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这么费劲都让你们士族和寒门上赶着去考,怎么你们就不放弃呢?
商人们倒是想联合起来,罢工罢市抬高物价的,但是由于各地士族前车之鉴,他们想干这事,得掂量掂量,官方会不会直接和元气大伤的士族联合起来,把他们给先吞了。
在长安的商人,使劲去找门路,太高层级找不到,那就去找中层级的能说得上话的,大家以前关系还不错的。
一时之间,韦端府上来的大商人络绎不绝。
韦端来人就见,遇礼就收,但是坚决不办事,态度极其恶劣。
他是自知才能有限,皇帝上位就给他九卿之一的位置已经是很大方了,以后再过两年,自己也会混上三公养老,最后体面地退休。
韦家不少旁支子弟都已经入了朝堂和太学,他自己的孙子现在也在今年考入了太学,。韦端想想其他士族,对目前的家族现状很满意。
暂时他头疼的是以后家产分割问题,一点也不想为了商人子弟考太学的事情奔走。
他们这些长安士族,以前就自视甚高,对标的都是杨家、袁家这种家庭,商人家族,他们是真的看不上。
而且少点他们,也是为了以后子孙少点竞争,要不是怕太过分惹皇帝注意,不少人甚至都想让匠籍、军户这些,也都失去考试身份呢。
开学之后,太学之内,这三届幸运上岸的商人子弟知道这事也是陡然一惊,想一起去找祭酒杨彪,为自家以后疏通一条路来。
但是杨彪先一步,在第三届新生入学那天,就把三届学生都叫到一起,搞了个入学仪式,公开讲明这事。
首先,本来孝武皇帝在长安设立太学的时候,选拔学生的标准就是官员子弟和有钱人的子弟,这个有钱人,不包括“市籍”。
我们光武之后的洛阳太学,主要招收官员子弟和郡国举荐的学子,灵帝设立的鸿都门学虽放宽对寒门的限制,斗筲之人通过特殊才艺考核也能上,但没见过有明确商籍的。
其次,陛下恩泽,格外允许商人子弟有三年参与考试的机会,后面收回也是常理。
抓得住的都是好样的,抓不住没什么好说的,作为学校教育者,杨彪不希望有人非议陛下的仁政。
已经考进太学的,都是赶上了时代机遇的有才之人,你们更应该自豪才是。大家都是同窗,不论身份,在这里,都只是太学的学生,以后都是朝廷栋梁,他不希望太学会出现内部身份歧视这种极其不友好的事。
他在这里强调一遍,太学规章制度里,是有地域歧视、身份歧视的相关条例的。
在杨彪一番又严又慈的讲话之后,他观察到
有表情就好,不自在就说明知道自己错了。
事情已成定局,太学之内的商人子弟学生,只能是为自己的成功捏把冷汗,太惊险了!
一想到自己可能是家族以后唯一懂得知识最多的朝廷官员,这些人就深感到自己肩上担子之重,在日后的时间里,学习更是不敢有任何懈怠。
要说还有什么变化,那就是跑皇帝的课跑的更勤了,誓要让皇帝看见他们这些商人子弟的优秀。
三届考试,第一届就两个商人子弟,第二届有仨,第三届其他士族都回过味来,明白朝廷大事了,疯狂派家里人来长安,要不是官府调控物价,长安房子租金能让本地人都乐死。
因此,在今年这么卷的情况下,招生数额突破了三百,能考上的商人,却就一个。
小白看着六个商人子弟的独苗苗们,希望他们好好学,以后好好干,以及写信让家里都安分点,不然他不介意翻翻书,找出孝武皇帝的“算缗告缗”,拿来用一用。
话也说回来,孝武皇帝也是真的能折腾,什么事情翻翻书,总能找到他干过的对应方式。
就是这人下手太黑了,不管权贵、外戚、豪强、诸侯王、匈奴还是自己的百姓,他都一视同仁地下手,做最黑的那个,来黑吃黑。
做刘彻的百姓,尽吃苦了,唯一的好处,就是能看到自己阶层之上的其他人也能跟自己一样随时朝不保夕,在这个角度上大家也能做到相对公平。
如此没有道德的皇帝,小白看看就得了,他还是很爱护大汉良民的。
这么想着,在下课之后,小白把荀攸单独提走,杨修跟在周围给他们隔绝其他人。
三人在钟楼周边散步,小白指着钟楼夸到:“公达,你虽声名不显,但建钟楼时,你的统筹之能,朕都看在眼里。队里有任何矛盾和不忿,你都能三言两语化解。如此才能,在太学,是有些浪费你的时间了。”
落后一步在皇帝左侧的荀攸谨慎回道:“陛下,既然学生参与了钟楼建设,那这便都是学生分内之事。”
“不用这么紧张,朕只是给公达找个活干,以后毕业给你照发凭证。不乐意去,你就继续读书,过两年在出来就是了。”
小白有时候不是很理解一些臣子对自己过于谨慎的态度。
“前些年大汉都很乱,朕继位之后天下也很乱,这市面上的钱币,已经开始杂乱了。朕有意重铸天下钱币,恢复百姓民生。如此重担,交给别人,朕不放心。”
荀攸心跳了一下,他完全没想到,皇帝要给他的活,这么大。
“陛下……”
您就这么放心我?
我的才能就这么让您能忽视我的身份?
原来在您眼里我是如此大才?
短短一息之间,荀攸暗自里就想了不少的内容,最后他问道:“陛下,您有钱吗?”
重整天下的货币来恢复经济,这是一个大活,前提是朝廷得有钱有兵。
而且皇帝很明显是要打击地方铸私钱,这就更要长安有钱了。
小白欣慰道:“朕就知道公达你心向大汉。快去收拾东西,随朕出太学,朕带你去看点好玩的!”
-小剧场-
小白:刘彻这猪太黑了,关键是搞了境内境外各阶层那么多的钱,他除了必要的军费开支和其他行政、救灾什么的,剩下的都自己用了。
阿飘刘彻:你用用我的方式,真的很好用的,来钱特别快!
东汉阿飘们一言难尽的眼神看向刘彻,然后还是秀儿顶着压力出来,表示:我们这一脉和你们西汉不一样,是能出仁君的。这么个圣君苗子,希望武帝您高抬贵手。
阿飘刘彻:你什么意思,我仁是差了点,难道就不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