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回答!
在张良心累还张着耳朵听课的时候,李斯今天的讲课也结束了。
走之前,李斯还给小白透了个新消息。
“齐地那边,阴阳家的邹雄带着儿子邹恪一起来了咸阳,他们来奔我大秦,陛下也有意接见,三日后要带着太子一起呢。”
【邹家?】
小白觉得颇为亲切。
李斯于是忍不住笑了,“他们第一个到的,陛下很满意。”
别管人家是不是第一个进咸阳的,总之,人家是除了秦墨以外,第一个给大秦投诚的,本就对阴阳家学说有兴趣的嬴政更是满意,想拉着小白一起和人交流。
有小白在,嬴政觉得安心。
小白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就阴阳家吗?】
李斯:“墨家倒也有人入秦,只是楚墨和齐墨撞上了,事关修史,两边似有联合之意。儒家学生遍布天下,来秦的人也不少,只是大秦朝堂也有儒生。
别的,不成气候。”
张良听明白了,百家中人,除了阴阳家是高级家学,学生很少,别的那都是门派越大,学生越多,自己内部要整合就不少。
就说儒家吧,大秦也有不少儒生官员的,只是高官不多而已,现在大秦想要修史书,太史局是总负责单位,李斯是负责人,大秦内部的儒生官员也觉得这事儿是自己的专场,他们自己都还想掺和呢,更别说帮着外面儒生了。
名家这种小门小派的,可以不用提,修史书这种事,他们掺和不了。
只是张良一想起李斯这人以前也是学儒的,再看李斯现在这副看儒家笑话的摸样,默默心里给儒家挂上了几个字——师门不幸。
课上完李斯就要办公去了,小白带着张良走,路上张良也跃跃欲试,问小白:“殿下,修韩史的时候,良可以看看吗?”
小白看他一眼,好上进的人啊。
【你才十五,这就想修史书了?】
“已经虚岁十六了,”张良先表示自己也不小,然后说明原因,“六国宗庙和记录书籍都在咸阳,太史局总览修史,但是有些韩国的事,书上没记。”
但是我们张家作为韩国世代公族,书上没记录的,我们张家有,我知道啊!
小白想了想,也不是不行。
【到时候韩国的部分让你看看,你要是能找出哪里有误,我去找阿父让你一起修。】
得了这话,张良高高兴兴的出宫了,走之前还说去宫外打听打听现在咸阳都来了什么人,有好玩的事他回来和小白说。
第二天,他还真给小白说八卦来了。小白一听,蛮好玩的,拉着张良去了墨园。
墨园里的秦墨弟子们依旧在兢兢业业干活。
经过一个冬天也不停歇的试验,他们现在已经把不同的纤维充分软化,现在分不一样的池子在煮着呢。
小白带着张良去找了钟无会,跟他一起八卦。
张良:“钟先生,我打听到楚和齐的墨家人也都来了咸阳,听说现在齐墨的人不多了,比较出名的人就一个齐鸫,带着两个弟子,来找李斯,想参与修史。”
他说完,目光期待地看着钟无会,等着他又点什么反应,但是钟无会很是淡定,在周围弟子都看过来时,淡然道:“墨子就是齐人,相夫氏传承犹在,他们想修史,倒也能做。”
墨家弟子郁金好奇:“那楚墨呢,他们不想修史吗?”
钟无会:“邓陵氏那一帮游侠,懂什么修史。”
楚国那地方,什么学派思潮都有,但要说谁家是能参与修史的,确实还得是楚儒,别的都没这本事,钟无会一点也不担心,只奇怪没事楚墨来大秦干什么,总感觉像是来搞刺杀的。
钟无会现在满心满眼都铺在了造纸事业上,没两天,他们实验的各种配方就要有结果了,他只想赶紧在百家开始修史出头前把纸造出来,狠狠地给他们相里墨氏搞个大的,并不关心其他两派。
没吃到瓜的张良悻悻然退到后面,给小白去帮忙了。
已经都大秦二年的春天了,他不在离宫的时候也在家练木工活来着,不说手艺多好,现在那至少是能来给太子打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