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西游记之逆行东土记 > 第34章 归真路上再遇劫 平凡日常证大道

第34章 归真路上再遇劫 平凡日常证大道(2 / 2)

老鼋的背甲突然裂开,里面不是五脏,而是个水晶球,球中映出五圣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八戒在高老庄帮村民盖房,悟空在花果山教小猴读书,沙僧在流沙河救落水孩童,唐僧在长安城外开了间学堂。“原来这才是答案。” 老鼋的声音变得温和,甲纹上的黑血化作清水,滋养着岸边的桃树,树上的桃子熟了,掉在地上,长出新的桃树苗。

接引佛祖的幻象在桃花香中消散,独木桥化作凌云渡的流水,水中漂着片唐僧的袈裟碎片,上面绣着只小猴,正是悟空的模样。悟空捡起碎片,指尖传来熟悉的温暖,那是唐僧体温的温度,让他突然明白,有些爱,不必说出口。

沙僧看着天庭圣旨的灰烬里长出的菜苗,菜苗上的露珠映出他挑担的身影,稳健而踏实。他知道,真正的复位,不是回到过去,是接纳现在的自己。

唐僧望着女儿国城门缓缓打开,女王骑着马走出来,凤钗上的明珠在阳光下闪烁,像她当年眼中的星光。“谢谢你,玄奘。” 女王的笑容里没有了遗憾,“你的大爱,我懂了。” 她的马队后面,跟着商队的骆驼,驼铃的声音与学堂的读书声交织,和谐而动听。

五圣在通天河的岸边汇合,老鼋的背甲上,新刻的 “懂得” 二字与 “共生” 交相辉映。八戒啃着桃子,汁水顺着嘴角流下,甜得像高翠兰的馒头;悟空的金箍棒上,桃花与猴毛缠在一起,分不清哪是花,哪是毛;沙僧的渔网里,捕到的不是鱼,是孩子们的笑声;唐僧的通关文牒上,莲花图案的中心,多了个 “家” 字。

天庭的玉帝看着掌心的菜苗,突然下令:“撤了天河水军,让他们都去种地吧。” 太白金星捋着胡须,指着菜苗上的蝴蝶:“陛下你看,这蝴蝶翅膀上,有高老庄的炊烟呢。”

灵山的如来佛祖将莲台上的莲子种下,长出的莲花,瓣上不再是经文,是五圣在高老庄、花果山、流沙河的日常:八戒揉面,悟空教字,沙僧补网,唐僧教书,还有白龙马在一旁吃草的悠闲模样。

通天河的水面平静如镜,映出五圣的倒影,倒影里,他们不再是妖,不是僧,只是平凡的人,守着平凡的日子,却把日子过成了最珍贵的真经。夕阳西下,水面的金光里,浮现出八个字:“大道归真,平凡是道。”

八戒把最后一个馒头递给高翠兰时,天边的晚霞正浓得像化不开的胭脂。他粗糙的手指不小心碰到她细腻的手背,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脸颊却比晚霞还要红。灶台上的铁锅还冒着热气,里面的玉米粥咕嘟作响,混着窗外的蝉鸣,成了世间最动听的旋律。

八戒倚着门框,宽大的手掌蹭了蹭鼻尖,沾着草屑的耳朵轻轻晃动:“明天俺去修修村口的桥。昨儿见王老汉推车过那断板,差点摔进河里。” 他说话时喉间带着憨厚的闷响,猪鬃上还沾着白天帮李婶家翻地时的泥土,在昏黄的油灯下泛着细碎的光。

高翠兰垂眸轻笑,绣着并蒂莲的袖口掠过八仙桌,将一块裹着荷叶的腊肉塞进他怀里。荷叶边缘还渗着晶莹的油珠,混着八角桂皮的香气:“早给你备好了下酒菜,别又跟猴子抢着喝。” 她踮起脚尖,指尖划过他胸前狰狞的伤疤 —— 那是三百年前黑风怪突袭时,他用肉身替她挡下的利爪。此刻伤疤在跳动的烛火下泛着温暖的琥珀色,像极了他当年抱着她冲出火场时,眼底倒映的漫天霞光。

悟空躺在花果山的桃树上,看着小猴们把写满字的竹简串成风铃。风一吹,“悟”“懂得”“原谅” 这些字就叮当作响,比任何仙乐都好听。他摸出耳后的猴毛,那是唐僧当年偷偷给他的,此刻在月光下泛着银光,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

沙僧的渔网终于补好了,他将网撒进流沙河,捕到的第一条鱼,嘴里叼着片琉璃盏的碎片。他把碎片埋进岸边的土里,上面种上了高老庄的菜种,心里想着,明年春天,这里一定会长出绿油油的青菜。

唐僧的学堂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传出很远。他看着窗外,长安的方向灯火通明,女儿国的商队正在路上,而他的通关文牒,就放在讲台上,莲花图案的光芒,照亮了每个孩子的笑脸。

这就是他们取到的真经,不在雷音寺的金卷里,在高老庄的灶台上,在花果山的桃树上,在流沙河的渔网里,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在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