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一个又一个(1 / 2)

纵使天子日日过问病情,三日一上门探访,盖勋的病也只是好了风寒,整个人身体元气大伤,在家继续修养。

为此,赶在年前,天子还发榜文,召集天下名医来长安。

这次的榜文是诸葛亮写的,他写东西可比杨修客气不少,以盖勋的病为引子,深刻表达了天子对老臣身体的重视,烘托天子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接着号召天下医者来长安,不是让他们为盖勋治病,只为让他们来共同探讨医学,编纂大汉医书,来主导大汉医学方向发展。

虽然所有人都清楚,来长安肯定是要给盖勋看看病的,但是皇帝榜文里写的东西,对大家来说,诱惑力也实在太大。

皇帝说,太学会单开一科医科,考试方式与普通太学学子不同,不考经义明算律法,就考医术、生物。

为了不让太学生们有抱怨,六曹也会增设“医曹”,太学医科学子们毕业了,只会在特定岗位为官,负责的是治病救人和大汉公共卫生、医疗等事。

意思就是,太学医学生们,不和普通太学生同一赛道,有自己的专属晋升路线,不会抢占一点太学生们的名额。

因着出发点是盖勋病重,皇帝此举可以说是为了老臣子,虽然也有人会对医者入太学有微词,但到底不敢闹大,有官员想以此来劝谏皇帝,杜畿就会先把官员先喷上一通。

陛下心中有臣子,所以愿意在全国提拔医学地位。这么爱重臣子、念旧、有情义还不轻易翻脸的皇帝,往上几百年在老刘家找找,你能找的出来几个啊?

这分明是对我们臣子都有好处的事,你们这些想劝谏皇帝的人,是何居心?把皇帝往传统汉帝方向培养,你们就过得舒服了?

当然,杜畿话不会说的这么糙,但是再文雅的话,翻译翻译也就是这个意思。

一些原本对皇帝此举有意见的官员,被杜畿这么一说,也觉得杜畿说得对,不能让这么心系臣子的陛下寒心。

就连荀彧,那也是对杜畿的话双手赞成。

他心想,皇帝都这么好了,对他也没见得好到哪里去,皇帝要是往传统汉天子靠拢了,他们荀家还活不活了?

因为天子气压比较低,中兴七年的年就这么简单得过了,也就是为了给盖勋老太尉祈福,皇帝额外多发了一些福利。

福利一发,捧着自己一小壶佳酿的长安官吏们,更是对天子的情义感慨万千。

他们这一朝官员也是真的够幸运的了,居然真给他们碰上一个念旧情,不玩清算的大汉皇帝。

当然,也只有荀攸、诸葛亮、蔡琰这些人才清楚,这是为了紧急清前两年的酒水库存。

并不清楚内情的孙策和周瑜,此刻就和孙权、孙仁献、吴祝、吴祺一块儿,三家外戚聚在一起过年。

他们一没旧情,二没资历,都是属于不能去打扰盖勋养病的人,但是不妨碍他们私下里谈起这事,感慨皇帝重情重义。

他们身份是外戚,又即将出发,去西域那个远离大汉的地儿待上至少五年往上,大汉政局稳定,皇帝位置稳定,情绪也稳定,就是他们最好的大后方。

这种过了年就要出门的关头,看见皇帝如此情态,谁都会心生感动,放心出门为皇帝干活去。

天子的事说完,孙策看向孙仁献,“你整天跑上林苑,家都不回,不是过年,谁请得动你啊。”

孙仁献昂起脸,满是自得:“那是,我可是要给上林苑负责生态防治的人。陛下答应我了,只要我这两年做得好,就也给我封官!”

“什么?”孙策怀疑自己听错了。

孙仁献:“没听错,就是我说的,我可是在长安有正经事要做的,以后没大事不许去上林苑打扰我。”

孙策指着妹妹,对周瑜、吴祺道:“她也是神气起来了。”

还没正经事,连太学都没考的孙权笑笑不说话,准备明年就考。

同样没正经事的吴祺也笑笑不说话,他妹妹吴祝整天在未央宫和长安贵妇圈转悠,比孙家表妹还忙。

至于两个人和天子的感情,那是只有敬佩,一点情愫都没有培养出来,已经让孙、吴两家放弃希望了,准备婚事以后再说吧,就让她们和天子培养点亲戚情和君臣情也行。

就这样吧,谁能逼着大权在握的天子硬是和谁睡觉不成。

等到过了年,孙策和周瑜带着天子拨的一部分人马还有大量物资出发了,他们走后半个月,盖勋的儿子盖顺也回了长安,暂时接替了盖勋手里的一部分长安禁军,但人不怎么去干活,老实在家侍疾。

二月,杨修从蜀地回来了,一回来,身上黄门侍郎的官职虽还在,人却直接被调入了御史台,成为御史台二把手御史中丞。

至于御史台一把手的御史大夫,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给贾诩留的。

中兴八年的春天,两京农桑格外忙碌,就是这种时候,在上林苑兢兢业业种地的曹昂,收到了亲爹曹操的急信。

信很有内容,说了一番家里很好,爹娘身体都很好,弟弟们学习都很认真,然后就是关心曹昂学业,问他什么时候能在天子上林苑团队毕业,最后是让曹昂引荐个人。

曹昂收了信,看着面前古铜色皮肤,眼睛却精亮有神的白发老人,问道:“您就是我父亲信上所说的神医华佗?”

白发老人矜持点头:“某在朝廷讨伐袁贼时,为豫州的关将军治过病,也为豫州的刘州牧治过病,后东郡陈郡丞风寒,刘将军请求老夫前去为陈宫治病,被你父亲哄着留在东郡两年。”

曹昂听得一愣一愣,没想到眼前的老大夫治病经历还挺丰富,甚至还是被他爹都笼络的医者人才。

“天子发榜,求天下医者共来长安商讨医学脉络,老夫便让曹郡守送我来长安。”

然后曹操就说他儿子在长安,是天子学生,学的是对大汉至关重要的农业,天天跟着天子下地,让人直接送华佗来找曹昂。

走榜文的途径,去找长安府衙,太麻烦了,显示不出来华佗的厉害吗,换个门路,直达天子,让有能耐的华佗能被天子注意,也能让天子注意到曹操和曹昂,一举多得。

曹昂也是实在人,请华佗先在他这里住下,上林苑的宿舍足够多,给他收拾一间完全够,然后等到天子来了,直接就给人引荐。

小白虽然对臣子信任度比较高,但也不是无脑信,拉着华佗坐下来,一起论论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