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 > 第22章 【掌权革新篇】夜珠谜案

第22章 【掌权革新篇】夜珠谜案(2 / 2)

镜面之中竟然映出了咸阳相府的密室景象:李斯正端坐在案前,对着一张泛黄的楚国王室族谱沉思,族谱上用朱砂圈出的“芈清”二字异常醒目——那是她幼年时用过的闺名,除了族中的巫祝之外,无人知晓这个秘密。

“果然是你。”巴清喃喃自语,她的眼神变得异常冷冽。指尖在青铜巫觋镜的镜面上快速划过,画出一道道复杂的破邪诀。随着她的动作,镜面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场景也随之切换至赵高的寝殿之中。

只见赵高身穿黑袍,正用楚地方言低声吟诵着祭文,他手中捧着的,正是与巴清手中一模一样的沧海龙涎珠。“双珠共鸣,困龙咒成……好个借刀杀人之计!”巴清心中暗自思量,她已经明白了这一切背后的阴谋。

回想起地宫献图时的情景,巴清突然想起了李斯袖口滑落的《吕氏春秋》残页。那上面清晰地写着:“鲛人泣珠,可通幽冥,以王室血祭之,可镇仇雠。”原来,这一切都是李斯和赵高联手布下的局。他们利用嬴政对“贞洁”的偏执观念,将楚地巫蛊之术精心包装成一份恩赏赐给巴清,既试探了她的立场,又悄悄埋下了致命的陷阱。

“夫人,要不要现在毁掉这颗珠子?”巴邑站在一旁,他按住腰间的赤霄剑,剑身已经出鞘三寸,显然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卑职带人夜袭相府,将李斯那老贼……”

“不可。”巴清抬手打断了巴邑的话,她的目光紧紧落在珍珠上逐渐淡化的“芈”字上。“此珠是嬴政亲赐之物,若轻易损毁,便是公然抗旨。但……”她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若能让珠子里的咒术反噬其主呢?”

说着,巴清取出从矿洞带来的殷商青铜碎屑,轻轻撒在珍珠的周围。这些碎屑一遇到鲜血便瞬间化作了细小的饕餮纹图案,如同活物一般缓缓爬向珠体。巴清闭目凝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开始调动体内的汞毒血脉与珠子里的亡魂建立联系。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瞳孔中已经泛起了汞银色的涟漪,青铜巫觋镜中映出的也不再是密室景象而是李斯惊恐万分的脸。

“赵高想借楚巫之术掌控我巴清,李斯想借嬴政之手除掉我……可惜他们忘了巴蜀的丹砂秘术从来不止杀人一种用法。”巴清冷冷地说道。她将珍珠重新放入黑檀木匣之中指尖在匣底的“少府监造”印上轻轻一按汞血瞬间渗入其中将原本的“芈”字咒文悄然改为了“清”字。从今往后这枚珠子不再是困住她的索而是她安插在咸阳宫中的一枚重要眼线——每当月圆之夜她便能通过青铜巫觋镜清晰地看见持珠者所见的一切景象。

【4雾锁夔门?暗线交锋】

五更天,夜色尚未褪尽,巴清已悄然回到巴氏商栈。商栈内一片寂静,只有几盏灯笼散发着微弱的光芒。阿蘅早已在密室中等候,她手中捧着一份染血的密报,神色凝重。

“夫人,楚地传来紧急消息。”阿蘅低声说道,将密报递给了巴清。

巴清接过密报,目光迅速扫过文字,最终落在“公孙杵”三字上。这个名字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唤醒了她的记忆。她想起矿洞中那些神秘的青铜鼎,以及鼎内壁上描绘的骇人人牲壁画。其中一幅画面尤为清晰:匠人被剜去双目,跪坐在地,手中正铸造着什么。那场景,与密报中提到的公孙杵失踪事件不谋而合。

她从怀中摸出那颗珍珠,对着密室中的烛光缓缓转动。珍珠在光线的照耀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珠体内部隐约可见极细的金线,这些金线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巴蜀矿脉图。这幅图精妙绝伦,但唯有在汞毒致幻的状态下才能窥见其全貌。

“阿蘅,立刻通知赤霄卫,全力寻找公孙杵的下落。”巴清的声音坚定而冷静,她将珍珠重新收入暗格之中。暗格的底部,刻着“鼎裂秦亡”的甲骨文,与珍珠内的咒文形成了微妙的共振。

“另外,准备一份贺礼送往咸阳宫,就说是巴氏为谢恩特献的‘汞晶养颜方’。”巴清继续说道,眼中闪过一抹冷冽的光芒,“在配方里加上三粒墨砂。”

