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上朱批的字迹扭曲蠕动,“贬至流沙河,每七日受飞剑穿胸之苦” 这行字渗出浓稠的黑血。血珠滴落在地的瞬间,化作密密麻麻的小飞剑,裹挟着尖锐的破空声,如蜂群般朝着沙僧刺来。
赤脚大仙枯瘦的手指指向沙僧颈间的骷髅念珠,眼中闪烁着森冷的光芒:“这些珠子,都是你欠天庭的债。你打碎琉璃盏,让天庭蒙羞,这罪孽深重,生生世世也还不清!” 话音未落,更多的黑血从圣旨中涌出,在空中凝结成更大的剑阵,将沙僧彻底笼罩其中。
沙僧望着琉璃珠中自己当年的狂傲 —— 那时他金盔银甲,手持降妖宝杖,站在南天门的最高处,以为三界无人敢逆他锋芒。突然想起流沙河底的日子:他用取经人的头骨做项链,骨缝里还残留着血肉,那时的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为保护取经人而战,会为一句 “师父” 而甘愿赴汤蹈火。
“我欠的债,早已用脚底板的血还了!” 沙僧怒吼一声,将全身法力注入降妖宝杖,杖头骷髅喷出的黑雾中,浮现出他挑着担子在雪地里前行的身影: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没膝的积雪里,草鞋磨破了底,血脚印在白雪上开出一朵朵红梅,担子上的经文被寒风刮得哗哗作响,他却从未停下,一步一步,朝着西天的方向挪动。
唐僧骑着白龙马走在最前,白马的鬃毛在风中飞扬,银铃般的蹄声与经文的吟诵声交织。通关文牒上的青莲突然垂下露珠,晶莹如泪,露珠落地的地方长出片西瓜地,瓜叶翠绿,藤蔓上的西瓜圆滚滚的,泛着诱人的光泽。
瓜田中央坐着个穿红衣的女子,正是白骨精当年化作的村姑,她的发髻上插着珠花,鬓边的红绒花娇艳欲滴。女子捧着切开的西瓜递过来,瓜瓤红得似血,里面嵌着的不是瓜子,而是无数细小的经文,每个字都在蠕动,发出细微的 “嗡嗡” 声:“长老,吃口瓜歇歇吧,这经文可比雷音寺的真经甜多了,能让你一步登天,何必再受那西行的苦?”
唐僧看着瓜瓤中蠕动的经文,突然想起三打白骨精后的那个黄昏:他坐在石头上流泪,紧箍咒的咒语还在舌尖发烫,那时的他以为悟空滥杀无辜,被表象蒙蔽了双眼。直到黄袍怪将他变成老虎,关在铁笼里,听着八戒哭着说 “大师兄被你赶走了”,才明白 “眼见未必为实”,心盲比眼盲更可怕。
\"你的瓜再甜,也填不满贪婪的沟壑。\" 唐僧话音未落,青莲剑已化作银虹出鞘。剑锋掠过处,空气发出刺耳的撕裂声,切开西瓜的刹那,果肉中缠绕的经文突然泛起诡异的金光。无数梵文如活物般扭动着挣脱瓜瓤,在半空凝结成万千飞蛾,翅膀上燃烧着象征业火的金色火焰,铺天盖地朝着村姑扑去。
飞蛾振翅声如泣如诉,村姑发出凄厉尖叫,幻影在火海中扭曲变形。那些带着烧焦味的飞灰簌簌飘落,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气息 —— 那是多年前白骨精魂飞魄散时残留的焦糊味,混合着经文焚烧的檀香,化作一缕缕青烟盘旋上升,最终消散在漫天晚霞之中。
悟空与猴影的缠斗已到关键。六耳猕猴的幻影拿着金箍棒,招式与他分毫不差,甚至连他下一步要出的招都了如指掌。每一次碰撞都让他想起如来手指上的 “二心” 二字,想起雷音寺的金钵扣下时,自己心底那声 “原来我也怕被取代” 的怯懦。
“俺老孙当年确实分不清,可现在明白了 ——” 悟空突然收棒,任由对方的棒影砸在肩头,剧痛传来的同时,灵台却一片清明,“你是俺的执念,是俺怕被遗忘、怕被否定的影子,却不是俺的真身!” 他火眼金睛射出红光,穿透猴影的胸膛,里面果然没有心脏,只有团旋转的灰雾,雾中浮现出他从石猴到齐天大圣,再到行者的所有模样,正是当年未散的二心残念。
八戒将灵感大王逼到河边,钉耙的九齿紧紧抵住妖怪的咽喉,冷笑道:“你可知那两个孩童现在怎样了?陈关保中了秀才,去年还娶了媳妇,一秤金嫁了个好人家,生了对龙凤胎。他们每年都去通天河拜你,不是怕你,是盼你早日弃恶从善,修成正果。”
灵感大王闻言一怔,冰锥 “哐当” 落地,青面獠牙的脸上露出迷茫,像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冰锥落入河中的瞬间,化作万千莲花,花瓣上坐着两个小小的身影,正是长大成人的陈关保与一秤金,他们对着灵感大王拱手作揖,笑容温暖如通天河的阳光。
沙僧的宝杖击碎最后一颗琉璃珠,赤脚大仙的幻影渐渐消散,露出里面的血珠残片,残片上还刻着 “卷帘” 二字。“我打碎琉璃盏是错,可天庭不问缘由就贬我下凡,难道就对?” 他将宝杖狠狠插入残片,“现在我懂了,赎罪不是为了别人原谅,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师父的信任!”
五圣在瓜田边汇合时,金丝猴突然窜到悟空肩头,毛茸茸的爪子递过那半块桃核。悟空接过一看,核仁上的 “真假” 二字已化作 “本心”,笔画间泛着淡淡的金光。桃核突然裂开,飞出只金翅大鹏的虚影,翅膀展开遮天蔽日,盘旋三圈后朝着灵山飞去,尖啸声中带着挑衅,仿佛在说 “来吧,灵山等着你”。
“看来灵山那边还有好戏。” 悟空将桃核抛给八戒,八戒一把接住,塞进怀里,嘿嘿笑道:“正好老猪也想看看,那雷音寺的真经到底长啥样!” 悟空大笑,金箍棒在掌心一转,率先朝着灵山的方向飞去,“走,去看看如来老儿的‘真经’,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五圣的身影消失在暮色中,身后的西瓜地渐渐化作云海,每个瓜皮上都映出他们取经的画面:在五行山揭下符咒时,悟空眼中的迷茫与希望;在流沙河收沙僧时,他挑着担子的决绝;在火焰山借芭蕉扇时,八戒与悟空的互相调侃…… 这些画面随着云海翻涌,最终凝成四个金光大字:“道在己心”,字字如星辰,照亮了通往灵山的路。
此时雷音寺内,如来佛祖坐在莲台上,看着掌心裂开的念珠,突然剧烈咳嗽,咳出的血落在莲台的青石板上,竟长出株曼陀罗,花瓣层层叠叠,紫得发黑,花瓣上的纹路,与悟空金箍棒上的云纹一模一样,连每个转折都分毫不差。
地藏王菩萨立于一旁,手中的锡杖轻轻顿地,叹息道:“他们终究还是要回来的,不是为了真经,是为了拆穿这‘真经’的幌子,为了告诉三界,道不在雷音寺,而在每个人的心里。”
而五行山的裂缝中,又钻出只小猴,捧着颗新的桃核,核仁上刻着 “前行” 二字,它眨了眨黑亮的眼睛,朝着东方蹦跳而去,身后的夕阳将它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