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章 穿越者的棋盘与未卜的烽烟

第1章 穿越者的棋盘与未卜的烽烟(2 / 2)

李明远的心猛地一跳,含糊道:“猜的,鬼子的心思就那几招。”

“不像猜的。”小石头抬起头,眼里的光很亮,“你说初七会下雨的时候,眼神跟我爹看天气预报似的,笃定得很。”她爹以前是县里的气象员,后来鬼子来了才躲进山里,总说“看云识天气,看山识人心”。

李明远沉默了。他不能告诉她真相,这穿越者的秘密,是比任何情报都危险的炸弹。他只能从怀里掏出那片焦艾叶,放在鼻尖闻了闻——三年了,这味道从黄村到临县,一直跟着他,像条无形的线,把他和这个时代紧紧拴在一起。

“小石头,”他突然开口,“如果……我是说如果,咱们能让鬼子的计划落空,你想做什么?”

“我想让我爹看看。”小石头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股劲,“告诉他,他教我的那些本事,我没白学,能护住人了。”她把弹壳小鸟放在地图上的雁回岭位置,“就像这个小鸟,以前只能被人捏在手里,现在也能站在山上,看着鬼子倒霉。”

李明远看着那只弹壳小鸟,突然觉得心里的石头轻了些。或许,历史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那些被记载的“必然”,其实藏着无数人的“偶然”——张大夫的药罐,刘三的短刀,老石头的柴刀,还有眼前这只弹壳小鸟,都是能撬动棋盘的棋子。

三月初七那天,果然下起了大暴雨。

李明远和小石头躲在黑风口的煤窑里,听着外面的雨声“哗哗”作响,像要把整个世界都淹了。煤窑里堆着刚运进来的粮食,麻袋堆得像座小山,散发着新麦的清香。老周派来的人说,主力部队按计划去了黑风口,没去雁回岭,而山本的人果然在雁回岭等了一夜,最后只等来场空雨。

“师父,你看!”小石头指着煤窑外,雨幕里隐约有火光闪烁,“是鬼子的探照灯!他们肯定在雁回岭那边转悠呢!”

李明远的心终于落了地。他赢了,赢了历史的惯性,赢了山本的阴谋,更赢了那些本该死在雁回岭的人。他靠在麻袋上,听着雨声里夹杂的远处炮声——想必是山本发现上当,气急败坏地乱放炮。

“师父,你好像很高兴。”小石头递过来块玉米饼,是从粮堆里找的,还带着温热。

“嗯。”李明远咬了一大口,饼渣掉在地上,“因为咱们护住粮食了,老乡们不会挨饿了。”

他没说的是,这场胜利的代价,他还不知道。历史的轨道被扳动了,接下来会驶向哪里?是更光明的未来,还是更凶险的深渊?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停。

雨停的时候,天边露出了鱼肚白。煤窑外的泥地上,印着串串脚印,有游击队的,有老乡的,还有他和小石头的,杂乱却坚定,像在地上写着:我们来过,我们活着。

李明远走出煤窑,看着远处的雁回岭,那里被雨水洗得墨绿,像头安静的巨兽。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山本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但他不怕了,因为他不再是那个只能看着历史书叹息的旁观者,他成了这盘棋里的一颗子,哪怕只是颗小卒,也能过河,也能将军。

“走了,小石头。”他拍了拍她的肩,“咱们得去看看王掌柜他们,告诉他们好消息。”

小石头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手里的弹壳小鸟在晨光里闪着光。李明远看着她的背影,突然想起历史书里的一句话:“所有伟大的变革,都始于微小的勇气。”他不知道自己这点勇气,能改变多少,但他愿意试试,为了那些在雨夜里安然入睡的人,为了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也为了自己穿越而来的意义。

黑风口的风还在吹,却带着点暖意。远处的山坡上,新绿的草芽顶着水珠,在晨光里闪着亮,像无数双眼睛,看着他们走向未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