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可以修筑,但不着急。】
小白另有一个方案。
【蒙恬北上,退了匈奴是早晚的事,那些之前迁到北地的六国大族,不可再继续往北迁了,以防止他们勾结匈奴。不过也可以开恩,协助修建长城、或是教化百姓有功者,可以封他们回咸阳做官。】
回原籍,五十年之内是别想了,但是可以从农牧交汇区回中原农业区,还能和大秦化解恩怨,来出仕做官。
嬴政大气道:“若是他们肯为大秦付出心血,大秦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们。”
从泰山封禅回来的嬴政,做起皇帝来,底气足的很。
这些年一开始倒也有些叛乱之事,但随着大秦改法和扶苏出巡的名声越传越广,地方上的很多矛盾,已经从秦和六国的矛盾,变成了当地良民和不做人的官吏的矛盾。
让当地人就等着扶苏去解决呢,路上一片人拦着扶苏跪地告状的都有。
在扶苏卖力干活以及小白花钱雇佣的行商吹捧之下,大秦这些年说不上海清河晏,但是起码没让嬴政遇上过什么恼火的叛逆和刺杀。
虽然没遇上刺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嬴政下了泰山后就决心在咸阳做宅男了,不出门就自然遇不上什么刺杀。
【那边的土地气候定然不同,将士就算是安定下来屯田,也得规划好屯什么田,怎么聚集,如何防卫。
我随蒙将军去,看看怎么发展边城,至于蒙将军北上的士兵,三十万太多,十五万即可。】
想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收复,迁人是必须的,但一下迁这么多,问题也很大。
【王离训练的重甲骑兵,墨家弟子们这些年研究的手弩、弩车和刀剑,利器远超从前,对敌用不上那么多人。】
他和墨家弟子们联合研究的武器,那可不是只能用来看的。
等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让蒙恬北上时候能少用大秦百姓去填,现在也到了这些东西出场的时候了。
【等拿下河套,把那里发展起来了,日后再迁,百姓也会更愿意些,一如现在的淮阴。】
过去的淮阴水平一般,但是这七年在小白的大力发展之下,是东边第一个能生产纸张的城市,水网商路开始走商船,简易码头也修上了,官府还会组织当地乡民修自己家乡的小型水利工程。
这些都也就罢了,关键是因为太子年年都去,当地人因为出了一个韩信,淮阴人已经都是太子人了,税收和徭役公开公正的很。
若有欺瞒的,淮阴人的告状途径五花八门,可以告郡里,也可以告韩氏村,告韩信母亲,等着太子来告太子……
在这样多种申诉渠道的加持下,淮阴的吏治是大秦都出了名的好,这些年搬去淮阴的小家族和文化人都多了不少。
【胶东是大秦向外界昭示大秦不好糊弄的证明,淮阴是大秦有意好好治理天下的表现,以后的河套边城,也会是大秦北方利剑的剑鞘。
长城不着急修,我大秦的剑,也需要磨砺。】
能花小钱办大事,嬴政自然不会拒绝,而且他喜欢小白这个说法。
“那就听你的,十五万人,让蒙恬带着你一起北上,给我大秦的利剑,铸造剑鞘。”
哄好了嬴政,小白没回离宫,而是骑马去了咸阳城。
张良、韩信、陈平、蒯彻都住在城里,就张良家世最好,刚来咸阳的时候就花钱买了房,为了方便工作,其他三人都是在张良这里蹭住。
张良和韩信无需多说,都是小白过了明路的侍读,小白在哪儿他们就在哪儿的那种。
陈平之前都在太原为小白打理产业园,自从那边培训的百姓彻底出师,地方有了墨窑这个产业,原本的太原园区依旧在出产钢铁、钱币和各类全新发明,日常步入正轨后,他安顿好家里,也在大秦四年底奔赴淮阴。
蒯彻则是因为他也不干别的内务,都是给太子做幕僚,因此鲁辛和韦苌还在淮阴郡继续发展的时候,他就被带来了咸阳。
小白到了张良家,门房见了他立刻开门牵马,迎他进去。
里头张良坐在屋子里看书,陈平和蒯彻下棋,坐看院里韩信练枪法。
不愧是太子亲自教出来的,韩信一杆红缨枪在手,舞的矫若游龙,他不止手上功夫会舞,还会把枪尖插入地下,飞身侧着踩棍而上,反跳离开,然后投出背上另一柄枪。
四把枪都投出去,这插入地下的枪就是他的领域,他踩枪灵活飞身越过,手一伸就收枪回背,手上再拿一杆主要用的枪,上挑下放戳个不停,花里胡哨,看得人眼花缭乱。
但是,坐看韩信练枪的三人还是有疑问:他们也不是没有看过太子教导韩信练枪,也没见太子自己这么教啊,到底韩信怎么领悟的?
小白一进来,韩信立刻收枪,蒯彻和陈平也不下棋了,张良放下手里的书,五人一起坐回屋内。
【你们准备准备,下个月我们随蒙恬北上。】
一听这话,蒯彻心里就有了猜测,“皇帝要对北边的胡人用兵了?”
小白点头,简单说了一下今日朝会的事。
作为太子团队的人,他们自然是对蒙恬北上一事早有准备,这会都在思考过去以后安置军民的预案。
【退敌是蒙恬的事,韩信,你要是愿意上战场的话,我让蒙恬给你带一支兵。至于我,是过去安顿大秦子民的。】
皇帝任命蒙恬驱胡,他是最高军事行动负责人,韩信想一上来就做执掌军队的将军,没可能,小白再信任他,他也得自己先在蒙恬手底下展露一番本领先。
没办法,大秦的名将,那是真的多,想让年轻的韩信执掌三军,就算小白是皇帝,也得顶着前朝所有人的压力力排众议。
太麻烦了,除非是大秦没几个能用的将,否则这么干不合适。
这个韩信是跟在小白身边养了好几年,母亲也耳提面命让他多长些心眼的韩信,虽然比起其他长处,情商还是拉胯,但好歹能听得懂一些政局上的事,明白小白的意思。
“我今年也已经十七岁了。”
韩信做了决定。
“殿下,您承诺我的‘白龙吟’战甲,可以给我了!”
当初在泰山上,他和太子就有约定,太子为他铸造一套无双战甲,他为太子带来胜利。
现在五年之期已到,该是他韩信上战场展露风采,踩下所有战国名将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