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送别(2 / 2)

梁百权找到列车员,塞了一包牛肉干给人家,让帮忙照顾军属。

火车启动了,乌兰浩特的风从车窗吹进来,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冬雪抱着木雕小马,时不时往窗外望一眼,像是在寻找那些熟悉的身影。

俊英摸着身边鼓鼓囊囊的挎包,指尖划过粗糙的布面,心里却无比温暖。

旅行袋里,不仅有草原的风干肉、奶豆腐,有老乡特意给的奶粉,还装着几件新做的小衣服,是邵主任的老伴儿李婶儿做的,说是给冬雪过冬穿。

李婶儿是解放前的游击队长,双枪神射手,做起针线活儿来那针脚也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厚实而结实。

还有战士们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一声声温暖的叮嘱。

她忽然明白,孟主任说的“军民鱼水情”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藏在老乡满满一罐的奶粉里,藏在战士们汗流浃背扛回来的特产里,藏在每个人真诚的眼神和温暖的话语里。

那是跨越了军民界限的情谊,是在特殊年代里,最实在、最动人的温暖。

火车一路向南,窗外的风景渐渐从草原变成了农田。

冬雪已经趴在俊英怀里睡着了,小手紧紧抱着木雕小马。俊英看着女儿恬静的睡颜,又看了看身边的行李,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她知道,不管未来有多少未知,只要有这份情谊在,有家人在。

九月,秋意已浓得化不开。

操场外围的白杨树叶子被风卷着“沙沙”的响。

德昇和梁百权开着车回到师部。两个哨兵笔直地站着,枪托抵在地上,金属的反光在秋阳下透着股冷意。

不对劲。德昇心里刚泛起这个念头。

车刚缓缓经过门口,左边的哨兵已经迈着正步走了过来。梁百权连忙急刹车。

哨兵朝他们敬了个军礼,肩上的领章被风掀动,脸色比草原上的寒霜还沉:“夏助理,请到作战室报到,马上。”

“作战室?”梁百权愣了一下。

都是老兵了,除了每月的战术演练,作战室只有遇到紧急情况才会启用。

“怎么了这是?”德昇问了一句,哨兵却只摇了摇头,嘴张了张没说话。

“知道了,”德昇朝哨兵点了点头,回头看了梁百权一眼,梁百权一脚油门冲向师部的小楼。

师部的院子里更显反常。

往常这个时候,炊事班的烟囱该冒着白烟,能闻见白面馒头的香味,可今天烟囱是冷的,几个炊事员正围着一辆三轮车搬东西,车上堆着一筐筐的压缩饼干和罐头,铁皮碰撞的声音在安静的院子里格外刺耳。

通讯班的战士们扛着电线跑过,线轴在地上滚出“咕噜咕噜”的响,有个小战士没留神撞到了墙角,手里的钳子掉在地上,他也顾不上捡,弯腰抓起来就接着跑,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渗进了衣领里。

“夏助理!这边!”通讯员小赵从作战室的门里探出头,他的军帽戴得有些歪,领口的风纪扣没系好,显然也是刚跑回来没多久。

德昇和梁百权跟着他往里走,穿过走廊时,能听见各个办公室里传来急促的说话声,还有电话铃此起彼伏的响,像是无数根弦同时绷在了一起。

作战室的门一推开,一股混杂着烟草和油墨的味道扑面而来。

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内蒙古边境地图,红色的箭头在地图上标得密密麻麻,几个参谋正围着地图用红笔圈画,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唰唰”地响。

师首长坐在桌子后面,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蒂,他抬头看见德昇和梁百权,眉头拧了拧,指了指桌子旁边的两张椅子:“坐,刚接到军区的命令,全军警戒,从现在起,进入一级战备。”

“一级战备?”梁百权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了些,他赶紧捂住嘴,却还是引来旁边参谋的一瞥。

德昇的手指攥了攥衣角,一级战备这三个字,意味着每一根神经都得绷到最紧。

后勤部长把一张纸推到他面前,纸上的字迹还带着油墨的温度,上面写着几条命令。

立即停止所有休假,召回在外执行非紧急任务的人员;各连队检查武器装备,确保弹药充足;加强边境线巡逻密度,重点盯防西线三个可疑地段;师部家属区做好疏散准备,由后勤部统一安排转移。

“德昇,这是我们后勤部负责的任务……”他的手指划过后面的几行字,留下深深的甲痕。

“你们俩,西线的情况比其他人熟,”师首长凑过来,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梁百权,你带二排负责西线的巡逻,每两个小时汇报一次情况,注意观察有没有不明身份的人员或车辆,一旦发现异常,先警告,再扣留,不许放跑一个。”

“是!”德昇站起来敬礼,右手碰到帽檐时,他才感觉到自己的手心有些出汗。梁百权也跟着站起来,他看了一眼德昇,眼神里有紧张,却更多的是兴奋。

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真正的战备任务,之前的演练再逼真,也没有此刻作战室里的氛围让人心脏狂跳。

“梁百权,你跟着德昇,负责记录巡逻日志,同时协助检查装备。”师首长又补充了一句,“记住,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冷静,不能擅自行动,一切听指挥。”

梁百权用力点头。

此刻,他满脑子都是西线的地形、巡逻的路线,还有那些需要检查的枪支弹药。

从作战室出来时,院子里已经更热闹了。

各个连队的战士们正排着队领装备,背包、水壶、防毒面具整齐地堆在地上。

指导员在队伍前面讲话,声音洪亮:“同志们,现在是关键时刻,咱们是内蒙古的边防兵,守着祖国的北大门,绝不能让任何人有机可乘!”

战士们齐声喊“是”,声音震得白杨树的叶子又落下来几片,飘在地上,被匆匆走过的脚步踩进泥土里。

德昇带着梁百权去装备库领东西。

库管员老张正蹲在地上清点子弹,看见他们进来,头也没抬:“夏助理,二排的装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步枪十五支,子弹每支三十发,手榴弹每个战士四枚,还有两挺轻机枪,都在那边的架子上。”

德昇走过去拿起一支步枪,拉了拉枪栓,“咔嚓”的声音清脆利落,他检查了一下弹匣,确认子弹都压满了,才递给梁百权:“你试试,看看手感。”

梁百权接过步枪,沉甸甸的重量压在肩上,比训练时用的枪更有实感。

他学着德昇的样子拉了拉枪栓,动作有些生涩,却很认真。

梁百权抬头看了看德昇,德昇正低头检查轻机枪的枪管,阳光从窗户里照进来,在他的脸上投下一道阴影,他的嘴角抿成一条直线,眼神专注得像是在盯着敌人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