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翻到最后一张,呼吸骤然停止。
画上的人是张野。
他站在一个布满按钮和推子的广播主机前,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畏惧。
而在他身后的墙壁上,小林用稚嫩的笔迹,小心翼翼地复刻了一行小字:“如果我没了,就播这首。”字的下方,画着一小段简谱。
林枫盯着那段旋律,一段尘封的记忆瞬间被唤醒。
那是大一的某个夜晚,寝室熄灯后,他们四个人夜聊。
张野不知从哪儿淘来一台旧电子琴,用笨拙的指法弹了一首他自己改编的《虫儿飞》。
他说,原曲太悲伤了,他要改得有力量一点,要让虫儿飞过黑夜,飞过铁丝网,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就是这段旋律。这是张野留下的最后信息。
“把它们全部数字化。”林枫的声音沙哑但异常冷静,他看向赵子轩,“一张都不能漏。”
赵子轩重重地点了点头,立刻开始用手机的高清摄像头翻拍每一幅画。
而林枫则和老孙一起,安抚着缩在角落里、像惊弓之鸟一样的小林。
回到宿舍,赵子-轩将所有画作导入电脑,进行高清化处理。
林枫则戴上耳机,一遍遍地听着那段记忆中的旋律,用一个摩斯电码翻译器,将它转换成代码。
他惊讶地发现,张野改编的曲调起伏,竟然完美地对应着摩斯电码的点和划。
“子轩,把这段音频嵌入进去。”林枫将一段新生成的音频文件发给赵子轩,“用这首《虫儿飞》作为背景音,把另一条音轨的声音频率调到人耳无法识别的范围。”
“这是什么?”
“摩斯密码。”林枫眼中闪着寒光,“内容是小林画里那个‘阿峰’的名字,郑主任的身份信息,还有……矫正中心的GpS坐标。是张野之前查到,加密存在‘回音档案’里的。”
他们没有像愤怒的普通人那样,将这些图片和视频直接发布到网上。
他们知道,那样只会被迅速删除,激不起半点水花。
赵子轩将所有的画作、那段13秒的动画,以及嵌入了加密音频的《虫儿飞》,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
文件名取得毫无攻击性:《学长吐血整理:毕业论文高分参考资料包(内含社会学、心理学案例分析)》。
夜深人静,赵子轩化身幽灵,潜入了全国十个不同地区重点高校的贴吧和论坛。
他没有发新帖,而是找到了那些点击量最高的“毕业季二手资料分享”帖,用不同的马甲,在不起眼的楼层里回复,附上了这个“资料包”的下载链接。
像一颗颗种子,被悄无声息地撒进了肥沃的土壤。
三天后,毕业典礼如期举行。
阳光灿烂,前程似锦的标语随处可见。
但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变化正在发生。
从北方的青州到南方的羊城,从东部的沪上到西部的蜀都,全国23所不同高校的宿舍楼墙壁上、公共自习室的桌角、甚至是食堂的餐盘回收处,都出现了相同的涂鸦,图案简单却有力:一只虫儿,正奋力飞越一道铁丝网。
旁边配着一行小字:“虫儿飞,飞过铁丝网。”
毕业典礼的合影环节,404寝室的四人合影,却永远地空出了一个位置。
林枫站在中间,左手边是表情肃穆的赵子轩,右手边,站着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人——老孙。
他不知何时换上了一身笔挺的保安礼服,虽然尺寸有些不合身,但熨烫得一丝不苟。
他的胸前,郑重地别着一枚已经被淘汰的旧式对讲机,像一枚勋章。
当摄影师大声喊着“看镜头,笑一笑”时,人群中的林枫没有笑。
他突然举起右手,在胸前,对着镜头,清晰而有力地打出了一段全国通用的手语。
赵子轩看懂了,那是:“我们不是结束,是正在开始。”
咔嚓。快门声响起,瞬间定格。
照片很快被洗了出来。
有人在放大照片时,惊讶地发现,背景里那栋教学楼的几扇窗户灯光,似乎在以一种奇怪的频率闪烁。
懂行的人将那段闪烁破译了出来,得到一行简短的文字:“张野,等你回来。”那是赵子轩在拍照前,远程控制了那几间教室的智能灯光系统。
毕业的喧嚣散尽,人去楼空。
当晚,林枫回到空无一人的404宿舍,用小电锅煮了一锅泡面,他习惯性地掰开两根火腿肠,多放了一份。
就在这时,宿舍门被轻轻推开了,没有敲门声。
是小林。
他看起来不再那么惊恐,眼神里多了一丝镇定。
他走到林枫面前,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放下一幅崭新的画。
画上不再是压抑的黑白。
第一次,出现了色彩。
无垠的金色麦田里,一个人逆光站立着,身形轮廓像极了张野。
他手里举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色粉笔清晰地写着一行字:“第0号证人,已抵达。”
林枫看着那行字,心中巨浪翻腾。
他没有问任何问题,只是拿起桌上那双没动过的筷子,递给了小林。
窗外,夜色深沉。
远处,那座曾出现在小林画中的工厂烟囱,再次升起了黑色的浓烟。
那烟在夜风的拉扯下,扭曲成一个诡异的形状,像是一行潦草的字,又像是一句没有说完的威胁。
镜头缓缓拉远,整座城市陷入一片死寂。
然而,就在这片寂静之中,从学生宿舍到居民楼,从深夜的办公室到街边的出租车里,无数个手机屏幕,在同一时刻,不约而同地微微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