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西游记之逆行东土记 > 第77章 灵种遍植生虚妄 星火燎原破迷障

第77章 灵种遍植生虚妄 星火燎原破迷障(2 / 2)

大慈恩寺的桃树下,唐僧刚译完《归心经》的最后卷,就见书页突然渗出黑血,在地上凝成个判官,手持生死簿,上面写满被他间接害死的生灵:有泾河龙王的冤魂,有白骨精的枯骨,有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玄奘,你译经千卷,真能抵消这些罪孽?” 判官的笔蘸着黑血,在桃树干上写 “伪善” 二字,树皮立刻鼓起脓包,流出腥臭的汁液。

唐僧的青莲剑在地面划出圈青光,将黑血凝成块墨锭。“贫僧从未想过抵消,只是想用余生践行慈悲。” 他用墨锭沾着桃汁,在生死簿上补写后续:泾河龙王转世为护河的老渔翁,白骨精化作守林的老妪,红孩儿在火焰山教百姓种耐旱的瓜果。“过错是警示,不是枷锁。” 桃树干的脓包突然破裂,飞出只青虫,啃食着 “伪善” 二字,留下的虫粪竟长出丛青苔,拼出 “知行” 二字。

花果山的桃林深处,灰毛小猴正给桃树施肥,忽闻地底传来阵阵轰鸣,地面裂开道缝,涌出群土黄色的怪虫,每只都长着张人脸 —— 有被悟空打死的混世魔王,有被他烧死的白骨精,有被他压死的豹子精。“你以为种这些桃树,就能弥补当年的杀戮?” 虫群突然聚成个巨大的虚影,顶着悟空的脸,却长着九个脑袋,正是九灵元圣的妖身,“等这些树结出果子,吃下去的人都会变成你这般嗜血的妖怪!”

“俺老孙当年是杀过生,但也救过人!” 悟空的金箍棒在地上划出万丈金光,将虫群罩在其中。金光中浮现出他护唐僧取经的画面:三打白骨精是为护师父周全,智取红孩儿是为救百姓水火,勇斗牛魔王是为保火焰山安宁。“杀戮若为守护,便不是罪孽;慈悲若为纵容,才是真的虚妄!” 棒尖挑起只虫,那虫竟在金光中化作颗桃核,刻着 “守护” 二字,落在灰毛小猴的掌心。

三界的虚妄之灵如雨后春笋般滋生,却在桃苗的青光中纷纷显露原形:天庭的蝉虫原是功名利禄的执念,灵山的黑莲本是门户之见的化身,通天河的白僵实为恐惧记忆的凝结,高老庄的女鬼源于爱恨纠缠的心魔,西海的将军是宗族荣辱的幻影,长安的判官是善恶执念的投射,花果山的虫群则是暴力与守护的博弈。

这些虚妄之灵虽形态各异,却都指向同一个源头 —— 昆仑墟深处未散的执念余烬。当悟空的火眼金睛穿透云层,望见那余烬正顺着桃树的根系蔓延,在三界织成张无形的网,要将所有生灵拖入 “以恶制恶” 的轮回时,他突然明白了:自由的花不仅要种下,更要守护它不受执念的污染;平等的理念不仅要传播,更要让生灵明白,过往的恩怨不是报复的理由,而是前行的镜鉴。

“看来得给这些虚妄之灵找点正事做。” 悟空的金箍棒在地上划出个巨大的 “和” 字,金光顺着桃树的根系蔓延至三界。南天门的桃树下,金甲将军的虚影接过李靖递来的锄头,开始为桃树松土;灵山的莲池里,孔雀明王的虚影用喙为桃苗捉虫,黑莲化作肥料滋养着根系;通天河的冰面上,白僵的身影帮百姓撒种,冰墙化作灌溉的水渠;高老庄的桃林里,女鬼的红绸缠着枝桠,为桃花授粉;西海的珊瑚礁旁,敖甲的枪尖化作支架,支撑着桃苗抵御风浪;大慈恩寺的桃树下,判官的生死簿变成施肥的账本,记录着桃树的生长;花果山的裂缝中,九灵元圣的虚影用妖力加固土壤,虫群化作蚯蚓,为桃树松土。

这景象让所有生灵都愣住了 —— 原来虚妄之灵并非不可战胜,只需用善意引导,执念也能化作守护的力量;过往的恩怨并非必须清算,只要找到共存的方式,仇恨也能变成前行的动力。

当第一缕阳光照遍三界,所有桃树同时开花,花瓣上都写着不同的字:天庭的写着 “包容”,灵山的刻着 “平等”,通天河的印着 “勇气”,高老庄的绣着 “珍惜”,西海的雕着 “守护”,长安的描着 “知行”,花果山的烙着 “自由”。这些花瓣随风飘动,在空中组成个巨大的 “和” 字,金光万丈,将昆仑墟的最后丝执念余烬彻底净化。

悟空立于花果山之巅,望着漫天飞舞的花瓣,突然大笑:“这才是三界该有的样子!” 八戒扛着钉耙赶来,背上的竹篮装满了新摘的桃花,“猴哥,俺们用这些花给桃树做肥料吧!” 沙僧跟在后面,布袋里装着从流沙河捞的河泥,“大师兄,这泥肥得很,保证桃树结的果子比蜜还甜!” 玉龙化作的少年踩着浪涛而来,手中捧着颗巨大的珍珠,“俺把这珠磨成粉,给桃树驱虫!”

唐僧的青莲剑剑穗上的铜镜映出百年后的景象:三界的桃林连成片,仙凡神魔在林中劳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之别。有个白发老者正在给孩童们讲故事,讲的正是当年五圣种桃的故事,孩童们听得入迷,眼睛里闪烁着向往的光。

“看来这自由的花,真的开遍三界了。” 唐僧的声音里带着欣慰,镜中的画面突然变换,个调皮的孩童爬上桃树,摘下颗最大的果子,果肉里竟浮现出五圣的身影,正围着桃树饮酒说笑,笑声顺着镜面传出,与三界的欢声笑语融为一体。

这或许就是传承的真谛 —— 不是将过往的恩怨刻在石碑上,是把曾经的守护化作种子,种在每个生灵的心里;不是用暴力消除分歧,是用理解搭建桥梁,让不同的理念在阳光下共存。就像那些遍布三界的桃树,根须在地下紧紧相连,枝叶在风中相互致意,花朵在阳光下各自绽放,果实却都带着同样的甘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生灵,提醒着他们:和平不是等来的,是争来的;自由不是喊来的,是做来的;平等不是求来的,是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