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 > 第171章 【谋反案篇】墨者证言

第171章 【谋反案篇】墨者证言(2 / 2)

“假的!这帛书是假的!” 巴清厉声喝止,上前一步抓住帛书的边缘,“陛下请看,这帛书的质地异常顺滑,绝非秦代蚕丝所织!而且您看这里 ——” 她用银针挑起帛书右下角的夹层,“边缘还沾着细微的白色纤维!”

内侍立刻凑近细看,随即脸色大变,高声回禀:“陛下!确有异物!这纤维比蚕丝粗三倍,颜色泛着冷光,用指甲揉搓也不断裂!” 他说着将纤维捻起,那缕极细的白色丝状物在烛火下竟泛着淡淡的银光,与周围的蚕丝帛形成鲜明对比。

百官哗然之声比先前更甚,楚系官员的附和声瞬间消失,廷尉正手中的铁钳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墨衡脸色惨白如纸,身体剧烈颤抖,帽檐下的刀疤因紧张而扭曲变形,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

李斯急忙上前,想要盖住帛书:“不过是帛书存放时沾上的杂质!巫山多奇花异草,说不定是某种植物纤维,怎能算伪造证据?巴清你这是吹毛求疵!”

“杂质?” 巴清一把抓住李斯的手腕,臂上巫纹红光一闪,李斯腕间突然传来一阵灼热的刺痛,他痛得闷哼一声,却被巴清死死攥住无法挣脱,“相国可知,这纤维绝非秦地所有 —— 臣女走遍巴蜀、楚地、百越,见过蚕丝、麻线、棉絮甚至兽毛,却从未见过这般坚韧的织物!若不是伪造者从别处带来,便是有人故意留下的破绽!”

始皇霍然起身,龙袍下摆扫过案几上的青铜酒樽,酒液洒在金砖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墨衡!这帛书从何而来?白色纤维又是何物?你若说实话,朕可饶你不死!”

墨衡 “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冷汗顺着刀疤滑落,浸湿了身前的墨色布衣:“陛下…… 是李斯相国逼我的!他派亲信率三百甲士围住机关城,抓了天工堂三百弟子关在城外矿洞,说若我不指认巴清,便要将墨家弟子全部活埋!这帛书是他事先伪造的,纤维也是他让我夹在夹层中的,说若是被识破,便嫁祸给巴清‘用妖术污染帛书’!”

【四:疑窦丛生,权谋暗涌】

“你胡说!” 李斯厉声尖叫,朝笏 “啪嗒” 掉在地上,他指着墨衡,手指因愤怒而颤抖,“陛下!此子被巴清巫术蛊惑,才反咬老臣!老臣追随陛下三十余年,灭六国、定度量衡,忠心耿耿,怎会勾结墨家陷害忠良?”

“忠心耿耿?” 巴清捡起地上的帛书,指尖捏着那缕白色纤维,巫纹突然再次灼热起来 —— 纤维竟与她血脉产生了微弱的共鸣,像是某种活物在轻轻震颤,“相国若真忠心,为何怀清台焚案现场会有匈奴狼头符?为何你书房中藏有与符牌同源的残片?今日墨衡指认,明日是不是还要找匈奴使者来‘作证’?”

她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甲士的喝问声,随即一名禁军校尉匆匆闯入:“陛下!城外抓获李斯相国亲信李信,他正携带大量金银前往匈奴营地,身上搜出与怀清台同款的狼头符!”

始皇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眼中的猜忌变成了冰冷的怒火,他盯着李斯,一字一句地问:“李信,是你举荐入宫的亲信?”

李斯双腿一软,险些跪倒在地,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话来。

始皇转身回到龙椅,指尖在扶手上缓慢敲击着,殿内寂静得能听到呼吸声:“传朕旨意 —— 墨衡虽作伪证,但事出有因,打入廷尉诏狱看管,待救出墨家弟子后再议;李斯罚俸三年,闭门思过,其府衙由御史大夫接管,不得干预任何朝政!”

禁军立刻上前,架起瘫软的李斯与浑身脱力的墨衡。李斯被拖出殿门时,突然回头看向巴清,眼中充满了怨毒与不甘,嘴唇动了动,却被禁军堵住嘴押了下去。殿内终于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巴清松了口气,指尖却仍捏着那缕白色纤维 —— 它在巫纹的红光映照下泛着极淡的银光,既非蚕丝,也非麻布,更不是她所知的任何秦代织物。这东西太诡异了,绝不像墨衡说的 “杂质” 那么简单。

“巴清。” 始皇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探究与审视,“那白色纤维,你可知是何物?”

