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 > 第95章 番外:地下阿飘们二

第95章 番外:地下阿飘们二(2 / 2)

不许片刻,从弟子到老师,你一言我一语的都已经能凑够一篇全新的《秦法论》了,只恨他们是阿飘,不能现场给太子小白传学。

滑头的赵高为了避免太子语出惊人,自己被皇帝收拾,后面的过程都是只念秦法啊,多的感想一点都不肯多说。

为此,太子小白在日常听完他念的秦法后,就会去找李斯讨论。

韩非开始给李斯点蜡了,尤其是看见李斯还在为太子尊敬、亲近自己而高兴时。

我愚蠢的师弟啊,你还在为自己受太子亲赖而高兴呢,你知道你要面对什么赵高都不想面对的局面吗?

李斯不是个会飘的个性,对着太子其实也挺谨慎,但是架不住太子小白能瞬间“口出狂言”啊。

【法律如此严苛,并且要时刻注意法律不能触犯,庶民贫贱,无需尊礼,为何他们要尊法?如此严苛之法,又能给庶民带来什么?】

【那么多的连坐制度,如果大秦子民自己遵守律法也随时都能因为他人连坐而受刑罚,遵守与违反都一样,怎么会有人遵守?

不遵守就会受惩,百姓愈加不满,再以更严苛的律罚压之,直到全大秦都是犯人?】

墨子听闻,直接拍掌称快。

“不错!严苛之法,能为庶民带来什么?什么都带来不了,还只会让庶民受到欺压,如此之法,为何要守?”

孔子的一个弟子也道:“礼不下庶人,是为了庶人好,让他们无需因礼而让生活贫困。但这秦法,刑专虐庶人,也是罕见。”

商鞅反驳道:“但是大秦强盛了,一统天下了。”

荀子问他:“那之后呢?还依然遵守此法,不就如同太子小白所说,天下间都是你们大秦的犯人了?”

有人听笑了,乐道:“哪有一个国家都是犯人的,这国不成国啊。”

一时之间,地下充满了阿飘们一起骂法家的欢快气息。

地下的诸多法家阿飘们:虽然秦法是稍微严苛了一点,但是殿下,它集权啊!

你要不要想想您的身份是大秦太子,站在你太子的身份想一想问题啊!

李斯不是很想回答太子这个问题,但是太子不放过他。

【李廷尉乃是荀子高徒,我大秦廷尉,没有人比你更懂我大秦律法了。】

看着拍桌的小孩,被cue到的荀子沉默了。

能说吗,其实我的徒弟很多,李斯还算不上高徒,只是他现在混的最好罢了。

韩非默默举手:“我觉得我也是老师的高徒,我比李斯更懂大秦律法。”

或者说,所有国家律法他都研究过,他觉得自己真的比李斯懂。

商鞅按下他的手:“我觉得我最懂。”

总之,李斯和太子小白的论法暂时告一段落,直到三天之后,李斯在章台宫的高层小朝会上,说自己与太子论法有所感悟。

阿飘荀子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李斯:“臣请陛下收天下书,焚烧《诗经》、《尚书》及诸子百家之书,民间不得藏书,以法令为师,使天下无法以古非今!”

糟糕的是,皇帝没有驳斥,反而开始思考起这事的可行性,这让诸子百家的阿飘们都是眼前一黑,顷刻间地下舆论哗然。

作为知名教育家的孔子脸色一变,呵斥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大秦,比蛮夷还蛮夷啊!

孟子点头深表赞同,甚至态度激进:“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如果秦始皇驳斥李斯的建议还好,但他看上去居然还很心动。嬴政和李斯这样独夫,就是桀纣,杀了吧,动手都没有半点道德包袱和舆论压力。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今又加一患——愚者不得学!”墨子深恨自己手里没见剑,有的话他真的要第一时间出手了。

一向不怎么说话的老子都开了口,“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这秦法越严,反抗越烈,亡秦之日,近在眼前。

荀子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真想立即把李斯逐出师门,表示自己和李斯没有半点关系。

但是自己是被小白认证的李斯老师,这会儿逐出师门也没用,于是他赶紧开口道:“李斯者,陋儒也!师申商之术,而不知其蔽!”

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当场反驳:“他是师申商之术,可却算不得儒。”

注意点,你荀况算不算儒,我们内部都有意见呢,但是你这弟子,妥妥的绝对不是儒。

被一起连着骂的申不害和商鞅:……

既然骂都骂了,那李斯,你赶紧劝皇帝在天下收书吧。

商鞅表示:“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而不殆。当然,还是要留一些农战之说的。”

申不害和韩非一起点头。

管仲天天和齐桓公混在一起,学派这边,他们仨就是全新的地下法家三巨头。

作为忠实的法家人,他们仨确实都认为百家学说干扰法令统一,必须清除,百姓“愚而知法”更利统治。

不止是诸子百家这边吵得凶,不同国家的君臣,甚至老嬴家自己内部,其实都有不同意见。

认为收书这事太激进,也不利于国家人才培养的,大有人在。

羡慕嬴政有能臣来提收书这事的君王也不少,大家多少都被诸子百家的喷过,是真的有恨在。

地下议论声不休,但是在看见太子小白站起来后,阿飘们和大秦官员一起,收敛声音,等着看他要说什么。

他的第一句话是【我不赞同】。

对此,除法以外的诸子百家都很是欣慰。

虽然大秦这统一天下之后看上去很不做人,但是好在有个很有明君之相的太子在。

阿飘们静静等着,期待目光看着他,等着他辩李斯,谏君父。

只见太子小白直视嬴政,目光坚定。

【以后我继位了,直接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