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看的明白的人,每每想到这些,都会心里怒骂董卓。
要不是他先屠袁家,又灭杨家,一个人干灭两个大汉顶级世家,打开了屠戮世家的大门,让天下人看见了士族也会被刀杀死,现在士族的局面也不会变成如此形势。
再加上皇帝和杨修搞的舆论攻势,直接光明正大离间士族与寒门、大汉忠臣,士族因为勾结袁绍谋逆叛乱被处决流放,数量更多的寒门都没几个帮他们说话的。
说来说去,这一切都怪董卓!
第二届的太学生们还没选主修的课,已经选了主修课程的第一届学生们,都针对这几条律例议论纷纷。
朝廷的直接用意,大家都明白,不会有谁那么没眼色地直接说出来,因此大家讨论的,都是律例课上是否会有相关的分析作业,大家都准备从什么方向去写文章,会不会纳入今年第三届的太学考……
荀攸叹口气,心里开始琢磨,皇帝休息个两三年,彻底消化了关东大片地区之后,要对哪些地方动手。
凉州?江东?还是益州?
算了,不想了,那都是荀彧和杜畿这些大汉全新的权力核心需要考虑的,和自己毫无关系。
话说回来,算算皇帝的年纪,再比较一下大汉的情况,他登基才四年时间,就已经拿下大半北方地区,把朝堂都换成自己的人,肉眼可见的天下会即将安稳。
有这样的君王,实在是大汉之幸。
是皇帝潜水事业粉的荀攸就这么继续默默读书去了,然后,就撞上了带着杨修又没事干的天子。
不对,天子从来都是有事的,天子的事,怎么能是无所事事呢!
这么想着,荀攸缓步走上去,在十步之外停住,恭敬地行礼。
“学生荀攸,见过陛下。”
陛下的仁慈规矩,在学校里都是师生,大家都只以师徒同窗行礼即可。
小白头也没回道:“是公达啊。上次税收计算的课,你制定算法很有趣。”
荀攸谦虚道:“只是突发奇想,不曾想陛下亲自看了作业。”
皇帝是很忙的,为了避免被一些垃圾信息污染大脑,就算是交给他的作业,除非是实实在在的种植作业,其他的都会让杨修先检阅一遍。
“公达,你说,在这里,给太学建一个钟楼,如何?”
荀攸顿住,虚心问到:“陛下,何为钟楼?”
太学不缺建筑,皇帝也不是爱大兴土木的人,所以要建个楼,肯定是有大用。
小白收回在荀攸身上的目光,看向面前的土地,说:“把时间数字化,让时间更加清楚,你们在太学内的学习更有规划。”
荀攸心想,太学的学生们,已经很有学习规划了,于是张嘴说到:“陛下天纵圣聪,时刻惦念太学的学习计划。每领圣训,总叫学生们新生惭愧。”
小白就当没听见这话。文若的这个堂侄,看着是个可靠的成年人,在太学学习也很认真,但是有事没事张口就夸的能力,有点过分了。
杨修贴心道:“陛下要为学子而建楼,不如让公达去叫学生来,共同计划?”
正常来说,皇帝要办个这种小事,直接决定了就可以。
但他们皇帝不一样,他更喜欢白嫖。
于是荀攸就听见皇帝说道:“公达,去喊没课的学生来,大汉钟楼建设教学,半个时辰后开课。
上课者,一学分,参与后续建设计划者,朕来亲自打分。”
荀攸附身一拜:“学生领命。”
时间紧迫,在面积不小的太学里,荀攸也顾不得形象了,路上看见同学就先通知他们,然后让他们分别去教室和校舍通知其他学生,务必保证半个时辰后,没课的人都能去到皇帝身边。
一来是为了不让皇帝没有学生,二来免得没收到消息者后面会引发学生内部不和。
不到两刻钟的时间,一百多没课的学生就赶往了皇帝身边,大部分都揣着小笔记本,而且很熟练地搬来了几张桌子,还有人拿了胡凳、纸张、笔墨,还有拿水壶和水杯。
大家熟练地在户外架起场子,把纸铺好,规矩地在边上席地而坐,听着皇帝对着一处空地,说要在这里建一个不用人力驱动,但能准点报时的东西。
一开始大家都很激动,但是在皇帝开始说什么机械运动之后,虽然没人离场,但是还能听着兴奋的,已经少了一些,在皇帝开始画图纸后,能对着他的图纸说出个一二三的,人又少了一些。
听得懂天子要做什么的学生,这会儿各个都很激动,看图纸和皇帝的眼睛都发着光一样。
实在没有数理天分,专修五经和律法的学子也还在坚强听着,他们不会让自己错过任何皇帝重视的事!
小白看大家都这么表现良好,欣慰让能听懂的参与图纸设计,还大方地给听不懂的也布置了任务。
没天分没关系,有学分就够了。
来干活,参与建设,他给学分!
长安的荀府,因荀爽已经退休回家,所以这里被皇帝赐给了荀彧做住宅。
难得休沐的荀彧,正在招待有两年没见的朋友。
“奉孝、志才,我们也有两年多未见了,你们可还好?”
他举杯倒酒,亲自把酒递给友人,友人们也毫不避讳地接过,三人举杯,一饮而尽。
两个年轻人风尘仆仆而来,哪怕现在还是白身,对已经是天子近臣的荀彧也并无太多惶恐之情。
戏志才回味着酒香,贺道:“恭喜文若为天子近臣,让我有福,喝到了如此佳酿。”
荀彧淡淡一笑:“陛下还是秦王时酿的,去岁赠与我,做生辰礼。”
戏志才:“……再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