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暴富(1 / 2)

中兴七年春,蜀地和凉州还在慢慢回归朝廷怀抱时,大汉的新钱,从长安开始,正式流通。

依旧是圆型方孔的铜钱,每一枚的重量都十分规整,比起从前的所有旧钱,成色和含铜量都好上不少。

正面“中兴重宝”,反面“中兴七年”的钱币,迅速占领了长安的货币市场。

先从会有钱的官员开始。

朝廷给发的官员俸禄,直接换成全新的货币,并且还给官员增开了货币兑换处,明文规定以后这才是长安的唯一指定货币,让他们自行把过去的旧钱,换成现在的新钱。

旧钱换新,还是朝廷主动出血,愿意拿上好的新钱换旧钱,这谁看了不迷糊。

长安官吏并不知道他们的待遇是以后全大汉的待遇,以为这是皇帝难得仁慈,对他们大开方便之门,在拿着自己的俸禄新钱,确定这钱真的又新成色又好后,抓紧时机,拿出家里所有的铜钱去兑换。

官吏们排着队开始预约换钱时,城里的未央宫和城外的秦王宫,宫人的赏钱这些也都换成了新钱。

还有太学,作为一个出现政策后,老师总是要各种上课时候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地方,这里也开设了一个货币兑换处,各种课程也都换上了相关课题。

经学课:钱币与民生与朝廷。

数学课:中兴重宝的设计重量究竟为什么是现在的数量。

律法课:新钱与新法。

经济税收课:陛下在大汉推行新钱的原因、过程、结果。

农政课:新钱对谷物价格波动的影响。

体育课:所有学生,去太学门口给学校搬新钱,报酬有钱有学分。

陛下的课:谁能三天之内找出新钱的材料配方。

卢植看着手里的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只觉得这些学生写的狗屁不通,正要去临时加课,被蔡邕拦住。

“子干,我知道你要去干什么,但是别去了。”

卢植:“为什么?”

蔡邕:“陛下大方地给太学拉来不少矿石,承诺只要三天内有能自己锻造出新钱材料的,直接毕业去盐铁司为官,现在学生们都在沉迷打铁呢,你就别去耽误他们时间了。”

卢植:“……”

行吧,反正这些学生的功课都不通过,回头他们自己额外找时间重做。

太学里的学生们为新钱上课上的卷生卷死,太学外,没法有太学专业教育的学生,也开始在记录此次事件,主动去长安街头巷尾做调研,争取让自己明年考试能押中题。

皇帝还是秦王时,个人威信就已经在长安很重了,做了皇帝,更是不一般。

负责货币替换工作的荀攸,切身感受到了皇帝个人在民间的威望。

货币的铸造是陛下和诸葛亮二人一起,带着人设计铸造而成,废了多少料,造出来的新钱有多好,荀攸一清二楚。

这样好的钱,替换差劲的旧钱,可以说是朝堂亏本倒贴天下,可由于是朝廷主导,因此哪怕是很有见识的士族、豪强,也不会那么快就跟着朝廷一起来换钱。

这就是彼此信任的问题,毕竟大家都没见过如此“慷慨”的皇帝与朝廷,谁知道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不过在荀攸找上长安本地有点名气的姓氏人家时,他才说完事,钱币都还没拿,这些人就都很识趣的主动请他留下,让人去清点家中钱币数量,上报给荀攸,好来换钱。

不管去拜访几家,大家的态度都是看见来了皇帝的人,眉头一皱,在礼貌微笑,客气请他进去,然后松口气,服服帖帖地配合荀攸干活。

要说有什么不一样,那大概就是他们在完事之后,还客客气气地问荀攸,这么主动会不会给家里孩子考试加分。

荀攸:“……旧钱换新币是大汉人人都要为的,没有加分。”

他们太识趣了,识趣地让荀攸都忍不住想,他们以前到底经历了什么。

而在百姓中间,这又是另一番景象。

当荀攸拿出新钱,说了皇帝的新政,本应该最不信任朝廷的长安黎庶,却格外地信任皇帝新政,飞快跑回家拿钱,捧着都没装满钱的陶罐过来找荀攸换钱。

看见他们如此,荀攸沉默的面孔下,内心极其震动。

每当他已经认为刘皓这个大汉皇帝足够英明神武时,就总是会出现一些新的事,让他心里又给刘皓增加一些标签。

处理完一天的事务,夜晚,点起油灯,荀攸拿出自己记录工作心得的本子,写下一句话——

君明则民化,政行则令达。

和这样一位千古未有的明君相伴,于他一起治理国家,是为人臣子莫大的幸事。

完全不知道荀攸有多少感悟的小白,过几天把人喊进了都是天子近臣的未央宫开会。

“公达,长安的新钱旧钱已经换的差不多了,我们该在全国开始换了。”

听着就巨大的工作量,连负责全国钱粮税收的戏志才都听得默默缩小存在感,荀攸却一脸正色道:“陛下说的是,为了大汉民生,此事拖不得了。”

戏志才目光慢慢看向荀彧,文若啊,你这侄子,可真是身强体健啊。

荀彧注意到了他的目光,但是并不和对方对视。

虽然荀攸的为臣理念和荀彧并不相同,但是荀彧还是为对方取得的成就而高兴。

杜畿开始进入会议正题。

“陛下想让全大汉都换成新钱,不能只是朝廷给官员发俸禄用新钱,从盐开始,还有丝帛、粮食,这些东西,凡是商人要跟官府买卖的,都该换上新钱才是。”

小白点头,目光看向钟繇:“钟卿,大汉临时货币改换律例,就交由你来拟定执行了。”

职责所在,钟繇虽然不算这些人里和皇帝亲近的,但他和皇帝作为纯纯上下级关系,彼此在干正事的时候,倒是公事公办,意外地合拍。

荀彧:“官府换钱,倒还好说,只是中间,少不得督察。”

破烂的旧钱换上好的新钱,地方官员这肯定心动得很,胆大一点的虚报谎报旧钱数字,以少换多,胆小一点的,赶紧再把现在的钱都在重新铸一些,以差换好。

“以次充好,他们要拿多的钱,可以,长安有的是新钱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