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8章 夜探炮楼摸底细,星火联村聚锋芒

第18章 夜探炮楼摸底细,星火联村聚锋芒(2 / 2)

“那就好办了。”李明远眼睛一亮,指着草图上的二层窗户,“老郑,你再备五颗炸弹,不用太大,能把木窗户炸开就行。等咱在一层炸出豁口,鬼子肯定往一层涌,咱派个人从玉米地那边架梯子,直接从二层窗户把二柱子救出来。”

“架梯子俺们村有现成的!”王家村的队长王老实瓮声瓮气地说,“俺们村打谷场有两架长梯子,都是新做的,够得着二层。”

“好!”李明远一拍桌子,“就这么定了:晌午头,鬼子吃饭的时候动手。李虎带俩人解决门口哨兵;老郑带人去墙根放炸弹,炸一层豁口;王老实带梯子去二层救二柱子;赵大叔带赵家沟的人守在玉米地东头,等鬼子从豁口往外冲时,用土铳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剩下的人跟我堵在炮楼西头,别让一个鬼子跑了!”

晌午的日头毒得很,晒得玉米叶都打了蔫。炮楼里飘出饭菜的香味,混着劣质烟草味从射击孔钻出来。李明远趴在玉米地里,能听见里面传来划拳声,还有碗碟碰撞的脆响——果然松懈得很。

“差不多了。”他看了眼李虎手里的香,一炷香刚烧完。李虎点点头,带着两个后生,猫着腰钻进玉米秆中间的小道,那小道是李家坳的人用锄头提前扒出来的,宽得正好能过人。

没过片刻,就见炮楼门口的两个哨兵晃了晃,像没骨头似的倒了下去,李虎从门后探出头,往玉米地这边比了个“成了”的手势。

“上!”李明远低喝一声,老郑带着人,怀里抱着炸弹,顺着排水沟往墙根爬,排水沟里的泥水溅了他们满身,他们却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爬到墙根就开始往石头缝里塞炸弹,引线接得长长的,一头攥在手里。

王老实带着人扛着梯子,顺着玉米地另一头的小道往前挪,梯子腿包着布,“沙沙”的玉米叶声正好盖住挪动的动静。

“放!”李明远看见老郑他们退回到玉米地里,猛地挥了挥手。

老郑拽着引线往后一拉,“轰隆——轰隆——”五颗炸弹接连炸开,石砌的地基果然被崩开个豁口,碎石块“哗啦啦”往下掉,炮楼里的划拳声戛然而止,换成了鬼哭狼嚎。

“救二柱子!”李明远吼着,自己举枪冲在最前面,子弹“嗖嗖”往豁口里打,逼得鬼子不敢靠近豁口。王老实他们趁机把梯子架在二层窗户下,两个后生顺着梯子往上爬,很快就听见二层传来“哐当”一声,想必是窗户被砸开了。

“快撤!”李明远见二柱子被两个后生从窗户里架了出来,赶紧喊。众人边打边退,退到玉米地深处,才敢停下来喘口气。二柱子吓得脸色发白,抓着李明远的胳膊直抖:“楼里……楼里有鬼子的粮食,好多袋,都是从各村抢的……”

李明远眼睛一亮:“那正好,炸了炮楼,粮食归各村分了!”

话音刚落,就听炮楼方向又“轰隆”响了一声,比刚才的炸弹声还大。老郑拍着大腿笑:“准是俺那剩下的十颗炸弹被鬼子碰着了,这下连楼带粮食,全给炸塌了!”

众人往炮楼那边看,果然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玉米地里的人都欢呼起来,赵家沟的汉子们举着锄头往天上抛,王家村的姑娘们扯着嗓子唱山歌,连最腼腆的石佛镇伙计都红了脸,跟着喊“痛快”。

李明远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想起刚建联防队时,周镇长说的“攥成拳头”。现在这拳头不仅攥紧了,还打出了力道——这力道不是凭空来的,是李家坳的吹管、王家村的梯子、赵家沟的锄头,是各村凑的粮食、各户出的壮丁,是每个人心里那点“不能让鬼子欺负到头上来”的气性。

等硝烟散了,各村的人都涌到炮楼废墟前,果然从碎石堆里扒出二十多袋粮食,袋口印着各村的记号,李家坳的印着“李”,王家村的绣着“王”,还有石佛镇药铺的麻袋,上面画着个小药罐。

“分粮喽!”李虎扛着最大的一袋,往李家坳的人堆里送,“谁的粮归谁,一点都不少!”

王二柱拄着拐杖,指挥人把炸塌的炮楼地基挖开:“咱在这儿修个碾米坊,以后各村碾米不用跑远路,还能在这儿站岗放哨,鬼子再来,咱老远就能看见!”

李明远站在废墟上,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远处的山梁上,新的炊烟正从各村的屋顶升起,连成一片,像落在人间的银河。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黑风口的炮楼倒了,还会有别的炮楼冒出来,但只要这联防的星火不灭,各村攥着的拳头不散,就总有把炮楼一个个掀翻的底气。

夕阳西下时,周镇长带着药铺的伙计来了,带来的药箱里装着新熬的药膏。他给李明远递过一块烤红薯,红薯的甜香混着硝烟味,竟格外踏实。

“下一步,咱往哪走?”周镇长问。

李明远咬了口红薯,指着更远的山梁:“听说山外还有好几个村被鬼子占着,咱去把他们联进来——联防队的名头,得让更多人知道。”

红薯的甜味从喉咙暖到心里,他看着远处渐渐暗下去的天色,星星开始一颗接一颗冒出来,像极了各村亮起的灯火。这些星星点点的光,聚在一起,就能把黑风口的夜照亮,把所有被鬼子笼罩的地方,都照得亮堂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