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家中有人生病后,祈求能去洛阳治病,更是无数人的渴求。
而此刻的洛阳,一批又一批的新人们都在前仆后继赶到了洛阳。
从三千人,到四千多,五千多,现在人俨然能破万人大关。
韦单给小白报告最近的新人,除了流民,来带着全家一起投奔的小地主和寒门家族,还有其他本地士族意思意思送来的家中奴仆。
“除此之外……”韦单犹豫一番,道:“还有一些,是其他人家中的逃奴……”
小白问韦单:“他们的主仆契约是尊的那个朝廷的法律?大汉?曹魏?司马家?”
韦单:“这契约倒不用朝廷认可。”
大汉和曹魏早没了,司马家都只剩下几个人,逃到了南边。
小白摆摆手:“没国家法度保护,契约也只不过是一张纸而已。”
“前朝保护的契约,我们洛阳不认。来洛阳的百姓只要遵守规矩,听从劳动安排,一律都收。”
“颠沛流离来到洛阳,除了无路可去的流民,剩下的,不过是胡人时刻威胁,一家人没个安生日子。”
看着似乎有想说什么话的韦单,小白阻止了他要说的话。
“我相信韦家对待有身契的奴仆足够仁善,不至于让他们抛弃安全富足的坞堡,跑来洛阳。”
最初的三千百姓,都是小白花钱找韦家买断的,三千盐铁,足够韦家能过得很好,并且把家族都伪装起来。
后来韦家又送来了一些百姓和大量牲畜,小白也给了大量的物资作为回赠。
少了牲畜,少了人,能耕的地少了,但需要养活的人口也同样少了,核心的手艺人,小白可没找韦家要。
剩下的人,完全供坞堡上下吃喝的粮食,产出的丝布麻布能穿能买,盐多到能卖,更别说他们还能有洛阳货物的大量优先购买权,做中间商也够他们挣的了。
这种完全不需要压榨底下人也能让一家子过得很好的条件下,韦家和马家的坞堡若是还有人出逃也想来洛阳,那就更得收了。
听明白小白话中含义的韦单,决定下个月家里人来补疫苗时,他就得和家里人好好说道说道了。
现在人越来越多了,之前特意建好的屋子也可以拿来做学校了。
基础扫盲班,六岁往上孩子的学习班,进阶的文化班,都挪进屋子里教学,更再进一阶的不同专业教学,如养殖、机械、水利、这种,都还是在神火广场进行教学,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小白也得和他们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扰和进度。
如养殖班,养猪的马观最近整个人都很烦躁,因为不论他如何不停尝试猪饲料配比,黑毛猪也长不了很肥。
好在最近不少猪已经怀孕了,他提心吊胆,恨不得都住在猪圈,生怕有人要害他的猪流产。
养牛的还好,大家都是老手了,知道怎么伺候牛才能让牛最舒服,牛吃的东西也从未断过,日常的护理都好好干,问题不大。
养羊的比较着急,他们最近在练习剪羊毛,剪坏了的不少,好在也养出了几个好手。
原本大家都是在神火广场进行教学的,哪怕学的进度慢点,也能抬头就看见先生。
现在他们在教室里进行基础学习,虽然说是条件更好了,但所有人几乎都还是想在广场上学,抬头就能看见先生和洛阳城神火。
老师们也换了新的劝学话术,指着外边道:“咱们人太多,都挤在广场上有时候也未免吵了些。怕影响大家学习,先生特意给你们建了学堂。
只要把基础的全都学完,还有兴趣学文化,也能在学堂里跟老师学,想出去跟着先生学,就好好想想你们有没有喜欢、擅长的东西,没有就想想自己干的活。”
“那洛安,人都二十八了,孩子都上儿童班,他也什么都不会,自己装水管装的好,也会主动问先生,现在听说是跟着先生学什么管道工程。”
“不姓马,不姓韦,以前没念过书没上过学的兄弟,都能有个大年纪的,自己主动学明白,所以以后不要说自己笨学不会了……”
小白计算着城内的百姓数量,他准备人手到了八千开始,就正式启动洛阳的第二产业发展计划。
只是除了人少了点,高级知识分子也还是少了点。
最初的三千百姓算算时间,扫盲已经完全完成了,大部分都可以抽调出来。后面来的人基础还差了些,只能选择聪明的来,但符合他要求的工程师,还是少了一些。
也行吧,大不了边建边培养。
晚上九点,所有课程结束,大家也都要各自回家休息了。
这时,一伙人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看着平坦宽敞的广场,又抬头看着巨大的圣火,脏脏的脸抬起来,一起大笑。
“到洛阳了!师兄!咱们到洛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