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屑落在通天河上,瞬间化作千万朵冰莲,每朵莲花上都坐着个释然的怨魂,随着河水向东漂流。老鼋从冰窟中缓缓浮起,背甲上的裂纹里长出新的甲片,泛着健康的光泽。“多谢圣僧。” 它对着五圣深深一拜,“老拙送你们过河吧,这次不必再问前程,前路自会分明。”
五圣踏上老鼋背甲时,发现龟甲上的纹路已变成个 “行” 字。八戒掏出块桃花糕,小心翼翼地放在老鼋面前:“老鼋大哥,尝尝这个,比长安的差不了多少。” 老鼋轻轻嗅了嗅,眼中露出笑意。
沙僧的降妖宝杖立在龟甲边缘,杖头骷髅的眼眶里,映着东去的流水,也映着渐渐清晰的河岸。“过了河,就离长安更近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期待,却不再像从前那样急切,因为他明白,重要的不是何时抵达,是路上的每一步都走得问心无愧。
唐僧的青莲剑剑穗上的铜镜,此刻映出的不再是幻象,是五圣与老鼋在通天河上的身影,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得像从未经历过风霜。他将通关文牒展开,上面的桃花印记旁,多了个鲤鱼形状的印记,与其他印记共同组成个 “诺” 字。“东归之路,不仅是带回真经,是要让世人知道,承诺虽轻,践行却重。”
老鼋载着五圣缓缓向东,通天河的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也倒映着五圣踏实的身影。悟空用金箍棒拨弄着河水,溅起的水花里,浮着老鼋三世的画面,每一世都有温暖的瞬间,也有遗憾的过往,却都在时间的流淌中找到了各自的归宿。
“师父,过了河咱们去哪?” 八戒啃着干粮,含糊不清地问。
唐僧望着东方的地平线,那里的雾气中已能隐约看到城池的轮廓。“先找个地方歇脚,然后……”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三个徒弟身上,突然笑了,“然后咱们慢慢走,走到长安为止。”
老鼋轻轻晃动了下背甲,像是在赞同唐僧的话。通天河的流水潺潺,载着他们的身影向东而去,河面的冰莲还在继续漂流,像是在向每个经过的人诉说:承诺或许会被遗忘,但真诚的心意,终会在时光里找到回响。
河岸边,个放牛的孩童正对着通天河挥手,他的手里拿着块啃了一半的桃花糕,糕上的 “诺” 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老鼋经过时,特意放慢了速度,孩童笑着将桃花糕扔进河里,糕块落水的瞬间,化作条小鲤鱼,欢快地跟着老鼋游了很远很远。
五圣的笑声在通天河上回荡,与流水声、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东归路上最平和的乐章。他们知道,前方或许还有妖邪,还有考验,但只要守住心中的 “诺” 字,就没有跨不过的河,没有到不了的岸。
夕阳西下时,老鼋载着五圣抵达东岸。岸边的草地上,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花色随着夕阳的变化而变幻,像是在为他们的东归之路染上最绚烂的色彩。
“就此别过吧。” 老鼋对着五圣深深一拜,“老拙也要去完成自己的修行,或许百年后,还能在长安城外再见。”
五圣目送老鼋沉入通天河,直到那庞大的身影消失在水面下。悟空突然跳上块礁石,金箍棒指向东方:“师父你看,那是不是陈家庄?” 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与记忆中陈家庄的模样渐渐重合。
八戒的肚子又开始咕咕叫:“太好了!俺记得陈家庄的馒头可好吃了!” 他扛着钉耙,率先朝着村落跑去,脚步轻快得不像个胖子。
沙僧牵着白龙马,紧随其后,降妖宝杖敲击地面的声响,与远处传来的狗叫声渐渐合拍,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唐僧立于通天河畔,望着翻涌东去的浊浪,思绪万千。他缓缓转头,看向东方那炊烟袅袅的村落,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怀中的通关文牒,上面的鲤鱼印记竟微微发烫,似在诉说着什么。他闭上眼,这一路的经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从西天雷音寺的庄严佛殿,到此刻脚下通天河的东岸;从初时一心只为求取真经的执着,到如今终于明白,真经从来不在遥远的西天,而在这脚下走过的每一步路,在身边始终相伴的人,更在心中坚守的每一个承诺。\"且行。\" 他回首望向悟空,唇角扬起一抹温软笑意。青莲剑在暮色中流转着月华般的光晕,仿佛承载着悠悠岁月,\"往陈家庄一叙罢,昔日旧友,或许仍在灯火阑珊处,候着与我们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