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口,行人来来往往,都不曾让她的目光移开半分。
江若云看了她一眼,便停了下来。
“这烈日炎炎的,老人家在这太阳底下,会中暑的。”
孔太医担忧的说道,“她是不是迷路,找不到家了?”
“她啊?是城南的李阿婆,她每月的今日都会在此坐上一天,谁都劝不动。”
守城的将士摇了摇头,语气中颇是无奈。
“这是为何?”孔太医诧异的询问道。
“是在等她的夫君。”
将士似是怕李阿婆听到,声音压低,“四十年前,她和她的夫君刚成婚一个月,她夫君便被征兵去了边疆,从那以后,她每个月的五号,都会在此等着,这一等就是四十年。”
闻言,众人心中惊骇,四十年,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她竟这般坚持。
“那她夫君一直没有回来?”
即便在边疆,也该有家书传来才是。
将士摇摇头,“前两年还有家书,后来就没有了,人也不知是死是活,再也没有消息传回来。”
宋启铮闻言,眉头轻皱,“若是征兵,华城该有不少的士兵前往才是,就没有人带回来消息?”
一般死了的将士,朝廷都会发放补偿金的,会记录在案。
怎么会让一个活生生的人,杳无音讯了呢。
“是有人带回来消息,有的人说死了,有的说失踪了,还有的说跟着大将军升官发财了,说什么的都有,也不知真假。”
将士无奈的摇摇头,“都过去了那么多年,也查不清楚了。”
这李阿婆每月在这里等人,都已经成为华城的一桩美谈了。
孔太医怜悯的看了李阿婆一眼,“这种情况,一般就是男的在军中立了功,升官发财,迎娶了别的女子,早就忘了家中,还有一位结发妻子。”
“谁说不是呢,这种情况,在军中也是常有的,她在这里等了一辈子,而男人早就娶妻生子,儿孙满堂了。”
有的太医也在军中待过,这种情形,并不少见。
不过,很多女子等不到人,也就认命的,另寻良人了,一直这般痴情等待的,却不常见。
“也有人这般同李阿婆说过,但是她不信,坚持要等,风雨无阻,只是,也不知道下个月,她还能不能来。”
将士也满是同情。人心都是肉长得,看到李阿婆这般坚持,也没有人再在她的面前,说什么丧气的话。
只是,李阿婆已经这个年岁了,身子也大不如以前,现在每次见她,都觉得比上个月更憔悴了。
眼看着,也撑不了多久了。
毕竟,她这般岁数,最重要的便是要活下去的希望。
“小姐,怎么了?”
见江若云一动不动的盯着李阿婆的方向,宋启铮关切的询问着。
江若云没有回话,而是走到李阿婆的面前,轻声说道。
“李阿婆,天色不早了,该回家了。”
李阿婆抬头看向她,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迷茫。
“你是?”
“我是你夫君的朋友,他今天让我来接你回家,早点回去休息。”
说着,江若云伸手,将她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