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犹豫,小白叹息道:“天下儒门,首推弘农杨氏。杨公要袖手,坐视伪学横行乎?”
杨彪道:“殿下,如今还天下纷乱……”
小白打断他:“孤知公心系汉室,不过半年,关东联军就会土崩瓦解,待到长沙太守攻入洛阳,盖将军在西边夹击董卓,关西与关中重回汉室,那时迎回洛阳百官,待到宗正刘虞回京,在长安继位之后,即可重立太学。”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已经选择来长安的杨彪也不再犹豫。
“若今年一切皆如殿下所言,诛董讨逆,联军撤退,百官来长安, 那时殿下重立太学,吾自当依君之言,为孔孟正身。”
如果年幼的刘皓能顺利登基,把关西和关中都拿回手里,那现在声望极高但是家族后盾全没了的杨彪,就跟他一起来完成这次儒门改革。
秦王稚嫩的脸上露出微笑,“那杨公可以现在开始准备编纂新的太学教材了。”
不曾出声的韦端和杜畿这时也都开口,你一言我一语,请杨彪重新坐下,进行一番他们士人的寒暄。
注意到有视线看向自己,小白抬眸,和杨彪身边的小孩对视上,小孩不躲不避,对着他矜持一拜。
多年以后,彻底摒弃家传儒学,直接弃儒学法的杨修,还经常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长安见秦王的那个时刻。
后来的他问皇帝,如果父亲没有赞同秦王改革儒学的计划,他会有什么预案。
年轻的皇帝笑着说道:“德祖,于国于民无用的玩意,在资源有限的大汉,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而现在,跟着父亲留在长安的杨修,和父亲一起,住进了秦王的秦王宫。
秦王宫在长安城外西北边,这里原本也只是一处废弃行宫,经过修缮一番,秦王带着士兵住了进来。
并不奢华的秦王宫里,除了士兵,就是他自己教导过的农人和匠人,这些人不识儒,不懂礼,但知算术,晓农桑,长安城外,放眼望去青翠的农地和高大的水车,都是出自他们手。
加入秦王阵营后,他也知晓了不少事。
比如现在秦王在长安就有成立司农寺,杜畿除了是长安京兆府的功曹,也是这司农寺除了秦王以外的负责人。
这里都是秦王花了无数心血和时间培育出来的结果,每一年,长安的士族和百姓都倚仗秦王的种子来过活,在天下混乱的今日,长安还能依照汉律,法度严明地收税,离不开秦王的努力。
而等到秦王拿回洛阳,这些种子和司农寺培养出来懂得耕作的农人,就会被他派往洛阳,让洛阳百姓也能种上这里的种子。
自然,跟着而来的,就是重新量地,农人无地,就为秦王种地。
由于弘农杨氏老家已经没什么人了,族人都被屠戮就算还有不少佃农,现在也无法管理。
考虑到杨彪本身的声望和他现在加入了自己团队,杜畿也没提要买地的话,只是带着杨彪去参观了一番秦王的田庄。
“郭汜的军队劫掠弘农,除了杨氏,其他大族家中也有被劫的。现在弘农大户都没粮了,今年百姓家中余粮也不多,又怕收成不好……畿想请您安抚乡里。”
话很好听,但是杨彪能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要重新给弘农粮地,统计人口,赈灾,推行新种子。
尤其是现在,弘农杨氏有地无人,除了杨彪家中的地,其他族人的地那都是荒着的,就是有佃农,也耕作不多。
而买人,现在杨氏就这么几个人,也没有足够的人管。
在杜畿和杨彪互相往来之下,两人达成协议。
杨彪同意杜畿带人去“代管”杨氏荒废土地,那些族人的佃农也自动成为司农寺或者秦王的人,产量五五分,杨彪拿成果,地实和大量佃农实际上归秦王。
杨彪会回乡一趟,公开为秦王的“代管”站台,并且为秦王的种子站台,秦王还会拨给他一些粮食,让他带回去赈济弘农百姓和被劫掠的中小士族,让弘农那边知道,就算杨家没几个人,现在也还在长安有靠山,警示他们勿起歪心思。
虽然一下把家业卖了大半,但是不答应不行。
这年头,什么都没有人重要,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更是无法相信。杨氏现在有血缘的族人就杨彪身边这么几个,就靠这么几个人,他们根本无法保住弘农的家业。
比起小白这边的宽厚,弘农其他人家还有董卓、甚至关东联军的人,谁要是掌权了,都是第一时间把弘农杨氏原本的资源全都吃了。
忙着这事的杨彪最近都在和杜畿满长安跑,除了看秦王不同农庄,也是去其他长安士族家中打听打听,大家到底为什么非秦王的种子不可。
年纪和秦王差不多大的杨修就暂时跟着秦王,既是杨家的表态,也是秦王给杨家的优待。
杨修牢记后面自己父亲要干的事,跟在秦王身边,一开始就只是跟着,耳朵听,眼睛看,什么别的都不多做。
后面每天看秦王早起晚归,习剑、打坐,不是视察农田就是去和匠人混在一起谈笑风生,摸清楚秦王本身脾气很好之后,他开始发力了。
“殿下,我近日读《春秋》,知‘郑伯克段于鄢’一事,殿下认为左氏与公羊之解孰优?”
差不多就是仗着自己现在年纪还小,有事没事以请教之名来一段。也不为别的,就是看看小白到底读了多少书,以及提前来帮他爹看看以后编纂教书选择什么方向。
“《春秋》大义在‘正名’,不在章句之争。”小白压根不管他提问,淡定往他手里塞一把剑,“学文不可废武。希望以后遇上刺杀,你还能拔剑,不用我来护你。”
杨修接了剑,暂时闭了嘴,跟在小白旁边一起练,没一会,冷不丁又道:“昔光武中兴,倚仗南阳豪族;殿下治关中,可知韦、杜二姓可比袁氏否?”
虽然韦、杜不是董卓口中挟持秦王之人,但是至少在长安这里,其他人算是被秦王收拾的服服帖帖,韦、杜二族在秦王麾下,比起外边其他人,他们确实过得够舒服,平白无故就天降秦王大礼包。
当然,杨修不是嫉妒,也不是忌惮,只是想摸清楚秦王对韦、杜是什么态度。
小白挥着剑,头也不回道:“光武空有云台二十八将,我却只要‘长安二十八农官’就可以。”
攀附什么豪强,我这方面不学董卓就不错了。
“再多嘴,等以后太学重新立了,我就罚你就给我写一篇《告天下邪儒书》,我贴到全大汉去。”
杨修顿住,想说,又不能说,憋屈至极。
半晌,他还是傲气占了上风,小声说道:“您要是真敢在全大汉张贴,我杨修就敢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