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撮合(1 / 2)

夏家大队离盘山县城不算远,骑自行车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路程。

下了班,夏桂珍没回自己家,直接推着自行车往夏家大队赶。

秋天的傍晚,太阳把天边染成了橘红色,路边的高粱地已经收割完了,只剩下光秃秃的荒野,被风吹得呜呜响。

偶尔能看见几个社员扛着锄头往家走,见了夏桂珍,都笑着跟她打招呼。

“桂珍,回你叔家啊?”

“是啊,去看看我三叔和三婶儿。”

夏家大队不大,最开始只有夏和王两户人家,后来陆陆续续搬来了宋,于,杨,李,张姓等闯关东落脚的,几十户人家,互相都认识。

随着这些年,村子不断扩大,夏三爷家慢慢的成了村中间。

两间半老式的土坯房站在风中,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枣树,和两棵榆树,都有了些年头。这会儿枣子已经摘完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

夏桂珍刚推着自行车进了院门口,就听见屋里传来收音机的声音,正播着样板戏《红灯记》。

“三婶儿,我来了。”夏桂珍推开院门,喊了一声。

童秀云从屋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个针线笸箩,看见夏桂珍,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哟,桂珍二姐来了!快进屋,外头风大。刚下工?吃饭了没?”

夏桂珍从车把上拿下包着糖果的纸包,递给童秀云,“着急忙慌的来,没拿啥,给孩子们甜甜嘴儿吧。”

童秀云撅起嘴嗔怪道,“惯吧,就惯着吧,谁家不年不节的就有糖吃?”

“咱不是当姑的吗?大姑不常来,二姑还能空俩爪子?孩子们一年到头也挺苛了的,吃几块糖咋了?”夏桂珍笑着气她。

夏张氏听见动静儿,在东屋叫她们,“桂珍来啦?”

夏桂珍答应着,童秀云拉着她往屋走,“是不是还没吃饭?今晚儿必须留下吃饭,我亲自下厨!”

“还没呢,想着先过来跟三叔三婶儿说点事儿。”夏桂珍跟着童秀云往屋走。

“我爹没在家,和德麟去大队部了,晚上不定几点回来呢,啥事儿啊?”童秀云好奇地趴在她耳边问。

口气吹得夏桂珍的耳朵眼儿直痒 “把你急的,就不告诉你……”夏桂珍气她。

屋里的陈设很简单,靠东墙放着一个掉漆的衣柜,衣柜上摆着一个毛主席像,像框擦得锃亮。西墙那边是一张土炕,炕上铺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褥子。炕边放着一张小桌子,桌子上摆着收音机,还有几个粗瓷碗。

童秀云给夏桂珍倒了碗热水,递到她手里,和夏张氏告状:“娘,二姐说找你和爹有事儿,还不告诉我,神神秘秘的。”说完,转身去外屋地忙活做饭。

夏张氏放下手里卷的旱烟,问她:“啥事儿啊?桂珍,你着急忙慌的也不带孩子来,是不是德昇又寄信回来了?”

“不是德昇的事。”夏桂珍喝了口热水,暖了暖身子,才把齐丽红找她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夏张氏听着,卷着旱烟的手停了,眉头微微皱着,眼神里带着思索。“这事儿我得和你三叔商量商量。”

她对德兴的婚事一直很上心,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年前德昇刚办了婚事,也是桂珍介绍的刘家的闺女,夏张氏总算松了口气儿。

如今德兴话说也老大不小了,在部队里也算稳定了,婚事确实该提一提了。

之前也有人给德兴介绍过对象,有村里的姑娘,也有盘山县城里的,可要么是德兴没看上,要么是对方嫌德兴家里条件不好,一直没成。

“狼窝的齐家……我好像有点印象。”夏张氏想了半天,说,“是不是齐老栓家?早年间逃难的时候,你三叔还跟他一起被抓过公差,说那人是个老实人。”

“对对,就是他家。”夏桂珍赶紧说,“齐丽红是他家大闺女,跟我在一个厂上班,人挺好的。丽新是老三,我见过,文静,勤快,长得也周正。就是心高,非当兵的不嫁了,家里人都急坏了。”

夏张氏点了点头,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着,像是在盘算。“德兴这孩子,性子活,话多,但心细。他在部队里当海军,训练苦,我总担心他找不着知冷知热的媳妇。要是这齐家姑娘真像你说的那样,勤快,踏实,倒也算是个好缘分。”

“那您是同意了?”夏桂珍眼睛一亮。

“同意倒是同意,可我也做不了主啊。年前他二哥刚成亲,这俩人没隔三年,就再办喜事儿,太近了吧?”夏张氏有点儿担忧。

“那怕啥的,按理说德昇当年还过继给我爹了呢,不算一家子的。”夏桂珍劝她三婶儿。

“话可不敢这么说,虽说德昇过继了,可他还是你三叔的亲儿子,可不能这么说。”夏张氏笑着说,“要不,我问问德兴的意思。我这就让德麟给老三写封信,把这事跟他说说,看看他愿不愿意跟那闺女通个信,先处处看。”

“那太好了!”夏桂珍高兴地说,“齐丽红还等着我回话呢,我明天上班就跟她说去。”

夏张氏缓缓的点了点头。

“开饭了,吃饭吃饭,收拾桌子。”童秀云端着饭盆进来,大家收拾桌子开始吃饭。

童秀云好奇齐丽新的情况,“丽新多大了,有没有工作?”

夏桂珍只是听齐丽红说起过她的三妹妹,她自己并不了解,“好像刚满二十一岁,没上班,狼窝大队的社员也都挺忙的,还得在家帮着她妈做些家务,她大姐和我是同事,大哥也是种地的都成家了,家里还有她小妹子丽娟已经嫁了,弟弟建民才十二,在上小学。”

“嗯,家庭情况还行,不是那种好吃懒做的人家。”夏张氏满意地点了点头,“行了,我知道了。你也别在这儿待着了,赶紧回家吃饭吧,老吴和孩子该等急了。等德兴有了回信,再跟你说。”

夏张氏担心天黑了桂珍一个人赶夜路,急急地催她回去。

夏桂珍主意正,又跟夏张氏聊了几句,才起身告辞。童秀云堵在院门口,塞了半麻袋的土豆地瓜南瓜豆角之类的菜,绑在后车座上。

“慢点儿骑车子,有沟沟坎坎下来推着走……”童秀云带着孩子们,站在院门口送夏桂珍。

“快屋去吧,别把孩子冻着。”夏桂珍嘱咐她。

出了三爷家的院门,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月亮还没爬上当空,昏黄的光洒在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