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回 月华凝册传造化,玉册初入识海惊
永恒同心花稳定后的第三个深夜,花果山的夜空突然褪去往日的星子,一道银白月华如天河倒灌般垂落,穿透云层时化作无数道细密光丝,在补天遗石上空交织成一座丈许见方的莲台虚影。莲台每一片花瓣都泛着鸿蒙初开的淡金光晕,花心处悬浮着一本古朴玉册,封面 “造化” 二字以篆体刻就,笔画间流转的暗紫光与悟空眉心的大道印记产生强烈共鸣,连地面的灵脉管道都随之泛起涟漪,仿佛整个花果山的本源都在回应这股神秘力量。
正在大同殿整理 “三界灵脉平衡报告” 的悟空,指尖突然传来一阵灼热的悸动。他猛地抬头,金箍棒从耳中飞出,棒身的同心光与空中的月华光丝自动缠绕,形成一道金紫交织的光链。火眼金睛骤然亮起,红光穿透莲台虚影,清晰地看到玉册扉页上隐现的 “本源流转图”—— 图中暗紫色的轨迹与补天遗石、定海神针的本源纹路完全吻合,甚至与他石猴之躯的本源波动同频,仿佛这本玉册本就是为他量身打造。
“这股气息…… 是师父!” 悟空心中一震,纵身跃出大同殿,朝着补天遗石飞去。此时的莲台虚影已缓缓降下,须菩提老祖的素色身影踏在花瓣上,拂尘银丝缠绕着光丝,面容虽仍有薄雾笼罩,却能让人感受到目光中跨越千年的温和,与当年三星洞传道时的模样分毫不差。
“师父!您怎么会突然现身?” 悟空落地躬身,声音带着难掩的激动。自五行山脱困后,他虽多次感知到老祖的道韵,却从未再见其真身,此刻重逢,当年三更学艺、戒尺敲头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眼眶竟有些发热。
老祖轻轻挥动拂尘,莲台虚影化作光粒融入玉册,他手持玉册走到悟空面前,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平和:“悟空,你虽已融合道佛之力、掌控天道玉玺,守护三界秩序稳固,却仍未触及‘自身本源’—— 你可知,你的石猴之躯并非普通灵石所化,而是补天遗石碎裂时,蕴含‘天地本源’的核心碎片所生,与鸿蒙初开的本源同根同源。”
“本源?” 悟空眉头微皱,心中满是疑惑,“俺曾以为,本源便是灵脉之力、道佛之力的统称,难道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老祖将玉册递到悟空面前,封面 “造化” 二字突然亮起,投射出一道虚影 —— 虚影中,补天遗石在混沌中凝聚,吸收天地本源后碎裂,其中一块核心碎片坠落花果山,历经万年孕育,最终破石而出化作石猴,正是悟空的诞生过程。“所谓本源,是天地万物的‘初始之力’,是灵脉、道佛、众生之力的根源。” 老祖的声音带着郑重,“你之前融合的道佛之力、掌控的天道玉玺,皆为‘本源衍生之力’,如同河流的支流;而你自身的石猴本源,才是‘本源主干’,只是你一直被‘齐天大圣’‘三界守护者’的身份束缚,未能察觉。”
悟空看着虚影,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力量源于修炼与机缘,却没想到石猴之躯竟有如此来历。想起之前激活定海神针时的共鸣、掌控天道玉玺时的契合,以及与补天遗石的莫名联系,所有疑惑在此刻豁然开朗 —— 原来他与 “本源” 的羁绊,从诞生之初便已注定。
“那师父此次前来,是为了指引俺探索本源?” 悟空抬头问道,眼中满是求教之意。
老祖点头,将玉册缓缓推向悟空:“这本《造化玉册》记载‘天地本源流转之法’,从鸿蒙初开到灵脉形成,从众生本源诞生到道佛之力衍生,皆有详述。你的归宿不在佛道体系,而在‘溯源归真’—— 唯有找到自身本源,才能真正掌控定海神针的力量,甚至…… 让它绽放本源之花。”
“定海神针开花?” 悟空心中一震,想起之前老祖临别时的话语,没想到竟与本源有关。他刚想追问,老祖已将玉册化作流光,轻轻按在他的眉心:“玉册需靠你自身神通激活,旁人无法相助。本源之路需独自探索,为师能做的,唯有为你引路。”
流光融入识海的瞬间,悟空的意识仿佛被投入本源熔炉,无数道信息如潮水般涌入 —— 鸿蒙初开的景象、本源流转的规律、众生本源的差异…… 更让他震惊的是,识海中突然炸开七十二道金光,每道金光都对应着他的一项神通:对应七十二变的金光泛着 “模拟本源” 的符文,对应筋斗云的金光缠着 “空间本源” 的轨迹,对应火眼金睛的金光则能 “透视本源”……
可这些金光并未立刻与他的本源融合,反而在识海边缘凝聚成一道淡金色的 “本源屏障”,屏障上刻着与玉册封面相同的 “造化” 二字,似在等待他主动突破。悟空尝试用石猴本源冲击屏障,却被弹回,识海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仿佛在提醒他 “时机未到”。
“这本源屏障…… 是师父设下的考验?” 悟空心中思索,却见老祖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拂尘泛着的光丝也渐渐消散,显然是要再次离去。
“师父!您还没告诉俺,如何才能突破本源屏障,找到归真之路?” 悟空急忙追问,语气带着焦急。
老祖的身影已近乎透明,却留下最后一句带着回音的叮嘱:“本源之路,需以‘自身神通’为钥,以‘初心’为引,旁人无法替代。记住,你的归宿不在佛道,而在本源;待你能让定海神针开出花,便是为师与你再次相见之时。” 话音未落,老祖的身影彻底消散在月华之中,只留下空中残留的道韵,与悟空识海的金光相互呼应。
就在老祖离去的瞬间,补天遗石突然泛起暗紫色涟漪,石体表面的纹路如活物般蠕动,最终凝聚成 “溯源” 二字,泛着与识海屏障相同的淡金光。悟空伸手触碰 “溯源” 二字,指尖传来一阵温和的共鸣,识海的本源屏障竟也随之泛起涟漪,仿佛两者之间存在某种神秘联系。
“溯源…… 归真……” 悟空轻声呢喃,心中渐渐有了方向。他抬头望向夜空,月华已恢复如常,唯有识海的七十二道金光仍在闪烁,提醒着他本源探索的道路已然开启。
此时,唐僧、八戒、沙僧、玉龙等人也被刚才的异象吸引,纷纷赶到补天遗石旁。唐僧的莲花印记泛着金光,感应着空气中残留的道韵:“刚才那股道韵…… 是须菩提老祖?他为何突然现身,又匆匆离去?”
八戒挠了挠头,看着悟空眉心仍在闪烁的淡金光,好奇地问道:“大师兄,老祖是不是给你传了什么宝贝?刚才那本玉册看起来好厉害的样子,是不是能让你变得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