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毕岚(2 / 2)

小白眼神看向周围众人,轻吸口气,正色道:“秦王宫中,不论匠人农人,宫女、宦官,只有有才者,尽管一展才能,报与曲正。我大汉子民有才,朕必不会教你们埋没!”

天子的话掷地有声,像一把锤子,重重锤在众人心头。

不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要对大汉有功者,皆能得天子青眼,金银财宝,入朝为官,皆有可能。

毕岚不再犹豫,俯首一拜。

“臣蒙陛下天恩垂鉴,发明微末之技竟得圣心嘉许,诚惶诚恐,叩谢天恩!”

再拜。

“臣必当精研百工之技,制耒耜以利农桑,造器械以强军备,竭尽驽钝以报陛下!”

要再拜之时,小白拦住了他。

“毕爱卿,你对朕的心意,朕已经知晓。不浪费时间了,太学朕和学生们正在筹建钟楼,你随朕去一趟太学,看看我们的钟楼结构。”

回首看了眼刘辩和唐姬:“兄长,大嫂,我先带着毕岚走了,替我跟伯和说一声,下次来秦王宫,我给你们带份大礼物。”

刘辩高高兴兴道:“什么大礼,我的是不是最大的!”

唐姬一把拉住刘辩,对着小白温柔一笑:“伯和听了,怕是放下诊脉,也要眼巴巴整日盼着陛下来了。”

辞别兄嫂,小白带着毕岚直奔长安太学。

他可是以身作则的究极守序者,和以前那些经常冒充自己姐夫出宫玩的皇帝不一样,要是长安城门关了,他是绝不会动用皇帝之权让守城官员开城门的。

好在现在也就六月,太阳在大汉的时间越来越长,白天的时间足够他回到城内了。

太学,施工队都已经结束今天的干活,杨修也拍掉身上的泥灰,准备跟老父亲杨彪回家去。

就在这时,只听得马蹄阵阵,并且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

太学里头是不准骑马的,是以听到骑马声,所有人顺着声音看去,要搞清楚谁这么猖狂。

看清楚人以后,杨修立刻抛弃老父亲,上前一步,在皇帝一提缰绳勒住马时往边上一站。

“臣就说何人敢在太学纵马,原来是陛下。能让陛下出城又回来,日暮也要来太学,想必定有要事!”

说完,杨修转身,对着边上已经不多的太学生高声道:“今天晚些下工,把大家都喊过来,再拿些灯来!”

杨彪:“……”

不是很习惯自己儿子变成一个这么忠心皇帝的跟班。

杨修想起来自己爹还在旁边,及时打了个补丁:“父亲,你且回家休息吧,这里有我。”

杨彪不得不提醒他:“你不是太学学官。”

你的身份也就一陛下身边的侍郎,没有任何权利干预太学事务,管太学生,你是没资格又没资历。

能让你这么管,你真以为是自己才气通天啊,那是通“天子”!

闻声赶过来的蔡邕一把拉走杨彪,“文先,走吧,回家吧,钟楼是陛下带着学生们的实践课,德祖是贴身侍奉陛下,他的职责所在就是照顾陛下。”

被拉走的杨彪:“……”

不,他的职责,只是给皇帝写诏书、传诏书的,不是照顾皇帝。

小白对着两个老人一挥手:“蔡公、杨公,夏日炎炎,别热着了。”

带着毕岚先看了一下他们现在的工程进度,在带他去旁边的临时棚子,给毕岚看他们设计图纸。

看见设计图纸的毕岚双眼放光,不需要小白多说,自己低下头,眼睛都快贴着看了。

小白则是给学生们介绍这位新出炉的大汉发明家毕岚,等他把图纸都看完,才道:“内部齿轮用金属的最为稳固,只是朕以后要在大汉每座城都建一栋,大汉的金肯定是不够用的。

上好的硬木也颇为靡费,用木造……”

朝臣会抓住难得的机会,摩拳擦掌,一人起码三本奏章地给他上谏言。

毕岚思索一番,道:“秦王宫有瓷窑,那里臣也曾去打过下手。要重量,可以用实心陶,要轻的,可以用空心陶。若是零件损坏,陶也可好替之。”

这辈子又穷又忙的小白拍掌夸道:“很好,秦王宫的,就用陶来做零件,回去之后,你负责监制,我们试验看看。”

毕岚被夸得嘴角下不去,又拿起一张图纸,问道:“钟楼内部的零件没有遮挡,日久生灰,为什么我们不把它再加几个机关,给藏起来呢?”

小白道:“放在外面,是为了让所有来钟楼的学生,进去后都能一眼见到其中的机械之美。至于生灰问题,派人三日一打扫便是了。”

太学学生以后会越来越多的,这么多人,校规再写多点,不愁没人干活。

毕岚按图纸在自己脑中搭建出一个运转的钟楼内部,呼吸都重了几分。

陛下说的没错,所有进去钟楼里的学生,只要一抬头,看见这些漂亮至极的齿轮,谁能不迷糊?

不错,这便是机械之美!

“不过你要是有新的想法,回头秦王宫的钟楼,你可以加上。”

毕岚继续看图纸。

“陛下,今日您与我言说的水利灌溉,亦可以造个水利钟楼,以水利驱动之,只要定制检修即可……”

“我大汉是礼仪之邦,报时装置这里,可以用不同的大小金属,每一时的报时之音都不相同,以合礼制……”

“陛下,臣认为,这钟楼之内,还可以再加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