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情份(2 / 2)

可话刚到嘴边,就被张义芝打断了。

“你别跟我说这些东西,我知道你委屈,可委屈也得忍着。”张义芝的语气冷了下来,目光扫过桌上的冬冬和冬雪,“今天下午,你们一起去奶奶家那边,我倒要看看,谁敢给你们脸色看!你们必须去,这是规矩,不能破。”

俊英抬头看着张义芝,她的鬓角沾着几根白发,眼神里满是坚决。这是从小最疼她的妈,小时候她被邻居家的孩子欺负,张义芝能拿着扫帚追出两条街,可现在,她却连自己的委屈都不肯听。

她的鼻子发酸,想反驳,可眼角的余光瞥见冬冬怯生生的眼神,又看到坐在对面的月英和慧琴也跟着点头,就连小军那眼神里也是明晃晃的“你该去”。

她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德昇在一旁赶紧打圆场,他伸手拍了拍俊英的手背,声音放得柔:“你就听你妈话吧,咱们吃完饭去就行,待不了多久。”

张义芝这才松了脸色,拿起筷子给德昇夹了块肉:“这才对嘛,你们赶紧吃饭,吃完饭就过去,别让老人家等急了。”

俊英没了胃口,她看着碗里的鸡汤,红枣的甜香此刻却透着苦味。

她扒了几口饭,米粒在嘴里嚼着,像没味道的沙子,没吃两口就放下了筷子。

冬雪看她不开心,也停下了筷子,小手轻轻拉着她的衣角,小声问:“妈,咱们真的要去奶奶家吗?雪艳姐会不会又骂我?”

俊英摸了摸女儿的头,手心能感觉到冬雪细软的头发,心里酸得发疼。她强压着喉咙里的哽咽,点了点头:“嗯,咱们去。有妈在呢,她不敢欺负你。”

下午两点多,日头挂在了当空,腊月的风刮得更紧了,卷着地上的雪沫子,打在脸上生疼。

德昇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小雷,他在爸爸怀里打了个哈欠,小脑袋靠在德昇的肩膀上。

俊英拉着脸蛋儿冻得红扑扑的冬冬和冬雪。

冬雪的小手冰凉,一直紧紧攥着她的衣角,走几步就小声问一句:“妈,雪艳姐会不会骂我啊?她好凶啊。”

俊英停下脚步,蹲下来帮冬冬拢了拢棉袄的领口,把她的小手塞进自己的口袋里,强装出笑脸:“不会的,有你爸在呢,她不敢骂你。咱们就待一会儿,吃了饭就回来。”

可她心里却没底,像揣着块冰。她知道雪艳的性子,也知道婆家的偏心,这场去婆家的春节,注定不会平静。

出了张义芝家的栅栏门,隔着半米宽的房身流水沟,就是夏三爷家的西山墙。水沟里结着薄薄的冰,冰面上落着一层浮雪,被风刮得簌簌响。

夏三爷家的院子里挂着两盏大红灯笼,红绸子做的灯穗在风里晃来晃去,门口贴着火红的春联,上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是“春满乾坤福满门”,看着热热闹闹的,可俊英一看见那扇木门,就觉得心里发紧。

刚进院子,一股寒气就扑面而来,不是风的冷,是那种让人心里发寒的冷漠。

夏张氏坐在灶坑前的小板凳上烧火,她的腰比上次见时更弯了,几乎要贴到膝盖上,手里拉着风匣,“呼哧呼哧”的声音像喘不过来气的老火车,每拉一下,肩膀就跟着颤一下。

空气里飘着油汪汪的鲜香,是五花肉炖粉条的味道,锅里的热气腾腾地冒出来,模糊了夏张氏的脸。

德昇他们走进堂屋,夏张氏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依旧低着头拉风匣,灶坑里的火苗跳动着,映得她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他赶紧走过去打招呼:“娘,我们来了。”

夏张氏这才“嗯”了一声,慢悠悠地直起腰,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朝着俊英的方向抬了抬下巴:“快带孩子屋里去,你老谷四爷家的大哥他们来了,都在屋里坐着呢。”

她的声音干哑,像被砂纸磨过,眼神扫过俊英和孩子们,又很快落回灶坑里的火苗上。

俊英没说话,只是拉着冬冬和冬雪往屋里走。刚走到屋门口,就看见雪艳跟在德麟身后,从屋里走出来。

雪艳穿着件新做的红棉袄,头发梳得光溜溜的,看见他们,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眼睛一斜,瞪了冬雪一眼。

冬雪吓得赶紧往俊英身后躲,小手紧紧攥着俊英的棉袄下摆。

德麟倒是比雪艳热络得多,脸上挂着笑:“你们来了,快进屋吧,屋里烧着炉子,暖和。”他一边说,一边往旁边让了让,给他们让出进屋的路。

俊英跟着他们进了屋,屋里果然比外面暖和,炉子上坐着个水壶,“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屋里坐着几个亲戚,都是德昇的堂兄堂嫂,俊英没有见过面,并不认识。看见他们过来,只是点了点头,有的继续嗑瓜子,有的低头摆弄手里的筷子,没人开口打招呼。

屋里摆了两桌,炕上的一桌坐着夏三爷和几个长辈,地中央的一桌围着德麟的几个闺女和童秀云。

两桌的菜是一样的:一大碗猪肉炖粉条,油星子浮在上面;一盘炸丸子,金黄酥脆;还有一碗炖鱼和一盘排骨,都是夏三爷家刚杀的年猪做的,肉多得堆成了小山。

夏三爷坐在炕上的主位上,手里端着个酒盅,抿了一口酒,才慢悠悠地对桌上的亲戚们说:“这是德昇和他媳妇,还有孩子们。”

亲戚们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继续聊着刚杀的年猪,说今年的猪养得肥,肉香,没人理俊英和孩子们。

俊英心里更委屈了,她拉着冬冬和冬雪,在角落里找了把空椅子坐下。椅子上落着层薄灰,她用袖子擦了擦,才让孩子们坐下。冬雪的嘴唇干得有点儿起皮,不停地用舌头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