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 第484章 他们怕的不是火,是火会传

第484章 他们怕的不是火,是火会传(1 / 2)

陈默的机械键盘突然发出“咔嗒”一声脆响,惊得林枫从床上弹起来。

他看见室友的后颈绷成一道僵直的线,屏幕蓝光在他镜片上割出两道冷光:“社区云平台更新了。”

林枫赤着脚踩过地板,凑到电脑前时正赶上系统弹窗跳出“正能量传播力排行榜”的介绍页。

积分规则在屏幕上滚动,转发一条官方视频得3分,参加社区讲座加5分,排名前百的用户能换十斤大米——最后一行小字像根细针:“数据将同步至信用档案”。

“看这个。”陈默调出后台数据,鼠标箭头停在一条播放量破百万的短视频上。

画面里,穿黄马甲的骑手对着镜头笑:“以前我总觉得送外卖低人一等,多亏先锋队教我学礼仪、背话术,现在客人都夸我‘有文化’……”

林枫认出那是上周在菜市场帮他们搬书的王师傅。

当时对方还红着眼眶说:“俺儿子总嫌我没读过书,要是能学会说‘康德’这俩字,他说不定肯接我电话。”可视频里的骑手西装笔挺,背景换成了贴满奖状的“先锋活动室”,连眼角的疤都被磨平了。

“他们买走记忆,再卖回给我们。”林枫的指甲掐进掌心,“用米油盐换走王师傅真正想说的话——他想让儿子知道,送外卖的也能读《实践理性批判》。”

窗外突然传来“哐当”一声,张野撞开寝室门,运动裤沾着灰,手机屏幕亮得刺眼:“看这个!”视频里,几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蹲在城中村的水泥地上,用粉笔在墙根画连环画。

最上面一张,戴保安帽的大叔叉腰站着,头顶气泡框写:“康德说,人是目的!”下一张,扎围裙的阿姨递豆浆:“那我给保安送早饭,算不算把他当目的?”

“这是阿雪上周丢的信息盒。”张野喘得厉害,“孩子们在垃圾堆翻到Sd卡,自己组织了‘放学后读书会’。昨天我去买煎饼,看见摊主将‘人不能像工具一样活着’写在油乎乎的纸袋子上——他们没等我们教,自己学会了。”

林枫盯着视频里歪歪扭扭的字迹,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今早路过二食堂,看见打菜阿姨把《逻辑学入门》垫在菜盆底下;想起昨晚在操场,几个男生围着路灯抄《论自由》,说要“给失恋的兄弟补补脑子”。

那些被收走的书,那些被删掉的音频,原来早顺着指缝漏进了更广阔的土壤。

“陈默,把教材改成可复制模板。”林枫突然转身,眼里燃着他自己都没察觉的光,“每页留白处印‘请抄写一份,传给下一个人’,再画个简笔画教程——就画手拉手的小人,指着空白页笑。”

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需要三天,得避开扫描识别。”

“老张,你去联系老学员。”林枫抓起桌上的《地下教材》,“菜市场的鱼摊、修车铺的工具箱、早餐摊的蒸笼——让他们发起‘五字接龙’。第一句‘知识——不是——恩赐——我要——学会’,接上的人送张印着哲学金句的餐巾纸。”

张野抄起外套往外冲,走到门口又折回来,用力拍了拍林枫肩膀:“上次在巷口,有个捡废品的大爷问我有没有‘能抄在烟盒上的书’。咱们这回,得让字儿钻进烟盒缝里、电动车筐里、鞋垫底下。”

深夜的政策研究室灯火通明。

林科长将一沓《非备案读书角排查报告》摔在桌上,封皮“17个社区”的字样被拍得翘起:“这些老头老太太懂什么?他们抄《理想国》能换米吗?能评文明家庭吗?”

苏晚晴垂着眼看自己的茶杯,水面倒映着她微颤的睫毛。

会议记录上密密麻麻记着“传播失控风险”“舆论阵地失守”,可她总能想起那天在会场后台,阿雪翻书时指尖的轻颤,想起林枫爬树时校服蹭破的袖口——那些不是数据,是活着的呼吸。

“或许可以把‘抄写传播’纳入积分体系。”她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居民自发抄写合规资料,每完成一本奖励5分。既满足他们的表达欲,又能通过积分系统监测流向。”