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8章 青石镇粮仓的生死较量

第8章 青石镇粮仓的生死较量(2 / 2)

“小心上面!”他喊着,往旁边一滚。一颗手榴弹“咚”地落在他刚才站的地方,引线“滋滋”地冒着火花。李明远想都没想,抓起手榴弹就往阁楼扔了回去。“轰隆”一声巨响,阁楼上传来鬼子的惨叫。

张石头已经冲进了里屋,正和两个鬼子拼刺刀。他的枪法不算顶尖,但拼刺刀却有股蛮劲,手里的步枪使得像根铁棍,左挡右劈,逼得两个鬼子连连后退。“狗娘养的!尝尝爷爷的厉害!”他喊着,突然变招,枪托往后一撞,正打在一个鬼子的肚子上,那鬼子疼得弯下腰,被他一脚踹翻在地,紧接着一刺刀结果了性命。另一个鬼子被这凶狠的打法吓住了,动作一滞,被跟进来的队员从侧面捅了一刀。

李明远在粮仓里搜索,突然听见墙角传来呜咽声。他举着枪走过去,借着从门口透进来的月光一看,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被捆在柱子上,嘴里塞着布,身上的棉衣被打得全是窟窿,渗着血。“别怕,我们是八路军。”李明远解开绳子,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给他披上,“能走吗?外面安全了。”

少年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俺……俺是来偷粮食的,俺娘快饿死了……”

“没事了。”李明远拍了拍他的背,“粮食我们会分给乡亲们,你先出去,找周小满,他会送你回家。”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夹杂着汽车的引擎声。周小满跑了进来,脸色发白:“连长,鬼子的援兵来了!至少一个中队,还开着卡车!”

李明远心里一沉——没想到鬼子的反应这么快。他冲到门口一看,远处的公路上果然有车灯在晃,越来越近。“快!搬粮食!能搬多少搬多少!”他喊着,“张石头,你带机枪组掩护!刘和尚,炸掉剩下的粮仓!别给鬼子留一粒!”

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扛着粮袋往外面的独轮车上跑。张石头把机枪架在门口,对着公路的方向扫射,子弹打在卡车的铁皮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暂时逼停了卡车。“快点!再快点!”他喊着,枪管已经打得发烫,不得不换了个备用枪管。

刘和尚正在粮仓里布置炸药,把剩下的粮仓都钻了洞,塞进炸药包。“连长,好了!”他喊着,手里举着点燃的火把。

“撤!”李明远喊着,最后看了一眼这座粮仓——里面还有不少粮食,但已经没时间搬了。他一挥手,队员们推着独轮车就往镇子外的山路跑。

“轰隆!”

粮仓的爆炸声震得地动山摇,火光冲天,把半边天都映红了。追来的鬼子被气浪掀得东倒西歪,等他们冲到粮仓时,只剩下一片火海。

跑在山路上,冷风像刀子似的刮着脸。张石头的胳膊被流弹擦了一下,血顺着袖子往下滴,他却浑然不觉,还在兴奋地喊:“炸得好!让狗日的鬼子一粒粮食也得不到!”

周小满推着一辆独轮车,上面堆满了粮袋,额头上全是汗。“连长,咱这次抢了至少两百袋!够乡亲们吃一个月了!”

李明远回头看了眼火光冲天的青石镇,心里却沉甸甸的。这次虽然得手了,但也付出了代价——两个队员牺牲了,还有三个重伤。鬼子的战斗力确实比伪军强太多,枪法准,反应快,配合也默契,若不是刘和尚摸掉了炮楼,他们今天恐怕很难全身而退。

“回去好好练。”他对身边的队员们说,声音有些沙哑,“枪法、刺刀、配合,一样都不能落下。下次再遇上鬼子,咱得让他们知道,咱槐叶队不光会偷会炸,硬拼也不怕!”

王铁蛋扛着半袋粮食,喘着粗气说:“连长,俺今天打死一个鬼子!用刺刀捅的!”他的脸上沾着血,既有鬼子的,也有他自己的——刚才拼刺刀时,胳膊被划了道口子。

“好样的!”李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这种感觉,但别骄傲。鬼子还有很多,硬仗还在后头。”

天快亮时,队伍终于回到了根据地。乡亲们早就等在村口,见他们推着粮食回来,都涌了上来。当听说有队员牺牲时,大家都沉默了,一个老太太端着碗热粥,走到李明远面前,老泪纵横:“李连长,让你们受苦了……这粮食,是用命换来的啊……”

李明远接过热粥,却没喝,递给了旁边受伤的队员。“这是我们该做的。”他看着远处的东方,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只要能把鬼子赶出中国,再多牺牲也值得。”

周小满在本子上记录着这次的伤亡和缴获,最后写道:“青石镇之战,歼敌十七,缴粮两百一十袋,我队牺牲二人,重伤三人。鬼子凶悍,然我队亦无惧。血火淬炼,方显真金。”写完,他合上本子,抬头看向正在给伤员包扎的李明远,心里突然明白:对付鬼子,光靠巧劲不够,还得有敢打敢拼的硬骨头——而他们,正在把自己的骨头,一点点练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