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暖房饭(四)(2 / 2)

徐青阳看着乔安红透的耳朵,心情非常好,宠溺道:“好!”

乔安不想大家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遂开始转移话题,“外祖,学堂的土地什么时候开始种?种什么?”

这些地里的收成可是直接和束修相关,收成越好,乡亲们要交的束修就会越低。

“这事已经商议过了,”李村长把嘴里的菜吞咽下去后才说:“那些地都是上等田,距离河边也不远,所以都打算种水稻,等水稻秋收以后就种油菜、土豆之类的轮换着来。”水田是不适宜种玉米这种旱地作物的,且不能每年都种同样的东西,要换着来。

不过水稻育秧要在开春以后,现在他们能做的就是把地里的杂草清除了,等年后春耕时把土地好好的深耕一遍,然后就可以等着插秧了。

“种水稻好!”水稻的价格是所有粮食里最高的,而且产量也不错,“那什么时候要买水稻种子记得在我这拿钱。”他手里还有十二两银子没用。

“不急!”李村长提醒道,“集资的事我们已经和乡亲们说了,等过两天再说。”和钱有关的事,乡亲们总是会深思熟虑一下的。

但如果他们能再集资到一部分银子,那就还能再买些地,买地剩下的银子再来买水稻种子,如果种子不够,他们从自家挪一些出来应该就够了。

乔安了然的点点头,集资这事他不插手。

乔安提起种地的事,李村长就想起了请夫子的事。自从他把学堂也会招收哥儿的事情宣扬出去后,这段日子有不少人来问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以及教哥儿们刺绣技艺的人是谁?

他们三个村子会做衣服的哥儿不少,但会刺绣技艺的却寥寥无几,就算是有,那也绝对达不到能当人师傅的程度!

“安哥儿,给哥儿请夫子的事怎么样了?”刺绣技艺也是能养家糊口的,不比采桑养蚕差,好多人家都很心动。

乔安对自己拿出去的东西还是很有信心的,“再过几天应该就有消息了。”距他去镇上找王管事也过去半个月了,不管事情成不成,应该就这几天就会来消息了。

听乔安这么说李村长心里就安定了不少,安哥儿年纪虽然小,但办事却很周到,在李村长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时候,他就已经把乔安当做一个成年人来对待了。

见乔安忙着和李村长说话,徐青阳又帮着乔安夹了不少菜,这次乔安就顾不上害羞了,因为他想起了被自己遗忘的事是什么了!

“外祖,村子里有没有那种空置的房子?”

“你问这个做什么?”李村长很是好奇,乔安不是打算出孝后自己修建房屋吗?这个时候问这个做什么?难不成乔安这么早就在计划修房子的时候住的地方了吗?

可这个问题乔安也不该来问他,应该去问郭村长才是。

“我刚想到,这教刺绣技艺的人来了要住哪?”他们都是从镇上来的,难不成每天早上从镇上出发,晚上再回到镇上去吗?学堂里倒是有暂时给他们休息的地方,但住人的地方是没有的。

李村长猛拍大腿,他们怎么把这事疏忽了!

“这事确实迫在眉睫,耽搁不得了!”李村长已经在脑子里想李家村有没有适合出租的房屋了,“安哥儿你提醒得很是,这件事我会好好和郭村长、杨村长商议的。”

他们请人来教学,态度不摆正了可不行!

“好!”乔安遗忘的事情可不止这一件,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不知道学堂里还剩没剩木材?”

乔安上一秒和下一秒说的话还真是南辕北辙,但李村长还是回答了他,“还剩下一些,不过不多了。”毕竟做了那么多书桌出来,还做了好些吃饭的桌椅板凳。

“够做几个大书架吗?”乔安忘了的另一件事就是没有在学堂里规划一个看书的地方,不过现在也不算晚,他可以在每个教室的后面增加两三个柜子,专门用来放书方便学生阅读。

乔安的话不止让李村长疑惑,桌子上的人就没有不疑惑的,最后还是徐青阳问了,“安哥儿,要书架做什么?”

“放书啊!”乔安直言道,书架不用来放书那叫什么书架?

见众人还是一副疑惑的模样,乔安紧接着道:“我家不是还有很多书吗?可那是爹爹的遗物我不能把它们拿出来,但誊抄几本拿出来放在学堂让孩子们看还是可以的。还有杨哥家和李哥家,都可以抄几本放学堂里让孩子们看。”都说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除了课本上讲的那些,乔安也希望孩子们能读点其他的书。

乔安的话又把众人惊住了,其中受到最大震惊的还得数徐青阳。

把书免费誊抄出来拿给别人看,还不是一两本,这事徐青阳长这么大也没遇见过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