巴清躬身摇头,目光诚恳:“臣女不知,但此纤维与帛书的伪造者有关,或许还与匈奴、六国残党有牵连。臣女愿继续研究九鼎残件,鼎文所载或许能断定纤维的来历。”

始皇颔首,目光落在巴清手中的帛书:“此帛书交由你保管,若有发现,即刻禀报。记住,你是大秦的‘怀清君’,受封食邑万户,不是殷商的‘纣嗣’—— 若敢有二心,朕定不饶你。”

离开章台殿时,暮色已浓,夕阳将宫墙的影子拉得很长。巴清握着那缕白色纤维,臂上巫纹仍在发烫。她知道,这纤维绝非偶然出现的 “杂质”,而是有人故意留下的线索 —— 或许是墨家内部的反抗者,或许是更神秘的力量,甚至可能与《鼎嗣录》记载的 “时空裂隙” 有关。

走到宫门外的青铜马桩旁,一名身着夜行衣的墨家弟子突然从阴影中走出,身形消瘦,脸上带着一道刀疤,正是昨日助她抢救《鼎嗣录》的墨离。他迅速递来一枚青铜符,声音压得极低:“巴主,墨衡是被李斯的亲信用烙铁威胁,机关城弟子被关押在咸阳城外三十里的废弃矿洞。这缕纤维,是天工堂弟子偷偷夹在帛书中的,他们说这是从‘未来之物’上取下的,能证明帛书是伪造的。”

巴清接过青铜符,符上的机关纹路与墨玄之前给的令牌完全同源,边缘还刻着极小的 “天工” 二字。她捏着那缕白色纤维,突然想起《鼎嗣录》中记载的 “跨世之器,纤维为记;汞液为引,真相为显”—— 难道这纤维,真的来自未来?

回到咸阳宫密室时,夜色已深。巴清将纤维放在青铜鼎耳旁,那只从怀清台废墟中寻回的鼎耳上还留着裂纹,缝隙中渗出银白的汞液,在烛火下泛着微光。当纤维与汞液接触的瞬间,汞液突然剧烈翻滚起来,像沸腾的开水般冒泡,随即凝结成一行细小的甲骨文:“纤维现,时空连;鼎合日,真相显。”

巴清心中震撼不已 —— 这纤维果然与时空有关!李斯显然不知道这纤维的真正用途,只是将它当作 “杂质” 夹在帛书中,却没想到反而成了证明帛书伪造的关键。这简直是天意弄人。

就在这时,密室门外传来轻微的机关转动声。巴清迅速将纤维藏入《鼎嗣录》的青铜书页中,反手握住袖中的汞毒瓷瓶,转身看向门口 —— 墨玄戴着青铜面具,从阴影中走出,面具上的齿轮还在微微转动:“巴主,墨家内部有李斯的眼线,是矩子府的墨守心泄了密。墨衡也是被逼无奈,他的幼子还在李斯手中。”

“那缕纤维。” 巴清直截了当地问,“天工堂弟子是从何处取得?”

墨玄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是从机关城最深处的‘时空阁’取出的。天工堂弟子研究多年,发现那是一件‘会发光的方块’上的附着物,触碰方块时会显现未来的影像,他们只敢取下这一缕纤维。弟子们说,这方块与九鼎同源,能打开‘时空通道’。”

“会发光的方块?” 巴清心中一动,突然想起《鼎嗣录》最后一页的残文:“方物映世,跨越古今;纤维为证,鼎合则通。” 难道这就是现代人口中的 “智能手机”?

“那方块被藏在三重机关之后,需天工堂的秘钥才能打开。” 墨玄补充道,“李斯的眼线一直想夺取方块,却被天工堂弟子阻拦。这次夹纤维入帛书,也是天工堂的计策,他们知道李斯不懂纤维的来历,只会当作杂质。”

巴清抚摸着鼎耳上的 “纣嗣” 二字,突然明白 —— 李斯的阴谋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秘密藏在时空裂隙与九鼎之中。这缕来自未来的纤维,既是证明她清白的证据,也是揭开九鼎终极秘密的钥匙。而始皇对纤维的好奇,恐怕会让她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夜色渐深,密室中的鼎耳仍泛着银白微光。巴清握着那缕白色纤维,心中百感交集 —— 她是商纣王的后裔,是大秦的怀清君,如今还要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这场围绕九鼎、血脉与时空的权谋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