这样,在刘曜捏着鼻子强忍之下,全天下的人都通过《洛阳铁路报》,开始一起跟进洛阳的铁路进度。

铁路报纸也是月刊,和洛阳月报,一个月头出,一个月中出,充分保证内容的高质量和稳定性。

有些人通过铁路报,看到了洛阳的无所顾忌。

都把路从洛阳修到长安了,刘曜还不敢反抗,这和直接拿下长安的唯一区别,也就是洛阳不收税,不用管长安人的吃喝。

洛阳人在外人手不够,甚至还会雇长安人呢!

都有这样的本事了,都借着修铁路的借口开始扩张了,他们到底是为什么还一副自己死守洛阳的姿态?

有些则是看报纸,看到了天下大势。

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洛阳的了,别挣扎了,还是早点投了吧。

还有些人,则是在看着报纸,痛骂刘曜软骨头。

并州、辽东和石勒那边,月月追铁路报,就等着刘曜忍不了搞点动静,给他们打个样吗,好让大家知道,和洛阳开战没有代价。

可等来等去,刘曜居然躺平了。

拿出你以前锐意进取的心来啊,离亡国也不剩什么了,你倒是支棱支棱,动手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