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层,”林枫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奇特的吸引力,“心理规避。在学期初的心理健康测评中,故意选择几个指向‘轻微社交焦虑’的选项。当你的缺勤行为被系统标记时,心理辅导中心会自动触发‘关怀机制’,辅导员接到的指令将不再是‘问责’,而是‘疏导’。他甚至会主动为你提供一个‘关怀性准假’。”
三层逻辑链条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无法被现有规则识破的闭环。
教室里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小陆激动地在笔记本上写下标题:“林枫模式——系统性规避机制的典范应用。”
林枫没有笑。
他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粉末,目光越过所有人,直直地盯着王老师。
“这个方案,原型来自对西南边境某检查站走私规避路径的研究报告。我几年前查资料时看到的,顺手改写了一下,用来帮赵子轩躲掉他最怕的体能测试。”
教室里的掌声戛然而止,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空。
“你们教的不是引导,是驯化。”林枫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你们构建的也不是什么生态,是一个巨大的、精密的笼子。当所有的问题都能被提前预测和‘解决’时,那提出问题本身,就成了一种罪。”
说完,他走下讲台,回到自己的座位,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插进了桌上的教学一体机。
在王老师和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中,他迅速地选中了整个磁盘,按下了格式化键。
进度条飞速闪过,教室里死一般寂静。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销毁了什么重要证据时,屏幕中央弹出一个小小的提示框:“加密备份已在云端生成,文件名:反逻辑手册。”
当晚,校园里起了风,吹得路灯下的树影疯狂摇曳。
林枫抄近路穿过小树林,一个穿着保安制服的高大身影拦住了他。
是老孙,负责夜间巡逻,平时不苟言笑。
“技术科的人,今天下午申请调取行政楼三层的日志了。”老孙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干硬,利落,“冲着你那个U盘来的。”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塞进林枫手里,“拿着。”
林枫展开,是一张手绘的校园地图,用红笔歪歪扭扭地标出了七个监控盲区。
“老吴前两天还来我这儿打听,问最近有没有人去打扫西边那个废弃厕所。”老孙压低了声音,像在说什么秘密,“他说有人开始抄墙上的字了。”
林-枫的目光落在地图中央,那个被红圈重点标注的地方——旧锅炉房。
一个被遗忘了十几年的角落,杂草丛生,铁门锈死。
他忽然笑了,那笑容在昏暗的路灯下显得有些莫测:“原来最安全的地方,是所有人都觉得没必要看一眼的地方。”
他从口袋里摸出那个U盘,塞进一个空的烟盒里,递给老孙。
“明晚十点,放进锅炉房那个破损的排风口里。”
老孙接过烟盒,点了点头,转身没入黑暗,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
林枫独自站在原地,抬头看向行政楼的方向。
三楼的灯还亮着,像一只永远不会闭上的眼睛。
而在另一栋教学楼的阴影里,一个身影悄然收回了望向小树林的目光。
那人低下头,借着手机屏幕微弱的光,在笔记本上划掉了刚刚写下的标题“林枫模式——系统性规避机制的典范应用”,重新写下了一行字。
在那双冷静观察的眼睛里,林枫巧妙的演示不再是一个值得学习的“范式”,而是一次必须被记录、被分析、被立刻上报的危险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