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 > 第19章 【家族危机篇】盐铁会议

第19章 【家族危机篇】盐铁会议(2 / 2)

李信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恐惧。因为这汞雾勾勒出的不仅是蜀道那艰险的栈道,还有他与匈奴使者密会的场景——那使者手中捧着的,正是巴清方才展示的青铜丹匣。

“你!”李信惊怒交加,他的声音颤抖着,愤怒几乎让他失去了理智。他袖口的狼头图腾遇汞雾发亮,在幕墙上投出匈奴王庭的幻影。那幻影如梦如幻,却又如此真实,更诡异的是,幻影中竟出现了冒顿单于的身影。只见他佩戴的汞玉扳指内侧,隐约可见相国府鱼符的纹路。

巴清袖中的巫祝镜突然发烫,那热度透过衣袖传递到她的肌肤,让她心中一紧。镜面闪过一幅幅碎片化的画面:李斯在昏暗的密室中与匈奴使者神情严肃地密谈,公孙贺将珍贵的丹砂小心翼翼地倒入青铜丹炉,李信在马场给一匹匹健壮的战马烙下独特的印记……

这些画面如闪电般在镜中飞速闪过,最终汇聚成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真相——李斯正通过公孙贺和李信,用丹砂和盐铁资源秘密地换取匈奴的支持,以此来制衡巴清。

“太仆丞的袖纹确实别致,”巴清按住剑柄,声音里带着刺骨的寒意,那冰冷的语气仿佛能将周围的空气都凝结。“不知陛下若得知太仆寺与匈奴私通,会作何感想?”她的目光如利剑般直刺李信。

李信猛地站起身,动作慌乱而急促,不慎打翻了面前的酒爵。郫筒酒泼洒在他的袖口,与丹砂和狼头图腾混合在一起,瞬间腾起一阵青烟。烟雾中,冒顿单于的相貌若隐若现,那模糊的面容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什么,让整个场面愈发显得神秘而恐怖。

【4申时?雨幕定策】

申时初,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间风云变色,雷雨突至。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落下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巴清静静地站在官驿露台之上,身姿挺拔却又略显孤寂。她目不转睛地看着雨帘中那栈道模型泛着诡异的汞光,心中如同这翻涌的雨幕一般,正急速地盘算着下一步棋该如何走。

阿蘅脚步匆匆地走来,双手呈上一块沾着丹砂与狼头图腾的绢布残片,神色凝重。那是墨工从李信的车驾上费了一番功夫截取下来的重要物证。“夫人,墨工验过了,”阿蘅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被旁人听了去,“这图腾用的颜料里,混着匈奴祭坛的骨灰和蜀地巫蛊粉,还有……相国府的秘制胶料。”

巴清面色沉静地接过残片,指尖触碰到残片的瞬间,那黏腻的触感让她微微皱眉。她轻轻揉搓着残片,隐约还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那股血腥气混合着残片上复杂的气味,令人感到一阵不适。她毫不犹豫地将残片投入一旁的汞池,只见混合图腾在毒液中迅速扭曲变形,仿佛在痛苦地挣扎,最终竟凝成一个狼头人身的怪物虚影。

就在此时,一旁的青铜镜突然再次浮现出陇西马场的场景:李信神色紧张而又鬼祟,正将盐铁特许令偷偷交给匈奴商人。后者身后的马队驮着的,正是装满巴氏丹砂的木箱,木箱上的封印清晰可见。画面的最后,是冒顿单于的汞玉扳指特写,扳指内侧的相国府鱼符清晰得让人无法忽视。

“原来如此……”巴清低语道,声音中透着一丝彻悟。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那光芒如同寒夜中的星辰,冰冷而锐利。“李斯想借匈奴之手削弱我,又用公孙贺和李信做棋子,好让自己置身事外。”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对李斯阴谋的洞悉和不屑。

她转身对阿蘅果断下令:“备好五百斤辰砂,明日送入少府监。再给李信送三十匹汞淬战马,记得在马蹄铁上烙上相国府的徽记。”阿蘅面露疑惑,不解地问道:“夫人,为何要帮李信?”

巴清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着深不可测的意味。她抬起手指,指节轻叩镜面,镜中景象瞬间切换至咸阳宫那威严的龙椅。“因为有些棋,需要借别人的手来下。待李信骑着烙有相国府徽记的战马出现在匈奴王庭,李斯便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她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雷雨渐渐停歇,天空开始放晴。巴清凝视着远处的骊山,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在雨后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她的心中已有了全盘计划,盐铁会议不过是个开始,真正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

她轻抚袖中的巫祝镜,镜面上隐约映出第二卷“赤霄裂?商战狼烟”的血色路标——那是她即将踏上的充满艰险与挑战的战场,而她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迎接这场惊心动魄的商战风云。

【5尾声?钩沉索隐】

夜幕悄然降临,如同一张厚重的黑色帷幕,缓缓遮蔽了整个世界。巴清独自一人坐在秘阁之中,周围弥漫着静谧而压抑的气息。她目光专注地看着陶匜中的汞液,那原本翻涌不休的液面渐渐平息下来,宛如一颗躁动的心逐渐恢复了平静。

九枚丹砂印整齐地排列在案头,宛如一排沉默的证人,每一枚都染上了独特而鲜明的气息。公孙贺的贪婪如同一股腐臭的味道,令人厌恶;李信的惊恐则仿佛是一阵颤栗的寒风,冰冷刺骨;还有那李斯若有若无的阴鸷,恰似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随时准备给予致命一击。

她缓缓取出一枚空白丹砂印,眼神坚定而决绝。用纤细的指尖刺破掌心,殷红的鲜血瞬间涌出,一滴一滴地落在印面上。鲜血渗入丹砂的瞬间,原本平静的汞液再次剧烈沸腾起来,泛起无数的气泡和涟漪。

眼前的汞液映出了李斯在相国府密室的场景:那位年事已高的老者正对着一幅大秦舆图陷入深深的沉思。图上用鲜艳的朱砂醒目地标出了巴清所有的矿脉和商道,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亡清者,非楚非胡,乃其心也。”巴清看着这一幕,不禁冷笑出声,那笑声中充满了嘲讽与不屑。随后,她毫不犹豫地将空白印投入陶匜之中。

她心里清楚,李斯严重低估了她的能力和决心。正如所有人都低估了一个从灵堂血祭中艰难走出的寡妇所蕴含的力量和智慧。所谓“亡清”,不过是权臣的一厢情愿罢了。而她,绝不会屈服于这些阴谋和打压,终将在这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乱世中,凭借着自己的坚韧和勇气,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窗外,一轮弯弯的月牙儿悄悄地爬上了屋檐,清冷的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月光将她的影子投射在地面的《归藏易》卦象上。那影子与卦象中的“鼎卦”完美重合,仿佛是上天注定的某种预示——鼎革天下,舍我其谁。这一刻,巴清的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她坚信自己能够冲破重重阻碍,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