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西游记之逆行东土记 > 第163章 祥云蔽日佛驾临,莲光初现引论道

第163章 祥云蔽日佛驾临,莲光初现引论道(1 / 2)

第一百六十三回 祥云蔽日佛驾临,莲光初现引论道

三界大同殿的鎏金瓦还沾着晨露,花果山的上空突然泛起一阵温润的金光 —— 不是灵脉共鸣的淡紫,也不是道韵流转的银白,而是带着梵音的金色祥云,从西天雷音寺方向缓缓飘来,云层中隐约可见无数道细小的佛光,如繁星般点缀其间,让整个花果山的空气都变得肃穆起来。

正在大同殿整理《三界大同公约》副本的悟空,指尖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佛光震颤 —— 这是取经路上,如来佛祖镇压六耳猕猴时,他曾感受到的 “因果之力”。他放下手中的玉简,金箍棒从耳中飞出,棒身的三色光与空中的祥云产生微妙排斥,火眼金睛骤然亮起,红光穿透云层,清晰地看到祥云中央,十八罗汉手持法器分列两侧:降龙罗汉握着念珠,伏虎罗汉按着虎首,其余罗汉或持锡杖、或托钵盂,周身泛着淡金色的 “护法光”;而祥云最中央,如来佛祖端坐九品莲台,掌心托着一颗泛着 “六字真言” 的佛珠,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正朝着补天遗石的方向望去。

“是如来佛祖!还有十八罗汉!” 悟空的声音带着惊讶,他立刻召集同盟成员,朝着山巅的桃林飞去。此时的桃林已被祥云笼罩,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佛光,却在触及桃树苗的 “包容道韵” 时,泛起细微的光纹排斥,显然佛道两派的力量,从一开始就存在理念上的差异。

牛魔王、唐僧、沙僧、玉龙等人很快赶到,看到空中的佛驾,纷纷露出凝重的神色。牛魔王握紧混铁棍,乌光在棍身流转:“如来这时候来花果山,不会是来干涉咱们同盟的吧?” 唐僧的莲花印记泛着金光,却刻意收敛了佛光,避免与空中的佛力产生直接冲突:“佛祖慈悲,或许是为了三界新秩序而来,咱们先以礼相待,再看他的来意。”

就在这时,祥云缓缓降下,十八罗汉率先落地,降龙罗汉上前一步,声音带着庄严:“花果山众生灵听着,如来佛祖驾临,特来视察三界新秩序是否符合‘天道因果’,尔等需恭敬迎接,不得无礼。” 罗汉的声音带着淡淡的 “护法威压”,让部分修为较低的妖兵不由自主地躬身,眼中闪过一丝敬畏。

悟空上前一步,金箍棒在掌心转动,三色光化解了周围的威压:“降龙罗汉客气了。三界同盟奉行‘平等自由’,无论佛道仙妖,皆是三界生灵,无需‘恭敬迎接’。如来佛祖远道而来,不如先到大同殿歇息,有话咱们坐下细说。” 他的话语平和却带着坚定,既表达了尊重,也守住了同盟 “平等” 的底线。

如来佛祖的莲台缓缓落在桃林中央,他睁开双眼,目光扫过在场的同盟成员,最后落在悟空身上,掌心的六字真言泛着金光:“孙悟空,你建立三界同盟,以‘包容’化解执念,以‘平等’维系秩序,此举虽善,却有一处疏漏 —— 你只谈‘自由’,未提‘因果’。若有生灵借‘自由’之名再造恶业,污染灵脉,残害众生,同盟该如何处置?” 佛祖的声音带着 “因果之力”,每个字都像是敲在众人的心上,让在场的生灵不由自主地思考 “自由与约束” 的关系。

悟空心中一动,明白如来是在质疑同盟 “重包容、轻惩戒” 的理念。他看向身边的伙伴,唐僧的莲花印记泛着微光,显然也在思考如何回应;牛魔王眉头微皱,似乎对 “因果约束” 有些抵触;沙僧则握着降妖宝杖,古神残魂在幡面中轻轻颤动,像是在感知佛祖的意图。

“佛祖所言极是。” 悟空沉吟片刻,开口回应,“但俺认为,恶业并非源于‘自由’,而是源于‘执念’。当年俺大闹天宫,是因‘名号执念’;玄煞仙对抗同盟,是因‘权力执念’。这些恶业,皆可通过‘净化’而非‘惩戒’化解 —— 就像桃林的执念净化,能让玄煞仙的恶念转化为守护道韵,这比单纯的‘因果惩戒’,更能让生灵明白‘善’的本质。”

他伸手指向身边的桃树苗,树苗上的花瓣泛着 “包容道韵”,与如来的佛光产生微妙的共鸣:“同盟虽未提‘因果’,却有‘执念净坛’的规划,未来会用佛门‘净化’之法,结合道派‘本心’之理,引导生灵远离恶业,而非用‘因果’强制约束。毕竟,真正的善,源于‘本心’的选择,而非‘惩戒’的恐惧。”

如来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掌心的金光变得柔和了几分:“你倒有自己的见解。只是‘净化’需耗时良久,若有生灵执意造业,甚至勾结旧天庭残余势力,破坏灵脉,难道同盟也只靠‘净化’应对?” 他的话语中暗含考验,既是询问同盟的应对能力,也是在试探悟空对 “因果约束” 的接受程度。

悟空还未回应,天际突然传来一阵银白的月华 —— 是须菩提老祖的虚影踏月而至!老祖的拂尘泛着太极图的银光,落在悟空身边,与如来的莲台形成对峙:“如来,你执着于‘因果约束’,与当年天庭执着于‘纲常垄断’,本质上并无不同。皆是想以‘外相规则’束缚众生,却忽略了‘本心’才是根本。”

老祖拂尘轻挥,银光凝成一道 “本心光丝”,连接到桃树苗上:“这桃树的执念净化,靠的不是‘因果惩戒’,而是让玄煞仙看清‘本心’—— 他最初的渴望,不过是‘不再被欺凌’,而非‘掌控权力’。众生的本心皆是向善,只需引导,无需约束。你若强行用‘因果’压制,反会让生灵产生‘逆反执念’,得不偿失。”

如来看着老祖的太极银光,掌心的六字真言泛起波动:“菩提道友,你我相识千年,皆知‘因果’是维系天道的根基。若无‘因果约束’,众生肆意妄为,三界岂不乱套?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若不是我将他压在五行山下,让他历经五百年‘因果报应’,他怎会有后来的取经之心?”

“那五百年,压的是他的‘执念’,而非他的‘本心’。” 老祖反驳道,“若你当年用‘净化’之法,而非‘镇压’之刑,他或许能更早明白‘守护’的意义,不必经历取经路上的诸多磨难。道佛本无高下,你执着于‘因果正统’,我执着于‘本心自然’,皆是‘外相’之争,反落了执念之境。”

两人的对话越来越激烈,佛光与银光在空中交织,形成一道金色与银色的光带,光带中隐约可见 “因果” 与 “本心” 的符文碰撞,桃林的花瓣被光带卷起,灵脉网络开始泛起波动,补天遗石的符文也变得忽明忽暗。下方的同盟成员开始出现分歧:佛门弟子倾向如来的 “因果论”,认为需有规则约束;妖族与灵体则更认同老祖的 “本心说”,担心 “因果” 会成为新的 “垄断工具”;甚至有两名妖兵因光带影响,妖力开始躁动,八戒急忙用九齿钉耙挡住他们,防止冲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