阿蘅闻言一愣:“夫人,墨砂有毒,若被陛下发现……”

“嬴政追求长生不老,岂会在意这点毒性?”巴清冷笑一声,打断了阿蘅的话,“何况,我在方子里还加了墨家的‘清神散’,足以解去汞毒。这剂药,既是示好,也是警告——我能送他长生,也能送他归西。”

窗外,渭水河畔传来阵阵涛声,与远处骊山陵墓中隐约可闻的鼎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巴清走到窗前,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心中思绪万千。她想起嬴政在地宫中对她说的那句话:“阿清,你用朕的钱养军队,朕用你的汞造陵墓,我们谁更狠?”

她轻轻摸出嬴政赏赐的丹砂玉佩,放在掌心之中。随着一阵细微的碎裂声,汞珠化作细小的银线,迅速钻入她的皮肤,在腕间形成了一道清晰的“清”字巫纹。珠子里的楚咒已被她悄然改为秦篆,如同给嬴政戴上了一副无形的枷锁。当他佩戴这枚玉佩时,看到的将不再是“贞洁”二字,而是“镇秦”的密文。

“李斯,赵高,你们以为用一枚珠子就能困住我巴清?”巴清对着铜镜微笑,镜中的自己眼尾泛着汞色的光泽,宛如来自幽冥的女君,“却忘了,在这大秦的棋盘上,我早已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

晨雾渐散,巴清转身走向案几,铺开一张空白的帛书。她用汞血写下了一封密信,信中详细阐述了珠中“芈”字的陷害之计,并声称巴蜀地脉发现异动,似有先王秘宝现世,恳请嬴政准予她前往勘探。

写罢,她将密信装入一只青铜鸽形的信匣之中。信匣的腹部刻着“清”字与玄鸟纹,这是她与嬴政之间独有的秘密通讯方式。当信鸽展翅高飞,越过骊山之巅时,其尾部的丹砂羽毛会在空中留下一道只有两人能看懂的轨迹——那是用《连山易》卦象写成的“安全”代码,预示着这封信已安全送达。

【5余波?双珠共振】

与此同时,咸阳宫寝殿内,嬴政正对着案头的沧海龙涎珠沉思。珍珠表面的幽光突然剧烈波动,浮现出巴清在密室中改咒的画面。他瞳孔骤缩,指尖抚过珠体,感受到内部的咒文已从 “芈” 变为 “清”,嘴角却勾起一丝赞许的微笑。

“好个巴清,果然没让朕失望。” 他取出另一枚相同的沧海龙涎珠,这是赵高进献的 “成对镇国珠”,两珠本应共鸣成 “困龙局”,此刻却因巴清的改动,形成了 “双清护秦” 的卦象。嬴政将两枚珠子并排放置,珠心的 “芈” 与 “清” 字相互吞噬,最终化作 “秦” 字的雏形。

“传旨,” 嬴政提笔在巴清的密信上批下 “准奏” 二字,墨汁竟自动凝结成汞珠,“赐巴清‘巴蜀地脉使’印信,许其调动郡兵三千,勘破地脉异动。另外,赏赵高黄金百镒,赐公孙杵全家死罪 —— 楚巫的脏手,不该碰朕的棋子。”

暗卫领旨退下,嬴政拿起巴清的密信,对着烛火烘烤。信纸上突然浮现出用汞血绘制的巴蜀矿脉图,图中标记着七十二处殷商祭台,每处祭台都用 “困龙咒” 封印着九鼎残片。他望着跳动的烛火,想起地宫献图时巴清锁骨处的饕餮纹,那纹路与九鼎上的铭文分毫不差。

“原来如此… 你是殷商后裔,却以秦臣自居,究竟是想复兴殷商,还是另立新朝?” 嬴政喃喃自语,将密信收入金匮,金匮底部刻着 “鼎裂清出,天下归一” 的预言,与巴清矿洞的残页如出一辙,“朕倒要看看,你这颗‘清’珠,究竟能掀起多大的浪。”

晨钟响起,嬴政戴上十二旒冕冠,冕旒晃动间,隐约可见冠内刻着的 “清” 字 —— 那是他命少府监用巴清的丹砂秘药炼制的,寓意 “以清镇浊,大秦永昌”。而在百里之外的巴蜀,巴清已登上返回巫峡的舟船,船头悬挂的 “清” 字大旗猎猎作响,与咸阳宫的冕旒遥相呼应,宛如一条无形的线,将两个野心勃勃的灵魂紧紧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