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 > 第16章 【家族危机篇】炼炉惊变

第16章 【家族危机篇】炼炉惊变(2 / 2)

巫峡深不见底,谷底的江水如脱缰的野马般汹涌澎湃,奔腾咆哮之声好似滚滚惊雷,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透过那层层叠叠、浓密厚重的水雾,隐约能够看到江心处有一棵巨大的青铜神树的虚影在波涛中起起伏伏。那神树的枝干扭曲交错,盘根错节,每一处纹理都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在默默诉说着古老而又神秘莫测的故事。

炉膛之内,不断传来的刺耳开裂声此起彼伏,那声音尖锐而凄厉,仿佛是大地在遭受重创时痛苦的呻吟与哀嚎。一块沉重无比的青铜鼎耳毫无预兆地猛然破炉而出,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

鼎耳内刻着的甲骨文在接触到鲜血的瞬间,如被点燃的火种般清晰显形。那八个大字“凤鸣岐山,鼎革天下”,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惊雷,在巴清的脑海中轰然炸响,令她的思绪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巴清的瞳孔急剧收缩,她的内心深知,这正是《尚书》中所记载的武王伐纣前那充满神秘色彩的谶语。就在此时,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族中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巫祝曾经说过的话:“当鼎耳现世,便是殷商血脉觉醒之时。”那声音仿佛还在耳边久久回荡,带着一种令人敬畏的神秘力量与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刻,她手中的赤霄剑发出一阵紧似一阵的嗡鸣,那声音仿佛是急切的催促,在不断激励着她勇往直前。巴清没有半分的迟疑与犹豫,心一横,便纵身跃入了那炽热滚烫得令人胆寒的炉心。

沸腾的汞海犹如一头失去理智、狂暴无比的巨兽,张牙舞爪地汹涌着扑面而来。然而,就在那滚烫的汞液即将触碰到她娇嫩肌肤的千钧一发之际,却奇迹般地自行分开,形成了一条璀璨夺目、光芒四射的通道。眼前的景象在瞬息之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时空仿佛在这一刻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她竟然一下子置身于三千年前那硝烟弥漫、遮天蔽日的牧野战场。

在那混乱的硝烟之中,她隐约可见墨家巨子的身影。那位巨子正神色凝重地将九鼎的碎片小心翼翼地埋入一座巨大的炼炉之中,他的动作庄重而神秘。“原来如此…” 巴清低声呢喃。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影子竟与商纣王重叠在一起,手中赤霄剑的剑格纹路,竟然与传国玉玺的缺角严丝合缝,仿佛是命运早已注定的安排。

远处,周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那绣着的“鼎”字格外醒目,与她矿洞中的烙印一模一样。这绝不是巧合,而是一场精心谋划、跨越千年的宏大布局。

就在地动山摇之际,炼炉终于停止了上升。巴清稳稳地站在炉顶,放眼望去,巫峡的全景尽收眼底。炉渣中的青铜屑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自动地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卷古朴而厚重的帛书 ——《九鼎机关总图》。

她将染血的卦辞帛片轻轻地按在炉壁上,刹那间,整座巫峡升起了巨大的三星堆神树虚影。那树冠上的太阳轮缓缓转动,仿佛在指引着未知的方向,指向了东方天际的某一点。“那是…” 巴清紧皱眉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认出那是第二卷核心事件 “赤霄裂?商战狼烟” 的起始坐标。

原来,这场炼炉惊变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更是上古文明对未来的深刻预言。青铜碎屑在她的掌心逐渐聚成一枚鼎形的印记,那印记隐隐发烫,仿佛在传递着某种神秘的力量和使命。

【4钩沉索隐】

当那第一缕晨光宛如英勇的战士,奋力地刺破层层叠叠厚重如铅的云层,璀璨夺目的光芒宛如决堤的洪流,瞬间以磅礴之势倾泻而下。此时的炼炉,已然神奇地幻化成一座庄重且神秘莫测的青铜祭器。

其表面那精心雕琢、栩栩如生的饕餮纹,犹如被无情的时间之手定格,凝固成了充满肃穆庄严气息的图腾。这些神秘的纹路仿佛是岁月的沉淀,每一道线条都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远古时期那久远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令人不禁沉浸在那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之中。

老匠头神情凝重,犹如一尊古老的雕塑,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卷承载着无数秘密的《九鼎机关总图》。岁月在他那饱经风霜的手背上无情地留下深深的烙印,而不知在何时,这些烙印竟神奇地幻化成了“赤霄”二字。“夫人,这图……”他的声音颤抖着,带着几分迟疑和敬畏,仿佛面对的不是一幅图,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择。

巴清面无表情,仿若冰山一般冷峻,她手中的动作不停,专注地擦拭着那锋利无比的剑锋。那剑刃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刺骨的光芒,宛如寒星点点,令人望而生畏。

炼炉中弥漫的汞毒,在这明亮而炽热的光线中,如幽灵般缓缓蒸发,化作如梦如幻的淡紫色雾气。这雾气看似美妙绝伦,却又暗藏着致命的危机,如同美丽却致命的毒花,让人在欣赏其美丽的同时,又对其充满了恐惧。

“它既是打开未知之门的钥匙,也是束缚我们的沉重枷锁。”她缓缓说道,声音沉稳而有力,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能够穿透时空的迷雾。她望向远处那连绵起伏、雄伟壮丽的骊山,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在那里,隐约传来沉闷而悠远的钟声,那钟声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带着历史的厚重和神秘,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某种神秘而又不可抗拒的预言。

李斯那封机密的信件,此刻仍静静地藏在巴清那绣着精美花纹的袖中。信中所提到的“九鼎裂”预言,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黑暗阴影,无时无刻不在笼罩着众人的心灵。此刻,这可怕的预言正随着炼炉中的汞毒,如恶魔的触角一般,一点点地渗入大地的深处,令每一个知晓此事的人心生恐惧,仿佛末日即将来临。

巴清轻轻抚摸着腕间那复杂而神秘的巫纹,思绪不禁飘回到昨夜那场惊心动魄、令人胆战心惊的占卜。“鼎革之时,必有人祭。”这句充满着血腥与残酷的预言,仿佛一道沉重无比的枷锁,狠狠地压在她的心头,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通知各矿,即日起改良炼汞之法。”她果断而坚决地下达命令,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随后,她转身毅然决然地走向矿洞,身姿挺拔而坚定。赤霄剑在石板上拖出刺耳的声响,这尖锐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仿佛是命运的交响曲在奏响。

“另外,派人盯住巫峡口。若有楚国船队经过……”她欲言又止,目光却牢牢地落在岩壁上那幅古老而神秘的地宫图上。那图中的线条曲折蜿蜒,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和危险。

在渭水流域的凹陷处,此刻竟渗出点点银光,宛如未干的泪痕。这些银光在晨光的轻抚下,闪烁着微弱而凄美的光芒,仿佛是大地在默默地哭泣。老匠头低头恭敬地称是,然而在转身的瞬间,他无意间瞥见巴清发间新添的几根银丝。

那几根银丝在风中微微颤动,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昨夜那场血祭的惨烈与悲壮。那是昨夜血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让人不禁对这位坚毅无比的女子心生敬佩与深深的怜悯。她以柔弱之躯,承担着如此沉重的使命和压力,却依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