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地下阿飘番外3(2 / 2)

接下来,阿飘们就看见把杨彪气到要离席的小白,在杨修一个台阶递过来后,顺坡就下,表明自己并非不通文墨之人,又踩了一番现在的儒生,又顺便给杨彪赔礼顺毛,还邀请他进行一项改革儒学的大事业。

刘彻听得挑眉,对左右阿飘道:“这小子还真是会说话啊。听听,什么‘天下大变,儒学也当顺应时势,剔除糟粕,返璞归真’,还‘重订经书,复兴孔孟真儒’,他这愿望可真是够宏大的。”

洛阳大汉可和他长安大汉不一样,在长安,他那时候,法家低调做人,黄老才是社会主流,敢猖狂的儒生太皇太后都能给把人丢猪圈去。

阿飘萧何听着,对刘邦道:“这还真不像是你刘季的后裔。”

话说的太文化人了,情绪的转换也完全不是刘邦的混不吝,体面得多。

地上杨彪对此表示震惊,地下世界同样如此。

死了的阿飘,可以放下自己生前王侯将相之类的身份,但对于一生所学的学问,大家是真不会轻易放下,每个人都坚持自己所学才是救国、治国良方。

来了地下,先秦诸子百家就在一直吵吵,西汉前头的各大学派也都拉起了自己的山头,儒家更是分化了不少派,人最多的还是孔子那边。

现在地上的人说过去的儒学都是走弯了路,要把儒学掰回它原本的正轨,如此大事,地下的阿飘们也迅速分化出不同派别。

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有认为这行为同样不可信的。

地下这么多之前都安静如鸡的阿飘们,为了这儒学改革一事,齐齐出声、站队,发表言论,痛骂古今……

这突然间的地府震荡,让其他阿飘们都看呆了。

刘邦撞了撞萧何:“当年那群儒生被乃公当面讥讽,也没见他们这么暴跳如雷啊。死了这么多年,要改个儒学,就这么暴躁?”

刘彻也感叹:“董仲舒还往儒学里加天人感应呢,当初我捧董仲舒的时候,也没见其他儒生这样。”

董仲舒:“那不一样。”

杨彪与秦王做好约定,只要一年内,皇帝诛董讨逆,让联军撤退,百官来长安, 那时他就冒天下之大不韪,跟着皇帝干了这事。

几个月后孙坚大破洛阳,董卓也挟持洛阳百姓官员西逃,甚至以百姓威胁潼关守将,奸诈至极。

只是奸诈的董卓遭遇了吕布背刺,一夕之间,西凉军高层齐齐被杀,中下层被吕布控制收拢。

天亮之后,潼关城门打开,年幼皇帝亲自来到潼关,与老将盖勋,近臣杜畿一起出关。

他没有第一时间去看董卓的尸首,也没有去看诛董的功臣,洛阳的权贵,而是上了一辆马车顶,去和那些被董卓强行带来的洛阳百姓说话,与他们做好约定。

要回洛阳的,尽管回去,他还会发放赈济粮和种子;在洛阳无地无家者,他就在弘农和长安把人安排下来。

对着洛阳百姓,他说:“你们都是大汉的子民,我不会放弃你们。”

阿飘萧何欣慰地看着,道:“我想起当年刘季你在咸阳,与咸阳父老约法三章的场景。”

疲惫不堪地百姓,安抚百姓的君王,何其的相像啊。

有咸阳父老阿飘们也想起了当年的事,感叹道:“沛公废除严苛律法,不让士兵滥伤无辜,让我等安居乐业,当初我等只恐沛公离开。”

刘邦眼角带笑:“他还是比我好些的,我只能是和你们约定这些,这小子还能安置洛阳百姓,给他们发粮发种子。”

看着被百姓追问也半点不耐没有,一字一句向百姓解释要如何具体安顿百姓的刘小白,刘邦的心情出奇地好。

他们大汉,也不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不还是出了个好家伙嘛!还是半点不怂,也不眼高于顶的好家伙!

和兴高采烈的大汉人相对应的,是隔壁面无表情,气压极低的老秦人。

蒙恬蒙毅他们成阿飘了,也是看见咸阳父老如何喜迎沛公的。怒当然是怒,可是那时候咸阳人已经过得很差了,不然不至于刘邦一个口头约定,他们就主动送上粮食美酒。

那不是咸阳人背叛大秦,是大秦背弃了秦人的恶果。

熟悉的场景再现,又是在潼关这么个地方,越看上面那对着百姓半点倨傲神色也无的刘小白,老秦人就越难受。

好烦啊,怎么就让大汉又出了这么个人物了。

一想到大汉还有可能再续上个一、二百年,大秦君臣们就难受。

安排完了百姓,刘小白先是安抚兄弟,后安抚洛阳百官,接着论功行赏,也论罪惩处。

空寂一百多年的长安,再次成为大汉都城,新的大汉君王,在此祭祀登基。

阿飘刘宏很欣慰地看着站上祭坛的刘小白,“真是个适合登基的好天气啊!”

刘彻无情道:“好什么好,长安夏天多热,你们这些洛阳不知道就别瞎说。”

他说完,天上就飘来了两朵云,正正好就挡住了落在刘小白头上的太阳,又有清风吹来,把他的袖子吹得糊他一脸。

这时候阿飘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直到一阵由多种乐器演奏的激昂音乐响起。

阿飘们头顶缓缓冒出一个巨大的问号。

地上的活人们也很有疑问,只是他们看天,看周围,而阿飘们看见了刘小白深吸口气的无奈表情。

刘小白一声“肃静”,超大的声音响彻天地,人群安静了,天也安静了。

安静不过一息,很快,音乐再起,愤怒的刘小白抬头看天,老天跟认怂一样又安静了下来。

突发情况,刘小白给了个大家吃了菌子出现集体幻觉的解释,大家都是好好好表示听见,真信的没有几个。

尤其是音乐前奏第三次再起,他们新君朝天空一瞪,天空再次犯怂安静下来后。

刘彻指着地上,问他祖宗刘邦和秦始皇嬴政:“你们当年登基,有这阵仗吗?”

同样惊呆了的两人齐齐摇头。

要当年真有这种天意,这皇帝不知道当得有多爽,哪里需要派人搞什么神迹。

所有阿飘们都是目瞪口呆看着地上的刘小白。

他们人死了,来到了地下,但是一直关注地上,从没看见地上出现这样的真正神迹。

“苍天亦要低首……”刘彻猛然看向刘宏和吴美人,问道:“你们这儿子怎么生出来的!”

回过神来的刘宏收到了所有祖宗们的注视,但是他也不知道,“可能,上天垂怜我?”

刘邦直接脱鞋砸他头,骂道:“你无才无德,如何让上天垂怜你!我看,是上天垂怜我大汉才是!”

第一次看见真神迹的嬴政立刻否决:“不可能!”

他大汉也有这么多出息的子孙还不够,凭什么还能得上天垂青,生出这样孩子!

阿飘张良:“比起暴秦,此子生于大汉有何不可能?”

“没错!如此仁德之君,自该是我大汉的!”

嬴政一开口,大汉君臣瞬间统一口径。

这下老刘家看刘小白的眼神不仅仅是看“老刘家的希望”了,更是带上了不少微妙自豪的神色。

直到祭祀到了太庙,老刘家阿飘们原本期待着看刘小白来拜自己,可他不过是略一低头,摆放好好的牌位就从桌上朝前摔下。

所有的牌位,同一时间,无人无风,整整齐齐地朝下摔在地上。

嬴政笑了。

“看来,上天不觉得他是你们刘家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