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疫苗(2 / 2)

看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人彻底被震撼到了。

“这些疫苗,是治病用的!”

“不是治病,是防病!”

“接种这些不同疫苗,就可以让人不再得病!”

“你看,只要打了相应的疫苗,那些病就不会进到人身体里。”

【“在有了公厕和公共澡堂,完成了对新洛阳百姓的基础卫生教育后,圣王拿出了疫苗。

这些我们一直到现在都还在用的疫苗,在他们到洛阳的那个新年,被圣王拿出来,给新洛阳的三千百姓接种。

根据资料所记录,除夕那天,一人一针天花疫苗,半个月后,又一人一针麻疹疫苗……

半年的时间,圣王将他带来的疫苗赐予全城百姓,让每个新洛阳的百姓都免受这些疾病的烦恼。”

伴随而来的画面,便是新洛阳百姓有序排队,一边接种,一边观察,一边领取饺子的热闹画面。

人群十分有秩序,哪怕打的疼了大声哀嚎也无人退缩,遇上难得药剂有反应的人,也有大夫让他躺在边上照顾。

更不要提那些打完针,观察期结束后,在另一边高高兴兴领取饺子的人了。】

天下人都看明白了。

“他在给百姓赐药。”

和张角赐符水不同,现在洛阳城的这一位,是真真切切,给百姓带来粮食、生计、道德、良药。

药还不是等人得病之后赐予,而是提前赐给他们预防的。

甚至所有人都要打疫苗还是规定,打完的人还能去领热乎乎的食物。

同为天下劳动最多的底层百姓,他们在除夕之日和也就是活少一些,好点的话食物也会多些,可在洛阳的百姓,却能得到神仙所赐避免生病的良药,打了药还有食物领取。

看看天上洛阳城的物资充沛,彼此和谐,再看看自己和身边……

不少人脑子里都闪过一个念头:去洛阳!

“仁也!圣也!”

河北之地,有人仰天大喊,擦干眼泪,对着亲人道:“父亲、母亲,我们该去洛阳!”

他的父亲制止他:“我们的田地和奴仆都在这里,你说要去洛阳,可有想过我们如何去,去了之后又要如何营生?”

儿子说:“带着奴仆,一起去洛阳,他们也会想去。”

父亲脸色不愉道:“大过年的,莫要说浑话!”

“父亲认为我们离了家乡难以为继,可在这胡人之地,我们又何尝不是朝不保夕!”

想想胡兵肆虐的场景,儿子也是悲愤交加。

“父亲不去,那就让我去吧,若我平安抵达洛阳,一切安好,便给家中写信。”

类似这般的对话,在中原大地上的不少坞堡中都有上演。

洛阳。

白天自己才干完的事,晚上就被录屏放在了天上,大部分人都还是高兴的,只有小部分人,看着天上哀嚎的自己,开始羞愤。

韦单绷不住,解释道:“先生说了,人有尖锐物体恐惧症,我只是晕针,晕针!”

韦松表情很难评:“兄长,你没晕,就是单纯疼的直喊而已。”

其他人听了,纷纷笑出声来,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打针,乐子都不少。

而韦和没有笑,反而在沉思一个问题:“你们说,山里头,是不是也都看见了?”

当然都看见了。

韦喆看着自己儿子那打针时候没出息的样子,微笑的脸都端不住了。

弟弟韦布赶紧安慰道:“兄长,今天就是除夕,单儿白天打了这疫苗,从今以后,就不必为天花所烦忧了!”

这话成功转移了韦喆的注意力,他,还有其他韦氏子弟的长辈,看着上头五个已经不惧怕天花,以后也不惧怕诸多疾病的韦氏子弟,庆幸自己舍出去人的同时,也在止不住的泛酸。

盐铁固然贵重,但再贵重那也没有自己的命贵重。

隔几天就打一针预防疾病的疫苗,从除夕开始打半年,这一个人能避免掉的疾病不知道有多少!

有族人看向韦喆:“族长,要不,我们在派些族里的孩子去给先生干活,我来带队过去?”

这可是能避免人得病的疫苗啊!

三千百姓,那位都能眼睛不眨一下拿出来给接种,想来就是完全不缺的。

要是族里的孩子都能接种上,顺便自己也去蹭几针,这可是大好的事啊!

韦喆当然也知道他们的心思,思索一番,道:“明日大年初一,韦布,你带些人和米面书这些东西,去洛阳拜年。”

机会他给了,疫苗能不能打上,人能不能留住,那就看他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