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9章 弹尽之忧催矿脉,铁铜之渴引征程

第9章 弹尽之忧催矿脉,铁铜之渴引征程(2 / 2)

走了七天他们终于到了大同铁矿附近。这铁矿果然像周先生说的规模不大几间破厂房围着个露天矿坑设备都被砸得七零八落。周先生却眼睛一亮指着矿坑里的矿石说:“这是赤铁矿品位不低能炼出好钢。你们看那台破碎机虽然坏了但核心零件还在修修就能用。”

工匠们立刻动手检查设备。有台小型轧钢机只是电机坏了;几座熔炉的耐火砖还能用;甚至还找到几吨没运走的矿石。李铁蛋让人把能用的零件拆下来装箱又雇了附近的老乡用驴车拉着往回走。为了安全他们白天躲在山洞里晚上赶路整整走了十二天才把设备和矿石运回根据地。

赵大山带的游击队去阳泉也有收获。他们混进鬼子的铜矿当矿工跟里面的老矿工搭上线。老矿工说鬼子看管严但晚上有看守会偷偷把铜料卖给商人换钱。赵大山找到那个看守用五瓶青霉素和他搭上线让他每星期偷偷运些铜料出来用粮食换。第一次交易就弄到了五十斤铜锭虽然不多但总算有了门路。

根据地收废铁旧铜的工作也见了成效。乡亲们把家里的破铁锅、烂犁铧都送了来有的甚至把祖传的铜烟袋、铜锁都捐了出来。老马把这些东西分类堆在兵工厂旁光是废铁就堆成了小山。周先生看着这些“宝贝”笑着说:“有了这些再加上铁矿的矿石咱的子弹壳和枪管就有着落了。”

兵工厂立刻开足马力。熔炉里的火日夜不熄新运来的铁矿矿石被倒进炉子里炼出一块块火红的钢坯;工匠们用修复的轧钢机把钢坯轧成钢板再裁成枪管和炮弹壳;复装子弹的作坊里妇女们把旧弹壳擦亮重新装上火药和弹头。

周先生还琢磨着改进工艺。他让工匠们用新炼的钢做半自动步枪的枪管试了几次发现比用铁轨钢做的更耐用射程也远了些。他又在子弹里加了些铅芯让弹头更有穿透力。第一批新子弹造出来时他让战士们试射大家都说比以前的好用。

可问题还是没彻底解决。铁矿的矿石不够用炼出的钢只能满足一半需求;阳泉的铜料每次运来的都不多子弹壳还是得反复用;火箭筒的无缝钢管依旧是个难题只能靠孙茂才从敌占区换但数量有限。

王铁柱看着兵工厂的生产报表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他召集干部们开会说:“找到铁矿和铜矿只是第一步要想彻底解决弹药问题就得把矿场夺回来自己开采。大同铁矿和阳泉铜矿都在鬼子手里但只要咱继续壮大总有一天能把它们拿回来。”

他又对周先生说:“你得想办法提高矿石的利用率再琢磨琢磨能不能用其他矿石代替。还有兵工厂的设备得再改进争取用更少的料造更多的武器。”

周先生点点头说:“我正让工匠们研究怎么从煤矿的废石里提炼铁虽然含量低但量大;铜料方面我听说有些老房子的房梁上有铜配件可以想办法收集。就是这些都需要时间。”

会议结束后王铁柱走到兵工厂的熔炉旁看着里面熊熊燃烧的火焰。工匠们正把新炼的钢坯锻打成枪管火星溅在他们脸上映出一张张坚毅的脸。外面传来新兵训练的口号声整齐有力。他知道弹药的难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但只要有铁矿有铜矿有这些肯拼命的战士和工匠总有一天能彻底解决。

夜色里兵工厂的灯光亮得格外刺眼。周先生还在图纸上画着新的熔炉设计图;李铁蛋带着战士们在仓库里清点刚造好的火箭筒;老马正指挥人把新收来的废铁卸下车。每个人都在为解决弹药的难题努力着。

王铁柱望着远处的群山大同铁矿和阳泉铜矿的方向隐在夜色里。他知道通往那里的路还很长还会有很多牺牲但他更知道这是必须走的路。只有掌握了铁矿和铜矿部队才能有打不完的子弹造不完的武器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真正站稳脚跟才能把鬼子彻底赶出去。

熔炉里的火越烧越旺映红了半边天也映红了每个人的眼睛。在这火光里藏着根据地的希望藏着战士们的决心更藏着晋省大地重获新生的力量。弹药的缺口总有一天会补上而这一天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