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本是三界本源枢纽,补天遗石的缺口处,封印着被鸿钧老祖放逐的‘太初之灵’—— 此灵乃混沌初分后的第一缕‘本源之灵’,因不愿受鸿钧老祖的‘天道秩序’束缚,被放逐至花果山,以补天遗石镇压。”
就在这时,遗址外突然传来一阵庄严的佛号:“阿弥陀佛。” 佛号声如洪钟,穿透了三星洞的三道光障,岛外的东海海水突然泛起金光,无数金莲从海底升起,顺着光障的缝隙渗入遗址,每一朵金莲都映着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菩提树下的佛陀、诵经的罗汉、绽放的莲花。
悟空抬头望向遗址外,只见云层之上,如来佛祖身披袈裟,手持念珠,十八罗汉分列两侧,身后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虚影。如来的掌心泛着金光,六字真言 “唵嘛呢叭咪吽” 在掌心流转,与三星洞的月华光障形成对峙 —— 金莲的金光与月华的银光在空中交织,形成一道金色与银色的光墙,光墙两侧的空气都在微微震颤。
“菩提道友,别来无恙。” 如来的声音带着禅意,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造化玉册》乃三界至宝,记载着太初之秘,不宜落入‘执念未消’之手。悟空虽已接纳过往,却仍未跳出‘守护’的外相,若让他知晓太初之灵的秘密,恐会引发新的混沌。”
老祖的拂尘轻轻一摆,月华光障突然暴涨,将渗入的金莲尽数挡在遗址外:“如来道友此言差矣。‘执念’并非过错,‘外相’亦非虚物 —— 悟空的‘守护’,不是外相,是本心。当年你压他在五行山,不也是为了磨他的执念吗?如今他已磨出本心,为何不让他知晓真相?”
“本心易变,外相难守。” 如来的掌心金光更盛,六字真言化作六道金光,撞向月华光障,“太初之灵乃混沌余孽,若被唤醒,三界恐会重归混沌。道友当年传授悟空神通,虽是为了打破天庭的垄断,却也埋下了隐患 —— 悟空的本源与太初之灵同源,若他与太初之灵产生共鸣,后果不堪设想。”
悟空握着《造化玉册》,指尖的菩提子突然发热 —— 是唐僧传来的感应,花果山的时空一切正常,终焉之影没有异动。他看着眼前对峙的老祖与如来,看着空中交织的金光与银光,突然想起取经路上的点滴:三打白骨精时师父的误解、真假美猴王时的迷茫、忆尘阁的幻境…… 这些过往,不都是 “本心” 与 “外相” 的碰撞吗?
“如来佛祖,老祖。” 悟空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穿透了对峙的能量,“俺老孙不管什么太初之灵,也不管什么天道秩序。俺只知道,花果山本是俺的家,三界是俺要守护的地方。《造化玉册》记载的真相,俺想知道;太初之灵的秘密,俺也想知道 —— 不是为了‘齐天大圣’的执念,是为了守住俺想守的人、想守的家。”
他的话音刚落,手中的《造化玉册》突然爆发出淡金的光芒,书页上的文字开始流动,自动翻到下一页,空白处再次浮现出新的文字:
“太初之灵非混沌余孽,乃三界本源的‘平衡之灵’—— 鸿钧老祖建立‘天道秩序’,欲将三界的‘有’与‘无’、‘正’与‘邪’彻底割裂,太初之灵不愿,遂被放逐。花果山本是‘平衡之枢纽’,补天遗石的缺口,不是‘封印’,是‘连接’—— 连接太初之灵与三界本源。”
如来的掌心金光微微一滞,老祖的拂尘也停在半空。云层之上的金莲与遗址的月华,突然不再对峙,而是开始交织,形成一道金白相间的光带,环绕着三星洞遗址。
“看来,真相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老祖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拂尘指向洞外,“如来道友,不如暂歇对峙,一同看看这《造化玉册》的后续 —— 毕竟,三界的平衡,不是你我一方能决定的。”
如来沉默片刻,掌心的六字真言渐渐收敛,十八罗汉也收起了神通。“善哉。” 他缓缓说道,“贫僧便随道友一同见证,看看这太初之灵与灵明石猴的渊源,究竟是福是祸。”
悟空握着《造化玉册》,指尖的淡金光芒与体内的鸿蒙紫气产生共鸣,眉心的红点突然发热,鬓角的白毛泛着银白的光。他抬头望向洞外的金白光束,知道一场更大的秘密即将揭开 —— 关于他的身世,关于太初之灵,关于三界的平衡,还有他自己真正的道。
遗址外的东海海水,渐渐恢复了平静,可海底深处,却传来一阵细微的脉动 —— 那是花果山本源的呼应,是补天遗石缺口处的太初之灵,在感知到《造化玉册》的气息后,发出的第一声 “回应”。
悟空深吸一口气,将《造化玉册》抱在怀中,跟着老祖向洞外走去。他知道,接下来的路,或许比取经路更艰难,比对抗终焉之影更危险,但他不再迷茫 —— 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 “本心”,找到了守护的意义,更找到了属于 “灵明石猴” 的真正使命。
云层之上,如来与老祖并肩而立,目光都落在悟空的身上。一个看着他的 “佛性”,一个看着他的 “道心”,而悟空自己,只看着前方的路 —— 那是一条通往 “本源” 的路,一条属于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