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今天你问了吗(2 / 2)

“为什么孩子被教导不能问课本以外的事情?”

赵子轩瞬间明白了。

这不再是体系化的论述,而是一根根无法拔除的刺,直指人心最柔软、最困惑的地方。

两人说干就干,连夜设计、排版。

五百张卡片在宿舍那台老旧的打印机里,伴随着吱吱呀呀的抗议声,一张张吐了出来。

它们被塞进免费考研资料的透明袋里,被夹在社区便民通知单的缝隙中,甚至被粘在了外卖包装袋最不起眼的一角。

第二天清晨,社区里负责巡查的老刘叔在楼下的通知栏里发现了这些卡片。

他拿起一张,昏花的老眼凑得很近,看清了上面的问题。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把这些散落的卡片小心地收集起来,找到了正在派发传单的林枫他们。

“这活儿,我能干。”老刘叔的声音沙哑而坚定,“我每天巡查三百多户,走街串巷,比你们快,也比你们安全。”

有了老刘叔这个意想不到的助力,问题卡片像蒲公英的种子,一夜之间飘散进了社区的各个角落。

效果立竿见影。

李会长很快就发现,辖区内那些他口中的“异常言论”和“负面情绪”非但没有因为之前的压制而减少,反而以一种更隐蔽、更具传染性的方式在蔓延。

他顺藤摸瓜,最终在一个社区通知栏的金属框边角,发现了一张没贴牢的小纸片。

他气冲冲地找到了正在巡逻的老刘叔,将那张纸条摔在他面前:“老刘!我让你宣传防火防盗,你给我贴的这是什么!”

老刘叔停下脚步,表情平静得像一潭古井。

他看了一眼那张纸条,又看了一眼气急败坏的李会长,缓缓说道:“李会长,防火防盗的标语,我一张不落地都贴完了。这些,是我个人觉得需要额外提醒大家的。”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防火,防盗,也该防一防那份不敢说话的恐惧。”

李会长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最终只能黑着脸,收缴了老刘叔身上剩下的所有卡片。

那天深夜,李会长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那些被他视为“精神污染”的卡片。

大多数问题都让他觉得刁钻而尖锐,直到他看到其中一张。

那张卡片上的字迹娟秀,显然出自一个女人之手,上面写着:“我好几次想问我丈夫‘你累不累’,但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我怕他觉得我太负能量,给他添堵。”

李会长的手指猛地一抖,那张薄薄的卡片仿佛有千斤重。

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那个总是默默为他准备好饭菜和热茶,却越来越少与他交谈的女人。

她是不是,也曾有过同样的念头?

他是不是,也曾用沉默和不耐烦,亲手关上了那扇通往内心的门?

就在李会长彻夜难眠时,林枫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张野的加密消息。

网络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扩张:全国已有47个校园节点,12个务工子弟学校接入了“问题卡片”的分发网络。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某地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竟然将这些卡片巧妙地改编成了课堂上的“思辨练习”,让学生匿名作答。

事件被上报后,校长只是看了一眼那些五花八门的答案,然后对教导主任说了一句“注意引导,不要扩大化”,便默许了这种形式的存在。

这给了林枫新的灵感。

他重新设计了卡片,将它做成了一个笨拙又可爱的“顺拐小人”形状,仿佛一个刚刚学会走路、跌跌撞撞却努力向前的孩子。

在卡片的背面,他印上了老刘叔阳台那块小黑板上的第一句话:“今天,你问了吗?”

他将第一张新版卡片,像举行一场神圣的仪式般,郑重地贴在了404寝室的门后。

那里,已经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纸条和便签,像一片见证着他们所有心绪的墙。

一个月后的一个清晨,阳光正好。

林枫路过一所小学,无意中听到了两个背着书包的孩子的对话。

“我妈妈说,老师在家长群里提醒,不要让咱们乱问问题。”

“可是……卡片上的小人说,提出问题,并不是犯错。”

林枫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他转身走进街角那家熟悉的打印店,老板正打着哈欠。

“再印一千份,”他对老板说,“这次,加一个新问题。”

老板抬起头,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啥问题?”

林枫拿起笔,在纸上清晰地写下:“如果所有人都保持沉默,那这份安静,还是安静本身吗?”

镜头无声地拉远,城市的脉络在晨光中逐渐清晰。

在街角的桥洞下,拾荒的老马正用半截粉笔,在粗糙的墙壁上笨拙地临摹着他曾瞥见的那幅投影画。

而在某间中学的教室里,下课铃声刚刚响起,周凯趁着周围的混乱,悄悄将一张“顺拐小人”卡片,塞进了前桌班长的笔袋里。

夜色再次降临,城市沉入一片由无数灯光和阴影构成的海洋。

404寝室里,只有林枫的电脑屏幕亮着。

他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正准备关机休息,一个特殊的提示音突然响起。

那不是任何社交软件的通知,而是来自一个经过特殊加密的独立频道。

屏幕右下角,一个黑色的对话框悄然弹出,发送者的名字只有一个字——默。

林枫的身体瞬间坐直,脸上轻松的表情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专注和凝重。

他深吸一口气,用鼠标点开了那条刚刚抵达的消息。

屏幕闪烁了一下,一行行密集的、看似毫无意义的乱码字符浮现出来,在他眼前开始了飞速的解密与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