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6章 藕塘深处灯火

第6章 藕塘深处灯火(1 / 2)

李明远钻进藕塘时,裤腿已经被芦苇划得稀烂,脚踝处的伤口泡在泥水里,泛起一阵钻心的疼。他顾不上这些,猫着腰在荷叶间穿行,手里紧紧攥着那片焦艾叶——这是从张大夫药筐里带出来的唯一念想,此刻倒成了支撑他往前走的凭据。

藕塘比想象的大,墨绿色的荷叶层层叠叠,遮住了头顶的天光,只有零星的光斑透过叶缝落下来,在浑浊的水面上晃出细碎的银点。空气里弥漫着淤泥的腥气和荷叶的清香,混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安宁。李明远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也有这么一片藕塘,每到夏天,他就跟着表哥去采莲蓬,表哥总说“藕在泥里藏得深,才长得瓷实”,那时不懂,现在踩着没膝的淤泥,倒突然品出了几分意思。

“哗啦——”身后传来水声,是有人追进了藕塘。李明远的心猛地一提,赶紧往荷叶更密的地方钻,后背紧紧贴着一根粗壮的荷梗,连呼吸都放轻了。

“人呢?刚才明明看见往这边跑了!”是伪军的声音,带着不耐烦的呵斥,“松井少佐说了,找不到人,咱们都得遭殃!”

“这破塘子跟迷宫似的,哪找去?”另一个声音抱怨着,“我看八成是沉塘底了,这淤泥能陷死人。”

脚步声在不远处的荷叶间踩过,泥水“咕叽咕叽”地响,离他越来越近。李明远能看见伪军的军靴尖从荷叶缝里露出来,沾着黑乎乎的淤泥,像两只丑陋的蛤蟆。他悄悄摸向腰间——那里别着刘三给的短刀,刀鞘是用旧布缠的,此刻被泥水浸得沉甸甸的。

就在这时,一只青蛙突然从他脚边蹦起来,“扑通”跳进水里,惊得荷叶一阵摇晃。

“在那儿!”伪军的喊声像炸雷,紧接着就是拉动枪栓的“哗啦”声。

李明远来不及多想,猛地矮身钻进更深的淤泥里,只露出半个脑袋在荷叶丛中。冰冷的淤泥裹住身体,压得他胸口发闷,却也挡住了视线。他听见伪军的脚步声在周围绕了两圈,骂骂咧咧地远去了,嘴里还嘟囔着“肯定跑远了,这鬼地方谁待得住”。

直到听不见动静,李明远才从淤泥里挣扎出来,浑身都裹着黑泥,像块刚从地里刨出来的炭。他瘫坐在荷叶上,大口喘着气,泥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混着额角的血,在下巴上汇成一道黑红的水流。

夕阳西沉时,他终于摸到了藕塘的尽头。岸边是片茂密的柳树林,树影里隐约有灯光在晃。李明远警惕地躲在树后观察了半晌,见那灯光始终稳稳地亮着,不像有埋伏的样子,才悄悄走了过去。

灯光是从一间窝棚里透出来的。窝棚是用树枝和茅草搭的,门口挂着块破旧的蓝布帘,帘上绣着朵歪歪扭扭的莲花——和张大夫药铺里那幅《本草图》上的莲花很像。李明远的心莫名一安,伸手掀开了布帘。

窝棚里只有一张木板床,一个灶台,墙角堆着半袋糙米。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正坐在灶台前添柴,灶上的瓦罐里“咕嘟”作响,飘出浓郁的药香。听见动静,老婆婆回过头,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眼睛却亮得惊人:“是……是送药的同志?”

李明远点点头,喉咙发紧,说不出话来。

老婆婆赶紧起身,往灶里添了把柴,把瓦罐端下来,倒出一碗药汤递给他:“快喝点暖暖身子,看你冻得嘴唇都紫了。”药汤是深褐色的,飘着几缕黄芪,闻着就知道是补气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