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越人(2 / 2)

张良回头,给了项籍一个警告的眼神,让他安静干活。

柔软的丝绸很漂亮,但是君长兴趣不大,直接问道:“你们有多少盐?怎么卖?”

盐这样的东西,只要别贵上天,有多少,他都要多少。

“盐四百斤。”

虽然不多,但是君长立刻开价:“一对象牙,加一对犀角。”

来百越做生意的中原人也有,这些在百越并不值钱的犀角、象牙、玳瑁,是中原人很是追捧的高价货,君长知道中原人喜欢这些。

他小的时候,正是中原战乱不休的时候,但是南下的中原人不多。也就是这两年,中原只有一个大秦了,和他们相邻的南边突然多了不少劳改犯和家族,商人这才又多了起来。

“我给的价格很高,以后你有盐,都尽管拿来我的扬越部落。”

他们扬越部落在闽越西边,南越、西瓯北边,依靠赣江和生活,但是地处内陆,缺盐,作为部落首领,为了部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搂资源的机会。

张良也跟着太子出门,做过不少生意了,知道这时候不能满口答应,得先面带难色地表示一番,然后转身去和小白沟通,当着这些越人的面,用他们能听懂得一点的中原说话,拉扯一番,最后得小白点头,他才又去和部落首领沟通。

张良一脸的为难:“君长,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继续做生意的,我们的货物也不止盐,除了象牙这些,我们还准备换一些药材……”

君长思索片刻:“那就象牙减一只,犀角减一只,你缺什么药材跟我说,我让人去采,所有的货物都由我买了,你不需要去别的地方做生意。”

张良见他如此有诚意,也换上一副欣喜的表情。

“那这样倒是省了我们在跑商的功夫了!”

他拿出早已画好的药材图鉴,东西很多,灵芝、黄精、茯苓、三七、何首乌、石斛、金银花……

又细细和君长沟通了一番不同药材可以卖的数量之后,两边终于达成了贸易协议,张良这次手上的盐和丝绸都卖给这个部落,部落除了给他奢侈品,还给他提供大量药材,只是药材部落里也不是现成就有,等个几天,他们出去采齐大家就来交付。

晚上,为了稳定的食盐,君长一家招待了他们。

小部落生产力有限,不年不节的也不会开宴会,由首领亲自招待已经是不得了的待遇了。

大家一起聊天,才知道这君长是名叫宋雄。

“宋”这个姓氏,不一定和中原相关,可能只是本地话的音译,但是首领说起自己名“雄”,却是正经的中原人取名方式。

张良好奇:“君主从前莫非也是越国大族?”

宋雄摇头:“祖上和越人贵族结过亲罢了,不是什么越国大族。”

张良遗憾道:“我见君长绾着发,言行举止与此地很是不同,以为君长是南下公卿之后。”

宋雄笑了起来,他知道张良是在夸他,他也喜欢张良的这个夸赞,“我不过是幼时被父亲带着去见了吴县令,这名字,是他给我取的,说看见我打小就身子健壮,以后长大说不得能成为部落英雄首领。”

小白知道他说的是谁了,番县县令吴芮,番阳百越人,在那个穷地方,也兢兢业业做县令,带着县里搞农业,搞灌溉,很得民心。

张良不着痕迹地亮起了眼睛。

又是尊敬吴芮,又喜欢自己的中原名,还会中原礼仪,梳着中原头发,可见是个心里仰慕中原文化的。

他虽然年纪轻轻都跟着太子在大秦东南西北的跑,但是去咸阳之前,他可是被家里正经送去学过礼的,后来在咸阳的有限时间里,蹭着太子的教育资源,多少学派的名师教学他都跟着一起学过啊。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小白等人安静在部落里住下,等着这个扬越部落凑齐他们要交换货物的物资,而张良则是每天出门,去和部落首领宋雄一起聊天,从前的越国与六国往事,中原的礼仪、物品,现在咸阳城的繁华。

他的知识储备和个人素养,让宋雄对他越发敬重,甚至想以他自己的现在的所有钱财为束修,求张良留下来,做他八岁长子的老师。

张良以家族命令为借口,很是抱歉的拒绝了宋雄的聘请。

谢谢你的看重了,兄弟,但我已经有主家了,你开不起比他更高的价格。

宋雄虽然被拒绝了,但他本来就对张良的拒绝有有准备,因此也不伤心,还更加礼待张良。

张良深受感动,然后说:“我的才学不过一般,君长若真想让孩子也学中原的礼仪,为何不把孩子送去大秦呢?”

宋雄也很吃惊:“送去大秦?”

张良谆谆劝导:“您不是普通人,是杨越部落的首领,又和番县县令吴芮有父辈的交情,为何不修书一封给吴县令,说您和杨越部落仰慕中原礼仪之邦,想让未来的部落首领也学习中原礼仪,求他引荐一番呢?”

见宋雄皱眉,张良又说道:“只是仰慕中原礼仪,不是您的部落要并入大秦,也不是给大秦做藩属,只是想为儿子求学而已,况且您还会付束修给大秦。”

有些心动,但还是没下定决心:“这能行吗?而且我儿才八岁,这个年纪离了家,我担心他。”

张良露出不赞同的眼神:“君长,孩子学习要趁早,您想让孩子学得好,就得让他吃这个苦。”

宋雄被张良这神色给震住了,不由得看着他点头。

他也觉得张良这话说的有道理,自己这忙前忙后的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儿子。儿子想要教育资源,吃点苦也是应该的,学习又不是享乐,哪有不吃苦头的。

“况且孩子去大秦,又不是去咸阳,吴县令在番县也要管百姓教化之道,孩子最大的可能,应当是去番县,吴县令那里学习。你家跟吴县令是故交,送孩子北上去番县,君长又担心什么呢?”

宋雄被张良说服了,并且还激起了鸡娃之心。

于是他泪眼汪汪牵着张良的手:“张先生,能否请您代我写一封信?”

为什么现在的他和吴芮没有交情呢?

除了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以外,他不识秦字,无法定期写信联络感情,才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