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能行吗?”周镇长皱着眉,“那还是前清时挖的,怕早就塌了。”
“让工兵队去加固,”李明远往城下喊,“麻三,带你的人去南关,把地道里的碎石清出来,每隔三丈挖个通气口!”
天刚亮,敌机的轰鸣就来了。这次是六架轰炸机,排着队往南关俯冲。李明远站在钟楼顶上,举着望远镜看,只见炸弹在雪地里炸开一个个黑窟窿,民房塌了一片,却没看见多少百姓——都躲进地道了。
“打得好!”他往城下吼,“让迫击炮往机场打!别让他们再回来!”
炮弹呼啸着飞出去,虽然没炸到飞机,却把机场的帐篷炸塌了不少。敌机不敢久留,盘旋了两圈就飞走了。李明远刚松口气,就听见南关传来喊杀声——鬼子的步兵开始冲锋了。
“李虎!带机枪队去南关!”他往城下跑,“麻三,把柴火点了!”
火“腾”地窜起来,浓烟滚滚,把南关的缺口遮得严严实实。鬼子冲进火墙,惨叫声此起彼伏。李明远举着枪往缺口冲,刚跑到半路,就看见张掌柜的儿子拄着拐杖往这边跑,腿上还缠着绷带。
“连长!俺爹……俺爹在地道口被炸弹埋了!”小伙子哭着说,“他为了掩护乡亲们进地道,没来得及……”
李明远心里一揪,往地道口跑。那里的石板已经被炸飞,碎石堆里露出只攥着药罐的手。他让人赶紧挖,挖了半天,才把张掌柜的尸体挖出来,怀里还抱着那个黑陶罐子,药没洒出来一点。
(五)
傍晚时,鬼子的进攻终于停了。城楼上的弟兄们瘫在雪地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李明远往城下看,雪地里的尸体堆得像小山,有鬼子的,也有弟兄们的。他让担架队把弟兄们的尸体抬到东关,那里有片松林,早就挖好了坟坑。
埋金哲的地方,新添了个坟头,是张掌柜的。小姑娘把那颗刻着“平安”的子弹壳放在两个坟前,又把小石头抱过来,让他给两位烈士磕了个头。
“连长,”李虎凑过来,手里拿着个铁皮罐头,“从鬼子少佐的帐篷里搜的,牛肉的,你吃点。”
李明远打开罐头,分给旁边的弟兄们,自己只吃了一小块。“明天就是立春了,”他望着远处的田野,“等雪化了,咱就种麦子,让乡亲们有饭吃。”
夜里,李明远坐在城楼上,往枪膛里压子弹。月光照在雪地里,亮得能看书。他摸出那张城防图,上面已经画满了红圈和箭头,是这半个多月来的战斗痕迹。
“快了,”他对着图喃喃自语,“春天就快来了。”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李明远往城下看,是侦察队的弟兄回来了,还带来个穿军装的人。“连长!是八路军的同志!”弟兄们喊着,把那人往城楼上迎。
那人握着李明远的手,笑着说:“我们是主力部队的,奉命来支援你们。后面还有大部队,明天就到!”
李明远的眼睛亮了,往城下喊:“弟兄们!八路军来支援咱了!明天咱反击!”
喊声在城楼上回荡,弟兄们从雪地里爬起来,举着枪欢呼。李明远望着东方的启明星,觉得这夜好像不那么冷了。他摸出怀里的子弹壳,在月光下看,上面的“平安”两个字,好像在发光。
“金哲,张掌柜,”他对着东关的方向说,“你们看着,咱不仅能守住这城,还能把鬼子赶出去,让这城里的人,都能平平安安的。”
风掠过城墙,带着一丝暖意。李明远知道,春天真的快来了。雪会化,草会绿,那些牺牲的弟兄们用鲜血浇灌的土地,总会长出新的希望。他握紧手里的枪,等着天亮,等着反击的号角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