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火攻
(一)
端据点的日子定在十五这天,月黑风高,最适合动手。李明远把人分成三队:马大山带一队,负责解决门口的机枪手;老郑带一队,去粮仓放火,断鬼子的后路;李明远自己带英子和五个青壮,从关帝庙的后墙翻进去,直扑松井的住处。
“记住,枪响为号,”李明远在溶洞里最后交代,“马大哥,你们动作要快,机枪手一解决,就吹三声口哨,我们再行动。”
马大山拍着胸脯:“放心!俺们村的猎户,打鸟枪百发百中,收拾那俩机枪手,跟玩似的!”他身后的四个汉子都扛着改装过的土枪,枪管加长了,据说能打百步远。
老郑叼着烟袋,烟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粮仓那边有三个鬼子看守,俺带的人多,保证把火点得旺旺的,让他们顾头不顾尾。”他身边的人都背着捆好的干柴,上面淋了桐油,一点就着。
英子正往腰间缠布条,把那把磨尖的石刀藏在里面。“后墙的青砖松动了,我白天摸过,能撬开三块,够一个人钻进去。”她抬头看向李明远,眼里闪着光,“你说松井会不会还带着那本日记?”
上次从特务身上搜出的小册子,其实是本松井的日记,里面记着不少据点的布防,就是最后几页被撕了,没写清军火库的位置。李明远点头:“大概率带着。找到日记,说不定能发现军火库在哪。”
(二)
三更天,村里的狗突然都不叫了,静得能听见风吹草动。马大山带着人趴在据点对面的草垛后,瞄准了门口的机枪手。那俩鬼子正缩在避风处抽烟,火星在黑暗中一亮一亮。
“打!”马大山低喝一声。
四声枪响几乎同时响起,两个机枪手哼都没哼就倒了。旁边巡逻的鬼子刚要喊,就被飞来的 arrows(箭矢)钉在墙上——是村里的猎户用弩射的,悄无声息。
“嘘——嘘——嘘——”三声口哨在夜空中响起,又轻又脆。
李明远听见信号,立刻带着人摸到后墙。英子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铁钎,插进青砖缝里一撬,三块砖果然松动了,露出个黑漆漆的洞。“我先进去。”她瘦小,钻洞正合适。
英子像只猫,悄无声息地钻进据点,落地时踩在一堆干草上,没发出一点声音。她贴着墙根往亮灯的房间摸,松井的日记里写着,他晚上爱在东厢房看书。
果然,东厢房亮着油灯,里面传来翻书的声音。英子趴在窗台上,用手指蘸了点唾沫,在窗纸上捅了个小洞——松井正坐在桌前,手里拿着本日记,嘴里还哼着鬼子的小调。
她刚要招呼李明远进来,突然看见松井把日记放进抽屉,又从里面拿出个铁皮盒子,打开后,里面竟是张据点的全图,红笔圈着个地方,写着“弹药”。
是军火库!英子心里一喜,刚要记位置,就听见身后有脚步声——一个巡逻的鬼子正往这边走,手里的枪托“哐当”撞在墙上。
松井猛地抬头:“谁?”
英子赶紧往房梁上爬,动作快得像只猴子。她小时候在山里爬惯了树,这点高度不算啥。刚扒住房梁,门就被推开了,松井举着枪冲出来,正好撞见那个巡逻的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